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清代初中期文学之六:曹雪芹1

  中国清代初中期文学之六:曹雪芹1

  曹雪芹 (1715 -1764 年)是我国 18 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本为汉族,但很早入满洲旗籍,属正白旗 " 包衣 " ,由皇帝通过内务府直接管理,因而实际是皇室家奴。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颙、曹頫三代世袭了江宁织造。曹寅修养深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精通熟谙。他收藏丰富图书文物。为朱彝尊等名家梓刻文集,并主持刊刻《全唐诗》、《佩文韵府》等。曹寅为康熙皇帝的近臣;康熙皇帝六次南巡,曹寅接驾五次,并以江宁织造府为行宫。但这时曹寅落下很大亏空,种下了破败的祸根。康熙死后,雍正皇帝对曹家多不信任,曹頫又屡出差失。终于在雍正五年被革职抄家,姻亲获罪查办,几大家庭全都衰败下来。此后举家回到北京。

  

  曹雪芹的父亲可能是曹頫。 曹雪芹 13 岁之前,在南京过一段 " 锦衣纨裤 " 、 " 饫甘餍肥 " 的生活。 13 岁迁移北京之后,在石虎胡同右翼宗学里做过文书、杂差等,认识了敦诚、敦敏兄弟,结下深厚友谊。曹雪芹生活困顿,但他生活意志并没有消沉,反而形成了傲岸不屈的气度。敦敏在《赠曹雪芹》中写到: " 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燕市狂歌悲遇合,秦淮残梦忆繁华。 " " 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披篱樊。 " 曹雪芹晚年最后 10 年住在北京西郊,生活更加困苦,举家食粥,加之丧妻失子,悲痛更添,终于不到 50 岁,未能完成《红楼梦》,便在贫病交加中搁笔长逝。

  《红楼梦》的创作起于何时,已经不能得知。小说的初稿原名为《风月宝鉴》。曹雪芹创作的 80 回本未完成之作题为《石头记》。 80 回以后的稿子未及整理,散失不见。曹雪芹的创作十分艰苦,在第一回中说 "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 ,可见曹雪芹是以毕生精力来创作的。

  《红楼梦》如果没有后 40 回,那是不完整的,前 80 回情节刚刚发展到高潮,人物形象并未完全站立起来,因此不能中断。因而续补《红楼梦》的书出现不少,但最出色的是高鹗补写的后 40 回。高鹗字兰墅,别号红楼外史、兰史等,清乾隆嘉庆年间人。原籍奉天府铁岭。乾隆六十年中进士,历任内阁中书、刑科给事中等官。著有《兰墅文存》等。他的思想属传统的儒家思想,亦信佛教。他根据《红楼梦》原有的情节发展,续写了宝玉的悲剧,使《红楼梦》成为一个完整的文学巨著。高鹗的 40 回尽管不及前 80 回的艺术水平,但是很多章节写得还是非常精彩。

  《红楼梦》的版本分为两个系统:一是 80 回本的抄本系统,题为《石头记》,大都有脂胭斋评语。主要有 " 脂胭斋甲戍本 " (1754 年)、 " 己卯本 " (1759 年)、 " 庚辰本 " (1760 年),皆为残本, " 庚辰本 " 最为完整。此外还有: " 甲辰本 " (1784 年)、 " 己酉本 " (1789 年)、 " 戚蓼生序本 " (1912 年)等。一是 120 回本的刻本系统,主要有 " 程甲本 " (1791 年)、 " 程乙本 " (1792 年)。此外还有 1955 年由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的《脂胭斋重评石头记》, 1959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 1982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了红楼梦研究所的版本,书题《红楼梦》。这是综合抄本系统与刻本系统而成的较完善的版本。《红楼梦》版本的研究,有助于对《红楼梦》研究本身的发展,也有益于对《红楼梦》的理解。

  关于《红楼梦》的主题有多种看法:封建社会百科全书说;市民思想说;四大家族衰亡说;反封建说;爱情说;青年女性悲剧说;房族之争说;无主题说等。《红楼梦》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悲剧作品,它再现了 18 世纪中国社会历史的现状,其中即可以看到封建贵族阶级的衰落过程,也可以看到市民阶层的思想动向,各种主题说都是小说内容的一部分。但是从小说情节发展来看,只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线索,也就是贾宝玉生活道路的发展过程。以宝玉为中心又分出几条基本发展线索:宝、钗、黛之间的爱情悲剧;青年女性惨遭不幸的悲剧;家族内部的房族争权斗争;家族由兴到衰的过程等等。小说从整体给人以极其阴暗悲惨的印象,字里行间、细节场面,都透出不尽的悲哀,一把把的血和泪从心底流出。尽管亦有欢乐场面,但是也往往插入悲哀的情绪,使那些灿然明快的场面,也带着一丝哀伤。因此小说总体给人的是悲剧的感觉。在分析《红楼梦》的悲剧性时,学术界往往是以研究一般文学作品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也就是说虽然言称分析《红楼梦》的悲剧,但其实并没有把《红楼梦》作为悲剧来分析,因为并没有按照悲剧美学进行分析。

  

  《红楼梦》作为悲剧的印象,笼统地说是一种阴暗惨淡的印象,这是在悲剧的体验流动之中形成的。孤独、焦虑、恐惧、怜悯、毁灭、死亡以及崇高等体验,构成了悲哀情感的具体形式,形成一种朦胧而不透明的阴暗印象。但如果对已经体验过的阴暗印象重新体验,就会发现悲剧特有的体验材料流动过程。这些体验形式是随着宝玉为中心的主要人物活动的发展形成,它们彼此渗透,此起彼伏,流动融为一体。但这些体验不是单纯的感情,体验之中即有情感,也有人物、情节、细节、语言等等,悲剧内容与形式都是在体验中显现出来的。此外还有构成这些体验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不可解决的冲突,或者说上述体验都是不可解决冲突的体验显现形式。那么《红楼梦》的不可解决冲突是什么呢?

  第5 回宝玉游历太虚幻境,是《红楼梦》全书中非常重要的一章。此章不仅预示了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而且也深刻地提示了悲剧的不可解决的冲突。太虚幻境虽然是一个超现实世界的描绘,但这里存藏着人生意义的奥秘。因此对全书而言是理解全书的总纲。宝玉被仙女引到太虚幻境,太虚幻境石牌的两边对联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太虚幻境在小说中出现多次,且每次都是情节发展到紧要之处。第1 回甄士隐到太虚幻境时,也出现了这副对联。跛足道人的《好了歌》在内容上与此对联相近,他说:" 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这里好和了相同,真与假相对。再见116 回宝玉入仙境真如福地,其中也写有相类的对联:" 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这是宝玉在小说结局处,出家之前进入仙境时遇到的对联,其内容与前者相类。这里的假与无显然是指虚无,而非伪假。所谓虚无是人生的虚无。可是真假有无又是如何变化呢?第5 回中的《恨无常》中写:"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真假幻化,无常可寻,其原因在于真假相随,有无相伴;无假便无真,无真便无假,两者本为一体,却偏偏又相克,产生不可解决的冲突。这一不可解决冲突的结局只能是一个" 了" 字。这些超现实世界与对联诗歌对于人物本身性格与行为,没有什么直接的影响,或者说人物行为并不因此而发生变化。但是真假冲突却是理解人物性格、行为意义的指南,也是小说构思的基石,人物的安排、情节的发展皆与此相关。例如贾宝玉与甄宝玉的设置,一真一假,虽为两个人,实则是一个人。

  真假冲突的具体意义是在焦虑等体验的显现中构成的,从这些意义中体味到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焦虑是《红楼梦》悲剧体验的基本形式之一。焦虑本身就是冲突,当产生冲突并不能解决时,人们并不是直接感受到冲突,而是体验到一种焦虑,在焦虑体验之中意识到冲突的程度与内容。离开焦虑体验,无法感觉冲突是什么,因而焦虑是冲突体验的显现形式之一。焦虑经常流淌于小说之中,使人体验到不安的情绪。宝玉虽然整日在女孩中厮混,时常为焦虑不安的情绪困绕,而且这种情绪随着情节的发展,越来越明显。他的焦虑常常表现为" 无故寻愁寻恨,有时似傻如狂" ,些许小事可以使他心神不宁,悲喜无常。

  宝玉第一次登场时与黛玉相见,只因黛玉说自己没有玉,那玉并非人人皆有。宝玉便发恨流泪,硬要摔碎那通灵宝玉。身边丫头的喜怒哀乐,也使他整日坐卧不安。宝玉最怕的是女孩们讨厌他,也怕与女孩聚而散离。为了讨得女孩的一笑,他可以让晴雯撕掉好端端的扇子。在这些细小事件之中,体验到焦虑。焦虑使他变得" 痴" ," 痴" 在行为表现上正是情绪变化无常。

  那么情绪变化无常的焦虑,显现的是什么呢?焦虑不仅仅是躁动的情绪体验,最主要的是不可解决的冲突。宝玉追求完全不同于当时社会认可的人的价值,否定仕途经济的人的价值,不愿科举进仕,讨厌与贪图名利的浊物结交。他根本不喜欢读四书,也无意做八股,而" 整日价杂学旁收" ,喜好诗词歌赋,还悟道参禅,到庄子文中寻找新的生活意义。他发现最重要的新价值全然在于女孩子身上,或者说在女孩中间体验到的他自己生命的纯净与意义。他说:"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种价值观念必然与封建社会的意义体系冲突。这一冲突是不可解决的,小说没有直接抽象地表现冲突的不可解决性,而是以不时发生的小事件、小冲突形式表现的,为时时流出的焦虑的体验。

  两种价值观念之间构成不可解决的冲突,显现为焦虑,尤其是宝玉与贾政之间的冲突发展中焦虑更是不断。这是两种意义的冲突。此外小说还是一种新的意义本身的冲突。从整体而言,宝玉的" 痴" 表现了对女孩的感情的" 真" ,然而这种" 真" 最后也化为" 无"。大观园的女孩子们死的死、散的散,尤其是宝玉与黛玉的爱情以悲剧告终,使痴的真情化为虚无。感情的真与无、存在与虚无,它们的冲突不能解决,才在感情上表现为喜怒无常。最后在虚无中才能解决冲突,冲突的解决消除了焦虑,也使生命的意识消失。虽然焦虑之中感受到痛苦,但是在焦虑之中体验的是生命意识与意义。因为在女孩与爱情的焦虑之中,宝玉意识也体验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欢乐。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