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好句摘抄及赏析

  

  1.到太阳下山的时候,我们才走到一个坐落在河湾上的小村庄,四周都是阴森森地俯瞰着的山峦。

  赏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山峦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峦的高和阴森,突出了地形的偏僻和荒凉。

  2.五六十个农民和目不转睛的儿童,涌出来迎接我们这个只有一匹驴子的旅队。

古装片

  赏析:“涌出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农民和儿童对我们的热情和欢迎。

  3.我的向导和骡夫都拒绝接受任何报酬,不管是白区的钱,还是红区的钱。

  赏析:突出了向导和骡夫助人为乐、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

  4.他请我到村公所的一间屋子里去睡,派人送来热水和一碗小米粥。但是我谢绝住在这间有臭味的黑屋子里,请他让我使用两扇拆卸下来的门板。我把这两扇门板搁在两条板凳上,摊开毯子,就睡在露天里。

  赏析:写出了条件的简陋、朴素,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

  5.这是一种连保制度,一个保甲里的任何一个人如果犯了罪,整个保甲的人都要负责任。

  赏析:突出了“保甲制度”的严厉和苛刻,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和活动自由。

  6.一个无人担保的人,可以用任何借口,当作“嫌疑分子”投入牢狱。

  赏析:突出了无人担保的严重性,从侧面反映了保甲制度的残酷和不公正性。

  7.实际上这就是说,整个农民阶级的命运是操在乡绅阶级的手中,后者随时可以用拒绝担保的方法来毁掉一个人。

  赏析:突出了当时社会农民阶级命运的悲惨、痛苦和无助,反映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和混乱。

  8.它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共产主义,帮助收租交谷,包讨欠债本息,帮助县长勒索苛捐杂税。

  赏析:写出了民团对共产主义的危害极大,对压迫农民阶级也起到了帮凶的作用。

  9.如今红军和国民党军队在这一条战线上虽已停战,民团对于红军游击队的袭击还是继续不断。

  赏析:写出了民团不断对红军游击队进行袭击,突出了了消灭民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0.我的行李虽然不多,但我觉得如果只须干掉一个孤零零的洋鬼子就可以把我的一点点现钱、衣服和照相机据为己有的话,这些东西还是有足够的引诱力,使他们不会放过的。

  赏析:写出了民团的贪婪、自私自利的土匪本性。

  11.街上阒无人迹,到处是断垣残壁。

  赏析:突出了街上的冷清、荒凉。

  12.可是,这第一次遭遇不过是少年先锋队以后要使我感到意外的一系列事情的开端而已,因为我深入苏区以后,我就会在这些脸颊红彤彤的“红小鬼”——情绪愉快、精神饱满、而且忠心耿耿——的身上发现一种令人惊异的青年运动所表现得生气勃勃精神。

  赏析:为下文“我”遇到了一系列情绪愉快、精神饱满、而且忠心耿耿、生气勃勃的少年先锋队做铺垫。

  13.司令部原来是一个不怕轰炸的小屋,四面围着许多同样的小屋,农民都若无其事地住在那里,尽管他们是处在战区中间,而且他们中间还有个东路红军司令。

  赏析:“若无其事”突出了农民对于战事已经习以为常,也从侧面反映了农民对红军的拥护和爱戴。

  14.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赏析:“只有”写出了周恩来门前哨兵的稀少,突出了周恩来的勇敢、自信和乐观。

  15.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

  赏析:写出了周恩来屋里陈设的简单、朴素,突出了红军领导人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精神。

  16.“我接到报告,说你是一个可靠的新闻记者,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并且说可以信任你会如实报道,”周恩来说。“我们知道这一些就够了。你不是共产主义者,这对于我们是没有关系的。任何一个新闻记者要来苏区访问,我们都欢迎。不许新闻记者到苏区来的,不是我们,是国民党。你见到什么,都可以报道,我们要给你一切帮助来考察苏区。”

  赏析:语言描写,突出了苏区人们对“我”的欢迎、热情和友好。也从侧面反映了苏区统治下人们生活的自由。

  17.“这是我个人的建议,”他说,“但是你是否愿意遵照,那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我认为,你会觉得这次旅行时非常有趣的。”

  赏析:语言描写,突出了周恩来对“我”的友善和热情,而且不干预“我”的意愿。

  18.相反,他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的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

  赏析: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了周恩来的随和、友善、热情、精神饱满的特点。

  19.我的这头牲口的弓背像一弯新月,迈步像骆驼一样缓慢,瘦腿软弱发抖,随时可能倒下不起,咽下最后一口气。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马背比作一弯新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马的瘦弱。

  20.不是!你会看到的!你的牲口‘坏啦’?就是因为我们把这种牲口留在后方,我们的骑兵在前线才不可战胜!要是有一匹马又壮又能跑,就是毛泽东也不能把它留下不送前线!我们在后方只用快死的老狗。什么事情都是这样:枪炮、粮食、农服、马匹、骡子、骆驼、羊——最好的都送去给我们的红军战士!如果你要马,同志,请到前线去!”

  赏析:突出了红军战略物资的紧缺,后方只能用快死的“老狗”,最好的东西都得送去给前线的战士。也反映了红军对前线战士的关怀和爱护。

  21.他还是个年轻人,大约三十一、二岁,但是随着他慢慢地讲开了他的经历,你可能以为他死去活来已有十多次了。

  赏析:突出了李长林作战经验非常丰富,而且出生入死的经历也颇多。

  22.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向哥老会说出自己的身份后,组织起一支部队来。

  赏析:突出了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非常有名,而且很有号召力和影响力。

  23.李说他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

  赏析: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贺龙口才了得,号召力强的特点。

  24.他的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在长征路上有成千上万的穷人参加,填补缺额。

  赏析:运用了“宁可……也不……”的句式,突出了贺龙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25.最后他率众约二万人——大多数赤着脚,处于半饥饿和筋疲力尽状态——到达西藏东部,与朱德会师。

  赏析:“赤着脚”、“半饥饿”、“精疲力尽”,突出了贺龙当时领导的部队条件的艰苦、悲惨。也反映了他们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26.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贺龙比作一只老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贺龙强壮有力的特点。

  27.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着称。

  赏析:“闻风逃跑”写出了地主士绅对贺龙的惧怕,也反映了贺龙当时在中国的名声非常显赫。

  28.那里并不真正缺少土地,而是在许多地方严重缺少真正的土地——至少缺少真正的耕地。

  赏析:“严重缺少”突出了陕北土地的贫瘠,耕地的稀少。从侧面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贫穷和艰苦。

  29.深色的天鹅绒般的褶层从上而下,好像满族的百褶裙,一直到看去似乎深不及底的沟壑中。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褶层比作百褶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坡度非常陡,褶层幽深的特点。反映了环境的幽深和荒凉。

  30.他说,如果红军要再长征二万五千里,他就准备再走二万五千里。

  赏析:突出了他忠于革命,乐观、无所畏惧、不怕困难和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1.分配土地后,他的父母也分到了地。因此他参加穷人的军队时,他们并不难过,反而很高兴。

  赏析:“穷人的军队”突出了农民对红军的热爱和拥护,也从侧面反映了红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2.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他们真的吵架。事实上,我在红区旅行的全部时间中,我没有看到红军战士打过一次架,我认为这在年轻人中间是很突出的。

  赏析:突出了小红军们的团结互助友爱的特点。

  33.他们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无穷无尽。

  赏析:突出了红军积极、乐观、自信、快活的特点。

  34.他们有的那点纪律,似乎都是自觉遵守的。

  赏析:突出了红军的自觉性和纪律性非常强。

  35.我们走过山上得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来一把。

  赏析:“总是”突出了红军对“我”的热情和关爱。

  36.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红军比作大风卷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军速度快,干净、利落的特点。

  37.但是在我们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

  赏析:“碰一碰”“照价付钱”突出了红军纪律严明,不扰民,不掠夺的特点。

  38.“怕我们的红军!”

  赏析:“我们的”写出了农民阶级已经把红军当作了自己的军队,突出了农民对红军的喜爱和拥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