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之战给历史留下什么?历史学家们作出公允的评价

  1962年,中国同印度之间的边境战争,严重损害了两国正常的外交关系,而这完全是由印度方面对中国的领土野心造成的。中国政府以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大局为重,在战场上明显处于优势的情况下,英明地决定停火和撤退,想以此来挽救濒临危险的两国关系。但这种伟大的骑士行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报偿。印度方面仍然狂妄地坚持错误立场,玩弄政治游戏,拒不同中国进行谈判。为此,中国政府再次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中国宣布停火以后,印度政府发现,许多亚非国家明显地倾向于认为是北京方面作出了使争论回到会议桌上来的真诚努力。印度政府觉得外界对它有压力,要它接受中国的停火建议,因而感到非常恼火。印度尤其感到痛心的是,印度作为不结盟运动的主要成员国,为亚非许多国家出力献策,而一旦印度遭到"危险",这些国家却都袖手旁观,使印度感到非常失望。

  

  不过,支持印度的国家还是有的。当印度发动对华战争期间、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总统纳赛尔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印度一边,百分之百地支持印度的政策。因此,印度对这位患难之交丰常满意。印度为了解决同中国之间的矛盾,鼓励阿联出面召开亚非国家政府首脑会议,以讨论有关中印停火和双边谈判的可能性问题。锡兰总理斑达拉奈克夫人同意在科伦坡召开这次会议。于是在12月10日、锡兰、阿联、柬埔寨、加纳、印尼、缅甸等六个国家的代表团出席了科伦坡会议,讨论中印边境问题。

  会议之前,有关国家的政府代表团事先已经听取了印度政府的要求。印度最低的要求是恢复9月8日的位置,也就是说,在西段应当准许印度回到他们在执行"前进政策"时建立的各个哨所,在东段则回到多拉哨所。

  

  在科伦坡会议上,阿联代表按照印度的意见坚持要恢复9月8日的位置。但由于这是中国显然不能接受的,因此,阿联的意见遭到其他与会国的反对,最后提出了一项妥协方案。关于东段,科伦坡各国首脑会议决定建议,以实际控制线作为停火线。这个建议虽无视中国提出的双方部队从实际控制线后撤二十公里的建议,却也将有争议的特定地区的问题,留作将来双边讨论解决。关于西段,是整个科伦坡建议的核心,正如整个争端的核心一样,科伦坡与会国家建议中国应该按照其停火声明中的建议后撤二十公里,而印度方面则不必采取相应的行动,印度部队仍可留驻原地。

  同时指出"在边界争端最后解决以前,中国军事撤退后所空出来的地区将是一个非军事区。由有待商定的双方民政点进行管理,而不损及印中双方过去处在这个地区的权利。"科伦坡建议带有极大的模糊性,它一方面表明印度部队可以回到他们执行"前进政策"时渗入的地区,另一方面却又可以解释为印度在西段越过实际控制线(即中国主张线)设立民政点必须同中国方面商定。

  

  1963年1月,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到新德里提出科伦坡建议时,印度要她允许印度消除模糊不清的地方。后来双方发表了这种澄清的建议:"西段由于中国军事后撤形成的二十公里的非军事区,由中印双方民政点进行管理。这是科伦坡建议的实质性部分。应由印中两国政府达成协议的是关于检查站的位置、数目及其人员组成等问题,"通过这种澄清,尼赫鲁通知班达拉奈克夫人印度政府原则上接受科伦坡建议。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也通知班达拉奈克夫人,中国原则上接受科伦坡建议,但声明有"两点解释",也就是保留意见。第一,科伦坡建议就是要中国实施其停火声明中大部分规定,而印度则没有采取相应措施的义务。因此,建议印军在东段也和西段一样,留驻原地不动。第二,决不能容许印度人员,无论是军队还是民政人员,重新进入印度在执行"前进政策"时渗入的西段地区。中国也愿从这个地区撤出所有的军事哨所或民政检查站。但中国方面对这些分歧意见可以同印度政府通过谈判来求得解决。

  到此为止,中国和印度方面终于就这个问题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

  

  虽然经过科伦坡会议的调解,中国和印度之间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印度方面顽固的反华立场仍然没有丝毫改变。印度在边境战争中的失利,并没有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利益和真正的和平的所在,而是更加坚决地拒绝通过谈判来解决双方的争端。尼赫鲁在科伦坡会议后,仍然一贯地反对同中国进行任何形式的直接商谈,中国多次主张早日开始会谈,印度却多次予以拒绝。

  在印度,尼赫鲁政府正面临着战败后的严重危机。政府的威信大大降低,尼赫鲁的个人影响也一落千丈。战前,印度把尼赫鲁看成是拯救印度的民族英雄,是印度崛起的象征。现在,人们发现尼赫鲁也不过是个软弱无能的人,对印度的作用并不十分巨大。尼赫鲁身上剩下来的那点朝气也消逝了,他的背驼下来了,路也走不稳了。这时,印度国内对尼赫鲁的批评也公开化了。议会的反对派对尼赫鲁不断施加压力,要求他更加明确地保证,在"中国没有从印度的每一寸领上上撤走以前,将不同中国进行任何会议。"尼赫鲁一方面似乎轻蔑这些狂妄自大的要求,说什么他愿意在任何时候同任何人进行会谈,"即使在战争中也同敌人会谈。"另一方面却又顽固地坚持反华立场,拒绝同中国人会晤。尼赫鲁在印度人民院中曾说:"除非我们认为,我们所提出的条件,即恢复9月8日的状态已经得到兑现,否则就不可能举行任何会谈,那怕是初步的会谈。"实际上,印度也正在寻求一种方法,即避免同中国谈判,又不阻碍科伦坡建议的实施。

  

  印度既无同中国达成和解的任何诚意,但却在国际上虚造声势,给人一种热爱和平的假象。在印度对华战争中,印度总是苦苦呻吟他们遭到了"侵略",然后以一种受损害者的形象向世界表明他们酷爱和平的姿态。尼赫鲁还多次以一位和平使者的姿态表明自己的和平原则,以欺骗舆论,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似乎印度是在千方百计地探索和平解决两国争端的办法,而中国却在加以阻挠。这种虚假的演说使英国、美国、苏联等国都把事实的真相抛在脑后,一味地奉行反华政策。科伦坡建议宣布以后尼赫鲁为了进一步加强他在国际上爱好和平的形象,提出把中印边境争端提交海牙国际法庭去审理。于是外国报纸又把这说成是印度方面做出的让步。后来这个建议在印度遭到议会反对、没有成功。

  到此中国政府也看穿了印度政府毫无谈判的诚意,决定除非印度方面的态度发生根本的改变,否则中国同印度进行边界问题的讨论将是毫无意义的。中国认为,"即使在印度要求的先决条件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印度政府也并不准备谈判和解决边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想象,即使边界谈判能够举行,又能有什么结果呢?"

  

  边境战争的直接后果,是印度不加掩饰地向美国靠拢。用一般的政治术语来说,作为边境战争的后果,印度政局明显地向右转。尼赫鲁虽然仍声称不结盟依然存在,并不会因为中印战争而受损害,但这已经成为谁也不会相信的神话了。据美国人加尔布雷思讲,1963年1月印度外事秘书曾向他表示,印度政府愿意同美国在亚洲各地进行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合作以遏制中国。印度这个提议并没有得到美国的支持,但却表明印度的政策在1962年的战争以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新德里出现了美国军事代表团以及美制C-130运输机大队往返拉达克运送美援物资,则公开证实了印度在中印边境失败的打击下离原来的不结盟立场的确已经走得很远了。

  印度装模做样地加以渲染的那一套不结盟的热烈气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更广阔的国际环境中,那些使印度的不结盟政策显出其价值的条件也已经发生了变化。随着美苏之间审慎的和解,美国在亚洲越来越明显。印度在这种情况下与中国不和,适应了正在出现的大国之间关系的新格局,使得印度在实际上走向双重结盟,既联美、又联苏,共同反华。

  

  苏联并没有因美国对印度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而被排斥在外。相反,赫鲁晓夫不断增加对印度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力图向印度人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争取印度的亲苏势力。1965年以后,美国中止了对印度的军援,莫斯科成为印度防务装备的最大供应者。

  战争结束后,以邓肯·桑兹为首的英国代表团与哈里曼为首的美国代表团同时到达印度,他们两者为以后三年对印度提供大最的军援奠定了基础。不久,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拿骚会谈,对此达成了协议。根据拿骚协议,美英两国平均分摊价值1亿到1亿2千万美元的轻武器、军械和子弹的费用。1963年,英美远程战斗机开到印度,使用印度空军墓地举行了一次联合空中演习。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尼赫鲁在印度对华战争中向美国呼吁的就是这种干涉方式。因此政府感到对这种为了迅速建立"空中保护伞"而进行的演习难以作出解释,于是解释说,举行这次演习只是为了训练印度技术人员,否认英美政府承担了印度一旦遭到攻击时进行任何援助的义务。同时声称,苏联也正在帮助印度建立国防力量。

  

  印度政策向右转变并不是没有付出代价的。尼赫鲁过去一贯拒绝接受军事援助,他担心一旦接受外国军援依赖别国政府,势必会削弱印度的独立。在尼赫鲁接受美援的同时,美国就以极文雅的方式要求印度解决同巴基斯坦的争端,要求印度在印巴冲突上妥协,但这是印度政府无法接受的。

  1965年,由于巴基斯坦企图以武力使克什米尔摆脱印度的控制,触发了历时三周的印巴战争。这时,美国中断了对印度的援助,印度就转而投向苏联。而巴基斯坦转而向中国寻求军事援助,这就加剧了中国同印度之间的矛盾。

  中印边境战争以后,中国同印度之间一直保持着不冷不热、不死不活的外交关系,可以说是一种冰点的和平。

  中国大地上的风景与南亚次大陆上的风光似乎被一条高高的喜玛拉雅山所阻断。印度洋的热带风很难越过高山,来到中国的土地上,中国的山水也很难进入印度人的心中。两个古老的民族依然在谱写着自己的历史,但却没有更多的沟通点。

  

  回顾这场边境战争,使人们不难看到印度政府的种种态度。也正是由于这些态度,导致了他们对时局的错误估计,对自己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的轻视,也导致了他们最终的失败。

  1962年底,对尼赫鲁来说是一段难熬的日子。边境战争的失败与他的政治失误有密切的联系。很多政界、军界的人士要追究印度战败的原因,他都巧妙地回避了过去。但是,在这以后,他在印度人的心目中的伟大形象受到损害,尼赫鲁的精神和意志也慢慢消沉了下去。

  尼赫鲁深深地感到,中国"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但他却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在政治上的失误导致了同中国的冲突。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中印之间那种冰点下的和平似乎还没有达到解冻的时候。印度依然按照他固有的方式发展着,中国也在不断地更新中寻求新的生机。秋去冬来,沉淀的记忆一天天离我们远去了。留下许多新的疑问供今天人们去思索。印度和中国通过这场战争的经历,给历史留下了什么样的痕迹呢?正直的历史学家们已作出了公允的评价。

  

  电影盒子不过值得印度庆幸的是,当他们以骄傲自大的心态看不起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以轻蔑的眼光去对待中国时,中国却依然把印度当作老朋友看待。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两千多年的悠悠友谊,也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和印度都曾受过西方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压迫,同是患难的兄弟,也不仅仅是因为印度的"良心"泰戈尔曾来过中国。把中国和印度联结在一起,更主要的是,在印度对华战争前七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和中国总理周恩来曾在万隆亚非会议上携手共进,确立了国际事务中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共同为了第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了反对霸权主义并肩战斗。

  今天,战争的记忆已经渐渐暗淡下去,但上千公里的边界争议仍然存在,这不能不使人联想到1962年的痛苦回忆。然而,中国人民和印度人民都热爱和平,都愿意忘掉不快的过去,携手并肩,共同开创亚洲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