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榜单揭晓,生物科技表现亮眼
动脉网获悉,2019年1月21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第二届“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简称“TR35”)颁奖典礼在北京国贸大酒店举行,正式公布2018年获奖人名单。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是由麻省理工学院于1899年创刊的杂志,侧重报道新兴科技和创新商业,专注于科技的商业化和资本化。自1999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在世界范围内评选35岁以下的科技创新领军人物,涵盖范围包括生物医疗、智能计算、新能源、新材料等几乎所有新兴技术领域。
近20年来,网景(Netscape)网络浏览器创始人马克·安德森、Yahoo(雅虎)创始人杨致远、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AMD 首席执行官苏姿丰、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等都曾登陆该榜单。2017年,DeepTech深科技联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推动TR35正式落地中国。
第二届TR35评选活动于2018年3月启动,榜单由50 位来自中国与全球顶尖学术研究单位、企业集团、投资机构重量级评委团、以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美编辑部历时 9 个月缜密评选得出。据悉,参选者必须为中国籍(含港澳台,所在地无限制),在2018年10月1日时不满35岁,专业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计算机与硬件、互联网与电子通信技术、软件技术、纳米技术和先进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等。
在评审参选人时,《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会考虑7个因素:影响力、独创性、勇气、时效性、企业家成就、沟通技巧及为贫困地区带来的改变,但是候选人无必要在所有方面都表现出色。入选2018 年TR35的科技青年多为跨学科、跨领域、并且对于落地应用有更强烈企图心与使命感的科研创新出现,其成果涵盖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NLP、脑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生物科技、自动驾驶等多个不同领域。
生物科技上榜者独占9席
动脉网梳理发现,生物科技领域获奖者在今年的TR35榜单中占据9席,涉及基因、细胞、肿瘤、蛋白质及合成生物学等细分领域,表现亮眼。
基因
人物:亓磊
专业:基因编辑和基因工程
职位: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学副教授
作为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中国和欧盟专利的共同发明人,亓磊多年来致力于基因编辑技术与基因治疗领域的开发。他首次将基因魔剪 CRISPR/Cas 系统升级为基因编辑“瑞士军刀”CRISPR-dCas,并以此为基础拓展应用,先后发明了基于 CRISPR 的基因开关(CRISPRi/a),使在不引入突变的情况下精准开启或关闭特定基因表达;基因成像(CRISPR imaging),可以在活体组织中精准呈现基因组序列。基因定位(CRISPR-GO),实现三维空间内对基因组的空间重排和定位等。
人物:王思远
专业:三维基因组学
职位:耶鲁大学医学院遗传学系及细胞生物学系助理教授
王思远致力于生物组学成像技术的研发,开发了多项成像、染色技术,其中一项基于复合荧光原位杂交的 DNA 成像技术。他通过连续成像分辨并定位不同的基因组位点,实现单细胞水平染色质的三维描绘,解决了多年来难以对大尺度染色质盘绕结构直接观察的技术难题。王思远这一另辟蹊径的突破性成像方法將给目前对染色质折叠、区间化的理解带来新的可能,同时也将为观察各种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中的复杂空间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带来全新理解。
人物:付巧妹
专业:古人类 DNA 及基因组研究
职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付巧妹通过解码中国最古老人类基因组,揭示东亚现代人复杂遗传历史。她首次确定早期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基因交流不局限于中东地区;首次系统性总结史前现代人的遗传演化谱图,且在研究过程中,共同开发了一种古DNA捕捉技术,成功从田园洞人腿骨提取核 DNA 和线粒体 DNA,让田园洞人成为首个获得核 DNA 的早期现代人。此外,付巧妹参与开发的新一代古 DNA 片段提取技术,成功提取到 40 万年前非冰冻层的古DNA,将人类DNA 破译的时间向前推进 30 万年。
细胞
人物:李寅青
专业:单细胞多组学
职位:清华大学药学院研究员;呈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科学顾问
李寅青率先开发出单细胞核基因表达解析技术,并开发出神经单细胞多组学技术。他创新性地将组织固定与单细胞核提取结合,实现单细胞分析的高分辨率、覆盖度和灵敏性,并利用该技术首次追踪和解析到成年健康脊髓神经再生的罕见过程;此外,其开发的神经单细胞多组学技术,揭示了丘脑外周的抑制神经元是与遗传性多动症等精神疾病相关的核心神经环路中关键组成部分。李寅青开发的单细胞核基因表达解析技术对研究脊髓神经修复有着重要的意义,神经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对筛选潜在的药物靶点提供了重要信息。
人物:李栋
专业:光超分辨显微镜技术
职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李栋先后发展了掠入射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显微镜(GI-SIM)与非线性结构光超分辨显微镜(Nonlinear GI-SIM),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超分辨活细胞成像速度和成像时程。他在博士后研究期间,发展高数值孔径全反射结构光超分辨显微镜(High NA TIRF-SIM)、条纹激活非线性结构光显微镜(PA NL-SIM)及晶格光片三维非线性结构光显微镜(Lattice light sheet 3-D nonlinear SIM),突破了传统结构光显微镜技术100纳米分辨率极限,实现了活细胞高时空分辨成像。李栋的研究在新型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肿瘤
人物:陈斯迪
专业:癌症系统生物学
职位:耶鲁大学遗传系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助理教授
陈斯迪的研究为未来癌症机理研究、“个性化”癌症药物研发及临床试验提供支持,是未来搭建精准化医疗平台的重要基础。他专注于癌症的系统生物学及其他医学基础问题的研究,包括癌症发生、恶化和免疫过程中的遗传表达及表观遗传修饰变化。陈斯迪通过体内大规模、高通量筛选,带领团队绘制了胶质母细胞瘤和肝细胞性肝癌的功能基因组图谱,从基因突变水平了解癌症发生、恶化等过程。同时发明了基于 CRISPR/Cas 基因编辑的精准肿瘤模型,相比目前已有模型更加经济、高效,不仅可以精准地模拟分子水平突变,更能完整保留肿瘤发生的原始过程及肿瘤微环境的免疫原性。
蛋动画片白质
人物:胥国勇
专业:蛋白质翻译调控与精准作物改良
职位: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胥国勇揭示了蛋白质翻译调控对于建立免疫反应的关键作用,并利用该机制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抗病性增强与产量受损的矛盾。 他利用新发现的翻译调控元件 uORF 实现了植物抗病能力和生长协同提高的目标。目前,生物学领域关于胁迫应答中翻译调控的研究很少,而胥国勇的研究为利用自然界及人工合成调控元件实现精准作物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作物抗病改良有重大意义。
合成生物学
人物:邵洋洋
专业:合成生物学
职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博士后
邵洋洋参与创建了世界首例单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实现“人造生命”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她通过基因编辑的方法,将酿酒酵母 16 条天然染色体合成为 1 条,对该细胞的进一步研究颠覆了染色体三维结构决定基因表达的传统观念。这也是首次通过合成生物学“工程化”方法,探索解析真核细胞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邵洋洋的研究为探索高等生物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研究端粒相关的衰老和癌症提供了有用的模型。
人物:李腾
专业:生物材料与合成生物学
职位:北京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李腾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对生命系统进行优化,开发新的微生物产品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他了一种在新疆艾丁湖的耐盐耐碱细菌,大大降低了可降解生物塑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生产成本,此外,其领导团队开发了全新的数据管理系统 Holog,提升了研发流程的数据化与自动化水平,建立了软硬一体实验室,极大提升了微生物合成的工程化水平。李腾的研究缩短了工程菌的开发周期,提高了研发准确率,在微生物产业和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转化获千万级融资
推动科技成果商业化和资本化,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进行TR35评选的重要目的。前述9位上榜生物科技人中,李寅青和李腾已经通过创办企业的形式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据天眼查的资料,李寅青作为联合创始人之一,于2017年7月创办杭州呈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超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分析为平台,尝试将世界领先的单细胞分析技术带给广大的基础科学和临床研究人员,并最终开发可以用来为多种疾病提供诊断和伴随诊断的产品。杭州呈源生物的另外两位创始人陈曦和丛乐也非常出名,三人还在同时在创建了专注于肿瘤免疫疗法的RootPath公司,并获得了7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红杉中国领投,Volcanics Venture、百度风投,以及Nest.Bio Ventures参与。
首席执行官陈曦博士从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毕业之后,曾于哈佛大学Wyss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是一名优秀的生物化学专家。另外一位创始人丛乐作为著名华人学者张锋教授课题组最早的成员之一,参与了许多CRISPR/Cas9相关技术的发明,也在单细胞技术上深有造诣。2013年1月,张锋作为通讯作者、丛乐作为第一作者在《Science》发表论文,介绍如何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用于植物、动物与人类细胞。丛乐也曾获得2017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荣誉。
同样来自清华大学的李腾于2016年10月创办北京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生物制造领域,创造包括生物材料PHA在内的全新的生物制造产品,并实现了低成本生物材料PHA的小规模量产。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 )是本世纪新出现的一个生物科学分支学科,研究方向与传统生物学反其道而行,从最基本的要素开始逐步建立零部件。目前,蓝晶微生物已经依托乙酰辅酶A(Acetyl-CoA)、丙二酰辅酶A(Malonyl-CoA)和异戊烯基焦磷酸(IPP)3个平台型分子,经基因元件引入,形成了可降解生物材料PHA、萜类、人体微生物来源小分子新药等不同阶段的产品管线。蓝晶微生物已经于2017年2月和2018年5月,获得峰瑞资本(FreeS VC)领投的500万元天使轮融资和力合创投领投、峰瑞资本跟投的1000万元Pre-A轮融资。
附:2018年TR35榜单剩余部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