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校的产学研用之路
编者按:6月下旬,全国政协将召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作为相关内容之一,我国高校产学研用实施情况备受关注。5月份,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围绕此课题组织委员奔赴多地调研。在常委会议召开之际,记者又随教育部采访团走进广东,探寻广东高校借“产学研用结合”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之路。
6月3日,“2017年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会暨产学研对接大会”在广东佛山举行。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自2015年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以下简称“双高”)建设启动以来,广东高校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参建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研发平台近500个,与地市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近30个,服务企业超过2000家。依托各类平台,广东高校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超过2万项,横向经费近60亿元,为企业解决超过3万个技术难题,带来超过5000亿元的经济效益,成为集聚创新资源的新载体,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两年来,广东省在“双高”大学建设方面新增投入近300亿元,出台多份文件,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发力,尤其强调高校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服务能力。省委书记胡春华在一次部署会上曾表示:广东产业面临转型升级重任,高校需提供智力支持。然而部分高校专业与社会脱节,科研成果没有真正考虑市场需求。为解决这些难题,亟须增强高校的科研力量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顶天:科学研究应“上档次”
大学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之一,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的期望值在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东高校实施全面的综合改革,转变科研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充分释放大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的动力。
“高校服务地方的源泉是高水平的学科,不增强学科、科研的创新性,领先性就是无源之水,难以持续,且容易沦为跟在人后的‘打工仔’。”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陈新希望,高校不要丢掉“本分”,产学研用结合的前提是高校能提供与世界科研水平对接的智力资源。
为让科研人员更专心从事研究,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打造“前孵化器”创新机制,沟通高校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研究院搭建生物医药和转化医学平台,购置了系统配套的高端仪器设备,这些平台不仅满足医药基础研究需求,也推动医药成果逐步进入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开发与评价。“前孵化器”面向掌握高端技术的科技人才,初创期高科技中小企业,拥有高端生物医药技术产品、有意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高校、初创企业和高端人才,开放高校的教育科研资源,并根据其资质聘请他们做兼职教授,鼓励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参与他们技术产品相关的课题研究。此外,“前孵化器”还和地方政府开发区孵化器进行紧密的合作。根据对科技项目商业计划书的评估,开发区为入驻“前孵化器”的团队提供无偿小额基金,让他们进行为期6—18个月的完善性或验证性研究。“前孵化”成功后再直接进入开发区的孵化器并可以获得更大额度的配套资金支持,从而进入企业孵化发展的快速通道。另一方面,广工生物医药研究院借助前孵化平台,广泛开展与国内外高校和企业的科研合作。引入与市场发展接轨的创新技术理念和文化,推动了学科建设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激发师生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进行研究和创新的热情,为广东工业大学的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提供助力。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科研人员的本职工作是育人、研究,这也是其专业擅长。学校应提供更宽松的环境,引导他们的研究从一开始便面向产业需求。‘前孵化器’正是通过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利用‘双高’大学建设的契机,敞开高校大门向社会科技企业和人才开放,与社会科技创新平台相融合,以经济社会的需求为导向,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高校、企业、地方政府可持续地发展。”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负责人谭文说道。
除引导教师瞄准广东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突出成果产业化,广工大还提倡在服务产业中做强学科。如学校根据企业升级需求,潜心研究,帮助企业摆脱部分技术、设备的外国垄断。在学校微电子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实验室内有一台微电子封装设备,20年前,只能从日本引进,约150万元,成本高且受制于人。“帮助企业摆脱国外技术的‘垄断’同样是高校的使命之一。”陈新表示,学校帮助企业研制的设备历经几代更新,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且只需花费30万元。“如今,日本、德国的很多工业设备因技术不及中国且成本较高,被慢慢‘赶’出中国市场。”陈新笑着说道。
立地:服务地方需“接地气”
服务社会是高校四大职能之一,如何利用产学研用结合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成为高校必须面对的挑战。在广东,一些高校已经走出了各自的发展道路。
中山大学结合国家和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开展院系学科调整,从源头解决“科研、经济两张皮”。如中山大学根据地方港澳剧产业发展需求,开设分校区,设置相对应的学科,汇聚优势学科资源,对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作为学校服务广东省创新驱动的源泉,将打造中大国际创新谷,充分发挥高水平大学的人才、成果和科研平台优势,形成科技创新成果的孵化地和科技创新机构的聚集地。珠海校区考虑到地理优势,以服务国家南海战略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为目标,以建设涵盖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工程和海洋人文社科完整齐全的“海洋学科群”为重心,提出依托大学筹建南海国家实验室,希望利用高校的多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并联合科研院所一起协同推进对南海的全方位研究。深圳校区依据当地对医学教育、医疗技术、疾病防控和新药研发等方面的巨大需求,重点建设医科和工科,并打造3家高水平附属医院,为深圳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
广东工业大学发挥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优势,搭建具有“造血”功能的协同创新平台,形成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建立“一体双责三延伸”的创新机制,即学科、服务、育人三位一体,各类平台要对地方与学校、研发与育人实行双向互动、双向支持、双向负责,“向上延伸”聚集国际高端技术资源与人才、“向下延伸”对接产业转型重大需求、“向内延伸”激活校内多学科的创新资源联合攻关。
例如,广工大佛山数控装备研究院主要瞄准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需求,围绕机器人、精密装备、3D打印等智能制造领域,加强与广工大等国内外高端人才队伍、重大科研成果对接,促进创业团队与行业龙头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孵化、人才培养与引进于一体的开放式创新型科研实体和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培育孵化80多个高端创业项目,吸引社会投资资金超3亿元,注册实体60多家,申请专利超400件,服务地方企业超500家,已实现技术服务收入超亿元。孵化项目中,学校教授刘冠峰带领的韦达尔团队,研发了面向电子、汽车等行业的等离子设备,相较于过去的设备,其性能提升了2倍,能耗和成本均下降50%,填补了国内设备技术的空白。
暨南大学结合地方产业需求,与地方政府联合打造地方研究院,将研究室搬到工厂与“田间地头”。
学校副校长洪岸告诉记者,地方研究院多为专题性,即针对地方集中的产业进行合作,高校科研人员把“研究室”建到企业门口,根据企业难题制定研发课题,为其转型升级提供助力。以广东韶关为例,该地区船舶业发达,学校与地方政府共建与材料相关的研究院。为保证地方研究院更好发挥作用,学校成立地方研究院总院,出台创新政策,如人才如何评价、成果如何计入考核等,鼓励更多研究人员安心将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结合起来。“很多高校科研人员在服务地方期间,没有在学校工作,难以计入绩效考核。在暨大,教师不用担心这一问题,服务地方的成果同样纳入绩效考核及职称评定。”
对接大会上,广东省教育厅长景李虎表示,广东将以佛山为试点,探索建立高校与产业相互支撑、相互拉动、相互激励、竞相发展的新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高校和产业快速发展的双重作用;搭建高校、企业、金融、市场多种要素集聚融合的新平台;形成产学研集合、科研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在未来,广东将依托“双高”大学建设,在产学研用结合推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路上继续前行……(本报记者 陈亚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