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 赓续百年】油灯点亮希望,浩然正气长存——追忆复旦大学政治学系费巩烈士

  2021年4月2日,复旦烈士雕塑和纪念广场在复旦相辉堂东侧落成揭幕。雕塑左侧的花岗石上,镌刻着52位复旦英烈姓名。其中有一位费巩烈士,是我院政治学系1923级的院友。时值清明,追思缅怀,让我们来学习和追忆费巩烈士的生平事迹。

  耕耘政治学科,春风化雨育人

  费巩(1905—1945),男,原名费福熊,字寒铁,后字香曾,出身江苏吴江名门。他因不满国内政治腐败,决心攻读政治学科,1923年考入复旦大学政治学系。他自费学习外语2年,1928年赴法留学,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主攻政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1931年毕业后取道苏联回国,1932年回复旦大学任教,教授中国的政治制度。

  

  1933年秋,他应聘到浙江大学任教,讲授政治经济学和西洋史,并兼注册课主任。1935年“一二·九”运动时,他支持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多次保护中共党员及进步学生。1940年8月出任训导长,受到教师和学生的爱戴。他在浙大推行导师制,从学业、生活和思想上多方面关心教育学生。

  怀念起老师费巩,他的学生首先会想起燃烧在民国年代的一盏油灯,光焰微弱,“明净而纯洁”。西迁时期,学习条件艰苦,煤油灯稀缺,学生用的植物油灯光线弱,不耐风,且有浓烟,严重影响学生视力。在遵义期间,费巩任训导长时,为了推行改良灯光、保护学生视力,用自己津贴的钱,订做了八百多盏油灯,给每位学生领去用。从此西迁途中的浙大学子夜晚就能在比较明亮和稳定的灯光下看书、做功课了。为了纪念费巩对学生的深切关怀,同学们把这种灯称为“费巩灯”。

  为人光明磊落,浩然正气长存

  费巩担任训导长,打破了此前大学训导长一定是国民党党员的先例。他坚决不加入国民党,不似某些训导长动辄“陷害好人、做假汇报、开黑名单”。1944年2月起,费巩连续撰文和演讲,抨击国民党的腐败统治,要求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赞成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还多次公开演讲,申明政治主张。

  1945年1月,费巩应邀赴重庆复旦大学讲授民主与法制。2月,他在重庆文化界《对时局进言》上签字。为了讲课和著述,他广泛调查国民政府的腐败情况。3月5日凌晨,费巩准备到北碚复旦大学讲学,在重庆千厮门码头遭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遇害,尸体被投入硝镪水中化掉,年仅40岁。

  清明追思先贤,传承红色基因

  4月2日,复旦烈士雕塑和纪念广场落成揭幕之时,部分烈士家属出席了仪式,共同见证了这个意义非凡的历史时刻。国务学子有幸见到了费巩烈士的女儿费莹如女士,对其进行了简单的访谈。追忆父亲费巩,费莹如表示,1945年父亲失踪时,自己年仅十岁,对父亲印象较浅,直到一个契机,她打开尘封多年的父亲日记本,才了解了父亲的工作,也明白了为什么父亲会招致反动势力的迫害。

  “父亲身为无党派人士,做了很多党员不方便做的事,而我,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表示支持与理解。至于父亲当时为什么会那么做,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点:首先,我父亲是很爱国的,他从国外学成归来,想用自己所学为祖国做贡献;其次,他为人大气、光明磊落,根本不考虑个人安危,当时好多人劝他犯罪片小心一点,低调一点,这些在他的日记里都可以看到,但是他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事,没什么好担心的;再次,他对反动派势力的认识有点理想化了,虽然他不是共产党员,但他的群众基础正是党所需要的,而这,也恰恰引起了反动派的担忧。总之,我认为他做出了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伟大抉择。”费莹如说。

  据费巩子女回忆,费巩生前最喜欢文天祥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上则为河岳,下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费莹如坦言,很高兴父亲的故事有人愿意倾听,她相信,目前党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都是父亲所乐见的,她说,自己身为党员,始终遵循党的纲领,也始终理解父亲的主张,“它们都指向一个理想——希望中国繁荣富强。”

  本次和烈士后人的访谈也让同学们收获颇多。日后国务学子将定期前往拜访和照顾独居的费莹如女士,更多地了解烈士生平、学习光荣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