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跨考”到北师大!守护“星星”的小哥哥超暖、超有爱!

  很多人会说

  幼儿园里总很少看到男老师的身影

  而这位陪伴在盲人小女孩身边温暖的大哥哥

  就是一位浙师人

  他叫梁吉利

  他不仅选择成为一名幼儿教师

  更选择成为一群保护特殊孩子的“超人哥哥”

  

  梁吉利在辅导盲童小女孩考试。

  前几天,考研笔试刚结束

  指导过不少学弟学妹的小哥哥有感而发

  

  写给这一届的浙师考研人

  看到今年的考研落下了帷幕,感慨考生越来越多,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我这个在北师大呆了快三年、明年就要毕业的浙师人不禁有些唏嘘。从2015年第一次考研到2017年正式入学,我和大家一样走过了漫长而艰涩的考研路。

  我们大都经历了半年甚至一年多的艰苦奋斗,期间承受着堪比高考的压力,有人失眠,有人分手;各色的笔记、各种原因的泪水,恐怕都历历在目。寒假即临,还请在舒缓之余,静心准备复试,思考“为什么考研,为什么考目标专业,凭什么读研”,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

  我在17年生日当天得知高出一战70分的成绩,激动得午饭都没吃下。一个多月后的傍晚接到拟录取通知的电话,更加欢呼雀跃。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进入心仪的院校,早日迈进学术殿堂,看见更广阔的天地,经历一段凡而不平的人生。

  ——梁吉利

  

  从浙师大学前教育专业

  到北师大特殊教育专业

  看似美好的结果背后

  是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的高难度“三跨”

  更是残酷的“二战”经历

  是什么让他义无反顾地追梦?

  是什么让他坚定选择特殊教育这条路?

  今天,他的故事值得一看

  被童真治愈,“梁爸爸”成孩子粉“收割机”

  不行了我必须大声告诉全世界我花了整整七天从早到晚此刻终于写完了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别让我改我不会改的我要闭关了北师大再见

  ——一个追逐星辰大海的boy

  2015年11月21日凌晨,梁吉利将这一段不加标点、一气呵成的话发布在朋友圈。

  如今,他已是北师大特教系的硕士研究生。可那时,这位准“男幼师”还在跨专业考研中追逐他的星辰大海。跳舞要劈叉,天天弹钢琴,苦练唱歌……回忆起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那些琴棋书画的日子,他笑称这是“甜蜜的痛苦”。

  

  辗转多所幼儿园实习,梁吉利对幼教有着很深的感情。上课“温柔型”的他对课堂始终保持耐心,靠着“好人缘”,他收获了一帮孩子们的喜爱,就连隔壁班的孩子也会“噔噔噔”地跑过来叫他“梁爸爸”。

  

  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梁吉利会时常关注和留意孩子们的童言妙语,用一个个小故事记录下来,他也渐渐把这当成一种乐趣和习惯。在他看来,孩子们稚嫩的对话,就是一种儿童哲学。“没想到,从他们的小小的脑袋瓜里不假思索说的话,好多也蕴含着大大的哲理。”

  

  在幼儿园弹钢琴。

  和孩子们在一起时的有趣故事:

  (1)屏幕上显示着“各种zhǒng影子”四个字。

  金煦哲:“我不认识第一个字(各),去掉这个字就是种zhòng影子。”

  瞬间被治愈了。

  (2)裘凯文:“你的影子是用铅笔画的吗?画好了然后跟你走。”

  (3)拍集体照口号居然是——

  “肥肉肥不肥!”

  “肥!”

  ……瞬间觉得停留在“茄子”的自己out了。

  (4)课间拉住金煦哲,笑着问:“能不能问你个问题?”

  “什么?”

  “你有没有帮别人做过什么事情?”

  “嗯……妈妈做好饭我帮妈妈吃饭算不算?”

  “……算。”嘴角抽搐。

  做孤独症儿童的倾听者

  不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被边缘化

  浙师大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注重实践性,梁吉利在大量见习和实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们。

  曹漱芹老师的特殊教育导论课,又让梁吉利从专业层面了解了特殊教育这一领域。随后,他主动找到陈冠杏老师,跟着他一起来到杭州一所融合幼儿园,进行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指导。

  

  儿童剧演出结束。

  梁吉利发现,在那样一群孩子的背后,是一个他从前无法想象的世界:孩子们接受“特殊”待遇时的懵懂、家长渴望公平对待的复杂心情、普通教师的困惑和无奈、相关从业人员被贴标签的压力……

  那段经历让他明显感觉到储备不够,“爱心解决不了问题,专业才行。” 对梁吉利说来说,这不仅是一件工作,更是现阶段“最值得的事” 。于是,他决定通过跨专业考研到北师大,更加系统、深入地学习特殊教育。

  

  毕业晚会儿童剧排练。

  跨专业、跨地区、跨学校,“三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梁吉利至今还记得陈老师一连串严肃的“问题轰炸”:“你真的想好要读特殊教育这个专业吗?你知道,这个专业将来要面对的是社会最无助的那些人吗?这可能会带给你很多无奈和痛苦。”

  即使知道困难会接踵而来,梁吉利仍然坚持自己的决定,“每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都不该被边缘化。尽管我们能做的也确实非常有限。”

  两个月背水一战,拒绝贴标签

  二战特教又何妨?

  2015年12月25-26日,参加第一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2016年5月,入职浙江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

  2016年同年11月-12月,申请停职回家备考。

  2016年12月24-25日,参加第二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2017年7月,完成工作交接并决定辞职。

  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他也愿意全力以赴背水一战!

  第一次考研:2014年寒假-2015年暑假-2015年底

  一战考研时,随着身边的同学越来越多地找到工作,每过一段时间,考研大军中就会有人放弃,甚至在考试当天,也会出现有人考了一科就退出的情况。这对心态是种极大的考验,梁吉利的心情也十分复杂,“考研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在走独木桥。”

  

  

  第一次考研末期。

  坚持到底也不一定就能迎来成功,梁吉利以一分之差与复试失之交臂,这让他大跌眼镜。考研失利后,他来到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工作了一整年,常常带队去幼儿园参观、听学,接触大量幼儿园教师、园长和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他继续和学前教育专业打交道。

  第二次考研:2016年11月-12月,回家停职待考,突击两个月

  事实上,在决定二战时,梁吉利只剩下两个月的备考时间,虽然心里没底,他还是决定拼一把。一战时打下的良好基础,以及长时间积累的实践经历成了他的资本,这次备战,梁吉利不再局限于死记硬背,而是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反思,去深入地理解某个概念,去反复思考某个问题。

  

  在幼儿园做环境创设。

  “我学习方式比较五花八门,不太喜欢单纯的背诵和抄写,总是借助一些新奇的方式帮助学习。”梁吉利买了一台打印机,把整理完的资料当场打印出来。他还网购了几根绳子固定在房间里,把重要材料都挂在绳子上,以便随手翻看。

  孤军奋战的两个月里,梁吉利的状态时好时坏,心情也起起落落,他就尝试很多方式来调整。他时常和成功上岸的朋友聊天,缓解心理压力;还会通过看一些高考的励志类纪录片激发斗志。

  让梁吉利坚持下来的,是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有外部的力量,更是一种自我期待,他不想让周围人失望,更不希望让自己失望。

  

  参加学术沙龙。

  

  北师大一次师门聚餐。

  这一次,梁吉利终于一举逆袭,成功考入了自己梦想中的北师大特殊教育系,师从肖非教授。如今,研究生学习为梁吉利打开了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去特殊教育学校听课、评课、探讨综合性课程改革,探索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打电话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找工作,梁吉利忙得不亦乐乎。

  接下来,他准备去深圳从事学前融合教育工作。特殊教育是一个“新世界”,未来,他希望把特殊教育学中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学前教育领域,在学前融合育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暖心学长,专注辅导“三十年”

  “考研路上我接受了很多人的帮助,知道这个过程中仅靠一己之力是很不易的。所以当我考研成功后,我就尽可能给备考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少走一些弯路。”

  梁吉利曾应邀在回浙师大做过一次考研经验分享,还用语音加文字的形式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微信线上交流会。从具体细致的知识点和答题方法,到个人学习状态的调整,面对学弟学妹们抛出的各种问题,梁吉利无不一一热心解答。

  

  他还义务辅导过两位学妹,她们分别从浙师大学前系和济南大学特教系考研至北师大。考研经验分享就像是在传播善意,他希望通过辅导学弟学妹们考研找到“学术共同体”,“说不定就能结交一些聊得来的朋友,大家能在学术上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帮互助。”

  直到现在,梁吉利还会经常与几位研友讨论各种问题,平时也不断为有需要帮助的小伙伴解疑答惑,他称自己的考研辅导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当我在翻看以前的聊天记录时,考研分享多得让我自己都有些意外。”他认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考研实例,文献中也有很多学习方法,但是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很不容易,需要自己勇敢去尝试。

  文字 | 沈奕晨 钱浩楠

  图片 | 由本人提供

  今日编辑 | 钱浩楠

  责任编辑 | 姜旭晨

  

  遇见:

  :

  :

  筑梦:

  :

  原标题:《“二战”“跨考”到北师大!守护“星星”的小哥哥超暖、超有爱! | 在浙师,你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