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侨乡新变化:侨胞是见证人亦是参与者

  青田华侨海外仓贸易促进会成立大会现场。 孙云弋供图

  中新网丽水12月30日电(邵燕飞 傅飞扬)“和我出去的时候相比,如今家乡已大变样。”近日,今年60岁的美国青田同乡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超凡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感慨,和相对富裕地区的人们“出海”做生意不同,青田人当年都是“赤手空拳”出国闯荡,“如今有了一定的资源,我们应该为家乡、国家的外贸行业提供更多信息、做出新的贡献。”

  浙江是重点新侨大省,现有120万归侨侨眷和200余万华侨华人分布于世界186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从世界各地回到家乡的“陈超凡们”惊喜地发现,家乡有了许多新变化,他们不仅是见证人,亦是参与者——新组织串联中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侨商切实受惠;地方机构以新形式凝聚精神力量、传播中华文化,提升海外侨胞归属感;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注入活水,归国华侨成为其中的生力军……

  新组织抢抓发展机遇

  今年11月,陈超凡有了一份新责任——担任青田华侨海外仓贸易促进会副会长。

  青田有38.1万华侨旅居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在西班牙、意大利、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国家,青田华侨的贸易(销售)网络遍布城乡。经估算,青田华侨在海外的大小超市、批发零售店达3万多个,年贸易总额在300亿美元到500亿美元之间。灾难片

  “我们对青田华侨在20多个国家的海外仓进行了初步调查摸底,共收集到119个海外仓、85.52万平方米仓储面积的信息。”青田县归国华侨联合会相关负责人高峰介绍说。

  陈超凡表示,过去大家在国外做生意,常常会因为信息不对称遭受损失。如今,依托青田华侨海外仓贸易促进会这个平台,大家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譬如货品种类不一样,出口的淡季、旺季也有所区别,会出现某些企业的仓库货品爆满,而另一些企业的仓库比较空旷的情形。这时大家就可以调剂使用仓库、互帮互助。”陈超凡说,海外侨商可以将所在国热销的商品及款式、型号等信息反馈给平台,既实现信息共享,又减少中间流程,还能引导出口企业生产相关产品供侨商们在线上挑选,实现双赢。

  近几年,侨乡为华侨经济“搭台唱戏”的举措越来越新颖、完善。

  走进瑞安市侨贸小镇跨境电商园,贴有德国、法国、希腊、意大利等国家国旗LOGO的办公室映入眼帘。一层10余个房间,几乎都摆有蕴含各国特色的装饰品,异域风情扑面而来。

  侨贸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依托侨贸服务中心、侨贸中心两大平台,他们引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侨企23家,吸引40多家侨商会、300多家侨企意向入驻;建成浙江省高校创业学院浙南研究院、“侨舶汇”进口商品城;正在建设华侨小学、华侨中医院等设施……

  希腊华侨华人妇女会会长、欧鑫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丽长期驻扎于侨贸小镇,其创办的企业与全球20多个国家存在贸易往来,2022年贸易额超8亿美元。

  徐丽向记者透露,明年元旦、春节等时间节点,又将有一批多年未回乡的侨商带着订单或入驻意向来到侨贸小镇,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新方式画出“最大同心圆”

  “家乡”二字,常常牵动海外华侨的心。对于今年17岁、成长于意大利的王凯瑞而言,这两年,家乡用新的方式与他建立了紧密联系。

  笔墨纸砚整齐地排列在桌上,书法教室窗明几净;制作温州特色小吃的炊具在厨艺课堂铺开,仿佛能闻到遗留的香味;一人高的驿头格橱龙(舞龙道具)活灵活现,非遗之美动人心弦……走进位于鹿城区山福镇的瓯智侨青少年海外传播中心(下称:传播中心),不难发现许多传统文化元素。每到节假日,“王凯瑞们”都会相聚于此。

  “我们的父辈当时没有条件学习、体验这些。”王凯瑞表示,回到温州仅两年,他已经能说上一口流利的温州话。

  “作家汪曾祺曾说,自己去过全国各地很多地方,唯独温州话一句也听不懂。我觉得温州话虽然难懂,却有着瓯越文化独特的味道。回国后,我体验了南戏、瓯窑和造纸灯,进一步了解家乡文化……”在一段拍摄给海外华侨的MV中,王凯瑞如是说。

  对家乡来说,王凯瑞已然从“熟悉的陌生人”转变为文化传播者。

  “我们每周开展2次到3次网络直播,邀请温州当地文化名人线上授课,并安排志愿者老师和海外学员进行互动。我们希望海外学员能了解家乡文化,提升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传播中心负责人陆焕斌说。

  瓯智侨青少年海外传播中心组织的非遗活动现场。 陆焕斌供图

  陆焕斌表示,他们提供线上中文(外文)教育课程、线下夏令营活动、中医药课堂等项目,种类丰富且具有一定影响力。“例如2020年至2022年的‘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我们一共举办了12期,有营员3258人次。”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侨务资源,中华文化频频从“浙”里“出圈”。以侨为桥,搭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乐清首饰龙、乐清黄杨木雕、乐清细纹刻纸……近日,来自温州乐清的一批非遗作品装箱启运,前往美国,并将于2023年5月在纽约举办的首届瓯越文化街坊节亮相。

  美国纽约乐清同乡会会长陈志斌受访时说,届时将以非遗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主要板块,通过“观赏+互动”形式,展现温州地区独特的瓯越文化。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乐清市侨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朱有发表示,相信此次非遗“出海”不仅能唤起在外游子的乡愁,更能助力非遗登上“世界舞台”。

  新业态招徕创业“侨二代”

  背着行囊,从无到有出国讨生活,这曾是一代代华侨的真实写照。如今,改革开放40余载,许多“侨二代”敏锐地发现了家乡蕴含的新机遇,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热土上一显身手。

  民宿、露营、烧烤节,骑行、越野、演唱会……近两年,众多新业态在浙江乡村燃起“星星之火”。在侨乡,归国创业“侨二代”则成了招引新业态的生力军。

  眼下,在青田创办露营基地的“侨二代”孙家乐正不断思考露营行业的“下半场”。他曾与父母辗转希腊、西班牙等国家从事外贸行业。

  “以前在西班牙做外贸生意的时候,我们很重视口碑。所以在露营基地的经营上,我们同样以留住更多回头客为目标。”孙家乐表示,国外的露营爱好者很注重露营与环境、大自然的结合,这些理念改良后同样适合国内受众。

  归国华侨在温州开设的咖啡馆一角。 傅飞扬 摄

  早晨从附近村民家里收来的土菜,中午就出现在餐桌上供游客品味;玻璃栈道、观光电梯等具有时尚感的设计出现在乡村,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在鹿城区三福镇,归国华侨程建兵和女儿一起创业,开起了“侨家乐”。

  多年来在土耳其餐饮业闯荡、有着丰富经验的程建兵透露,随着“侨家乐”不断发展,他们每天要向附近村民购买价值约5000元的食材,同时还雇了10余位村民,“我希望‘侨家乐’越办越好,带动更多老乡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中新网记者观察到,近年来,浙江归国华侨助力家乡发展,不再是早年间的“捐钱捐物”“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了一股有组织、可持续的合力。

  譬如今年以来,该省推出“同心共富·侨来建功”系列活动,深化“千个侨团(企)帮千村”活动,合力打造“侨助工坊”“乡村侨舍”等“侨助共富”新品牌。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浙江“千个侨团(企)帮千村”已结对242个,到位资金5.48亿元;“侨助工坊”建设带动从业人员1.7万人,发放来料加工费5.8亿元,年人均可增收3万余元;建成“乡村侨舍”238家,投资金额近15亿元,直接从业人员2000余人,合作农户5000余户,户均增收超2万元……(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