《魔鬼与普里姆小姐》:混乱中看出清明,诱惑中重拾初心

  正与邪的较量,是这个世界永恒的主题,其背后实际揭示人心深处善与恶的对决。滚滚红尘,面对诱惑,恐惧,伤痛,我们是否还能保持清醒,是否还能坚持内心的信仰,回到最初的本心?

  《魔鬼与普利姆小姐》这本书就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陌生的外国人来到维斯科斯,一座被遗忘的没落小镇。镇外的森林边,他遇见了普利姆小姐,要她转告小镇居民:七日内若谋杀一个无辜之人,便用埋在林中的十根金条回报小镇;作为报酬,她可以独享一根金条。漫长又短暂的七日,每个人都将扮演自己的角色,在巨大的诱惑面前,人性中黑暗的一面蠢蠢欲动,表面看似平静的小镇一时暗流涌动。

  在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中,巴西著名作家保罗.柯艾略将人性放置在巨大的诱惑面前,令潜藏于心底的善与恶赤裸裸的暴露出来,通过细腻的笔触揭示人物内心的活动,并给出了令人吃惊的答案。

  一、投掷诱惑,试探人性

  1. 背负着巨大伤痛、为寻找答案的外国人

  生命如此脆弱,生活的悲惨遭遇能够迅速的击垮一个人,动摇他的坚实信仰。来到维斯科斯的外国人就是这样一个背负巨大伤痛的人。他曾是一家大公司的经理,从事着世界上最赚钱的行业军火贸易,薪酬丰厚,生活幸福,从来都依法行事,敬畏上帝,遵守戒律。

  直到一天下午,一个陌生的女人通过电话告诉他,她所在的恐怖组织绑架了他的妻子和女儿,他们需要大量的武器,只要他保密,并且配合,就不会伤害他的家人,而且钱一分都不会少给。

  对于外国人来说这很简单,但是外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以及他的信仰使他绝不会把武器卖给恐怖组织,所以他第一时间选择了报警,结果绑匪被乱枪射死,绑匪在临死前,也杀死了他的妻子和女儿。

  让外国人最难以接受的是,事后发现,无论警察还是绑匪,用的都是他们公司的产品,没人知道它们怎么到了恐怖分子手上。在工作中,他一直谨小慎微,尽一切努力使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符合法律规定,但他的家人还是死在了他的武器之下。

  对于发生的一切,他感到十分痛苦,追问人类为什么如此邪恶。他感觉自己的心已经冷了,生或死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了。他不再相信了,他觉得自己所信仰的一切都很可笑,自己不过是一个被善与恶利用的工具。

  痛失家人的外国人想知道,已经被包围的恐怖分子注定会失败,他们是否有过恻隐之心放人质离开,毕竟这一切与人质无关。为寻找心中的答案,外国人来到维斯科斯这个偏远的小镇,这里的人互相都认识,亲如一家,面对金钱的诱惑,善与恶的对决再一次上演。

  黑暗无法照亮黑暗,如果他真的相信这世界真的人性本恶,又何需试探,面对挚爱的妻子和女儿的惨死,又怎会无法接受?或许真正让外国人无法释怀的是:为什么这一切偏偏发生在我身上?

  悲剧总在上演,我们无能为力,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但所发生的一切并非毫无意义。人生之路上,在贪婪和恐惧的驱使下,我们的欲望不断膨胀,追求着所谓更美好的生活,但其实是为了隐藏内心的恐惧,我们害怕孤独,在意别人的看法,害怕冒险和失败,不敢去爱,担心衰老和死亡,担心缺点被人发现,这一切让我们的行囊越来越沉重,是否还能记得最开始的初心?

  2. 挣扎在善与恶之间的普利姆小姐,看到了自己懦弱的一面

  自从在树林里遇见外国人后,普利姆小姐就没睡过一天安稳觉,每天都在变换着做着不同的关于善与恶的梦。内心的恐惧使她害怕向镇上的人传递这个消息,她是一个孤儿,她恐惧人们会不会选她做那个被杀死的人。但她渴望离开小镇,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小镇除了她已经没有年轻人了。

  在树林中,外国人告诉了她其中一根金条的埋藏地点,7天的期限眼看就快到了,她几次进入树林挖出金条,想偷偷拿走它,永远的离开小镇。可看着金条她又顾虑重重,没有勇气这么做。

  点击正如书中所写:

  很多人将畏惧当成与世无争的品德,表面上宽厚仁慈,不过是不敢在生活中表态罢了。相信自己善良要比站起来捍卫权利容易得多;逆来顺受要比鼓起勇气与更强大的人抗争容易的多。我们总会说,被人丢过来的石头没有砸到自己,可当夜深人静,伴侣、室友都已酣然入睡时,我们才默默地为自己的懦弱流下眼泪。

  二.面对巨大的诱惑,人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再也无法隐藏。

  外国人下了最后通牒,普利姆小姐没有时间犹豫了,这一天晚上在酒馆里她告诉了人们关于金条的事情。夜深了,人们一个个安静的离开,但是有什么东西开始在暗处蠢蠢欲动。

  小镇的神父、镇长及镇长夫人、地产商人等6人集合在一起商讨着应由谁作为无辜的牺牲者。贝尔达已经老的做不了任何事情,她孤单一人,丈夫几年前因为意外去世。这几个人一致认为:贝尔达应该去死,这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解脱,丈夫的死对她打击很大,死亡可以让她不再继续受苦。

  此时,平时慈祥、畏惧上帝的神父,关心小镇居民的镇长仿佛都变成了另一个人,他们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善良无比的理由,既考虑到了小镇的未来,又能帮助一个可怜的老女人脱离苦海。

  贝尔达很老了,她并不怕死,而是同情神父、镇长、普利姆小姐,外国人,同情维斯科斯小镇的每一个居民:无论他们有多么愿意相信,恶行都不会带来善果。而当他们知晓真相时,一切都太迟了。

  人们总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和贪婪,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却是,陈年往事总是会悄无声息的爬上心头,令我们无法逃避内心的谴责,不得不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予救赎。

  三、一个人的故事就是所有人的故事

  “牺牲仪式”开始了,神父和镇长带领着镇民准备杀死贝尔达,普利姆小姐站了出来,她说:“金子毫无价值,一点价值都没有,既不能吃,也不能喝,有用的是钱,但我们要如何将金子换成钱?这么多金条,难道不会有人怀疑吗?”她是对的:相信一个陌生的外国人是件很冒险的事。突然之间,仿佛每个人都明白了这一点,人群慢慢散开,各自离开。

  每个人心中都有恐惧,不仅仅是普利姆小姐,一个人的故事就是所有人的故事。普利姆小姐松开了被绑着的贝尔达。

  四、结语

  世间每一个灵魂中都充斥着善与恶的较量,当时机成熟,好人也会展露邪恶的一面,犹如文中的外国人,在痛失的沉重打击下,不再相信正义和信仰;而懦弱的人也可以战胜内心的恐惧,变得勇敢,亦如文中的普利姆小姐。

  好人与坏人并无绝对的界限,一切都来自于自制和选择。人生路漫漫,总有这么多的诱惑和牵绊。时刻保持一颗清明的初心,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任,不做生活的受害者。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