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提名诺贝尔奖,这个你熟悉的教育学家,其实是个数学天才
孩子几岁时帮他扩充词汇表达?孩子几岁时教他基础数字概念?孩子几岁时注重他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几岁开始学音乐更合适?如果你是一个宝妈,相信对这些问题都有所研究。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对不同事物的认知和接受能力差异很大,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儿童成长的“敏感期”,而这一概念的提出和推广,离不开一名意大利的知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图源:Wikipedia
不仅如此,她创立了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世界多地创办了儿童之家。运用自己所探索出的教学方法培养儿童,引起欧洲乃至世界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十余个国家在后来成立了“蒙特梭利学会”。
蒙特梭利一直在位幼儿教育的发展和世界和平所奔走,因其突出的贡献,曾在1949-1951年,连续3年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历年提名情况,图源:诺贝尔官网
蒙台梭利的开挂人生到底是怎样练就的?
从数学天才到教育学家
不同于那个时代的其他女孩,蒙台梭利就表现出对理工类的热爱。
初中时,她选择就读米开朗基罗工科学校,除了意大利语和历史等科目外,她还在学校学习代数、几何、地理和科学专业。
以优异的成绩从初中毕业后,她又进入达芬奇工业技术学院,又开始学习了物理、化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等理科专业。
和初中一样,她在数学上依旧表现非常突出,在20岁时就获得了数学学位。
不过本来想要成为工程师的蒙台梭利,又对医学又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她注册了罗马大学自然科学学位的课程,通过了植物学、动物学、实验物理、组织学、解剖学以及普通化学和有机化学的考试。之后又额外修读了意大利语和拉丁语,获得了学习医学课程的资格。
蒙台梭利年轻时,图源:Wikipedia
蒙台梭利在入学后的第一年就获得了奖学金,在 26岁时就获得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任罗马大学附属医院任精神病临床助理医生,她当然也是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友医生,主攻儿科医疗方向。至此才开启了她深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方法的开端。
从数学到工程师再到医学家,最后投身教育事业,蒙台梭利用了28年的时间。
没有人生下来就知道自己热爱什么,但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自己热爱的事业,这当中会有变化和挫折,但是你千万别因此放慢追寻的步伐。
经济学中有个名词叫沉没成本,指在决策前已经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等。
图源:觅知网,已获授权
生活中对于变化的怯懦,往往就来自于沉没成本。“我初中时物理很好”、“这是我大学四年的专业”、“我在行业内已经有点名气了”,这些想法总会让人不甘心。
但是沉没成本之所以叫沉没成本,就是这些成本是已经付出且无法挽回的,在决策时纠结于沉没成本,只会让人浪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对于未来发展这种将伴随一生的事。
苹果教父乔布斯曾说:
“工作会占据你生命的很大一部分,唯一获得真正满足感的方式,就是去寻找那些在你看来伟大的工作,而那些伟大的工作,就是让你热爱的工作。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那就继续找,别停下。”
“叛逆”女生的反抗
也许你会说,蒙台梭利一定是个有天赋的女孩,学什么成什么。
那可能是因为你不知道她为自己的梦想都付出了什么。
如果说学数学只是被父亲视作有些叛逆,但是学习医学就彻底惹怒了他。在当时保守的欧洲社会,女生学习医学是完全不被社会接受的,蒙台梭利直接被中断了经济来源。
她最初向罗马大学的知名教授提出医学专科的申请时,也遭到了拒绝,先完成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是后来的折中办法。
即便是后来进入了医学院,作为唯一一名女学生,她也收到不少学生甚至老师的敌意。
蒙台梭利不能和班里其他的同学一起上解剖课,因为男生和女生同时面对大体,在当时被视为是“不得体”的做法。
她只好在课后单独完成解剖实验,一个人在实验室闻着刺鼻的福尔马林的味道。
开始研究儿童心理学时,为了寻找更合适的教育方法,亲手翻译法国教育著作。要知道,当时翻译可是只能手抄完成。
图源:觅知网,已获授权
为了对教育有更为专业的理解,即使是在31岁的事业黄金期,她也毅然辞任校长,重新进入大学学习,进修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提升专业能力。
不得不说,比起蒙台梭利来,很多人的努力都配不上自己的梦想,可能高中时期就已经是努力的巅峰了,在找工作海投简历时才后悔起没有好好工作,进入工作岗位会后却又开始拖延症起来。
追寻自己热爱的事业,总会遇到一些困难,热爱的事能让你更有勇气面对。
马斯克在最初早火箭时被很多人反对,比如尤金·塞尔南就曾公开施压奥巴马政府,将其对SpaceX的支持视为对一个“平庸人”的承诺。
而说出这些话的尤金·塞尔南是马斯克儿时的偶像,作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他曾三次执行太空任务,也是最后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脚印的人。
即便被称为“钢铁侠”,马斯克在回忆起这些时也忍不住面对镜头红了眼眶。
但是这个曾经在少年时最爱《银河系漫游指南》的男孩没有停下来,一步步实现这他开拓未来的梦想。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蒙台梭利还经历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当时德国境内的蒙台梭利学校被迫全部关停,她辗转世界各地,在教育研究之外呼吁关注世界和平,期待用自己的教育方法,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她在印度开设课程、讲学,结识了甘地。
在印度时,蒙台梭利和儿子因国籍问题而被当成外国敌人,已经年近70的她被软禁。但这并没有阻止她的教育研究之路,她每天依然笔耕不辍。
81岁时,她还到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开设教育相关的培训课程。
做你热爱的事情是种幸福,日本知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在他的代表作《干法》中提出,
“全身心投入工作,你就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以他本人为例,他因热爱自己的工作,能够在漫长的50多年中都保持专注。
如果想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以他本人为例,持续在漫长的50年中保持专注,就是因为他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
很多成功人士都具备这种自燃型的特质。
美国CNBC曾经报道过10位社会精英,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在6点之前起床。
他们之中有奥运会铜牌获得者Caroline,每天五点半起床已经成为一个习惯,她现在甚至不需要闹钟;
世界最大共同基金公司领航投资董事长Bill McNabb,每天五点起床、六点多开始办公。30年来,他的时间表只变动了30分钟---在成为CEO以后,到公司的时间又早了一点。
时任华盛顿总检察长的Bob Ferguson,每天5点钟起床,在他看来,每天早起才有时间去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
......
找到你热爱的东西,你也会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超越极限,成为自己
对于普通人来说,又该如何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呢?
作家Scott Dinsmore在TED演讲中提到的几个步骤和方法,或许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我是谁?
在Scott Dinsmore看来,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的专家,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每次做决策的时候,都要想想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个思考理解自己最看中什么。
当然日常的复盘也必不可少,每天花费一些时间思考哪些事情做得对,哪些事情做得不好,才能及时改进。
超越自我
Scott Dinsmore做了大量访谈,阅读了300本职业规划的书籍,发现人们觉得做不到的事情,往往就是等待着人们跨越过去的门槛。
战胜不可能的事,也会有马太效应,你会越来越自信,不断提升自己。
和志同道合的人相处
美国商业哲学家Jim Rohn曾说,“你是和你相处时间最多的五个人的平均值”。
Scott Dinsmore也乐于和那些充满活力的人相处,他们甚至组成了社群,帮助人们去寻找他们真正爱做的事情。
现在的他已经拥有了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他的工作是他非做不可的,是他热爱的。
结语
这一代的年轻人总被成为佛系,也许是来自生活的压力,也许是还没有发掘自己到底要什么。希望蒙台梭利一生的经历能给你一些启发,勇敢追求自己热爱的生活和事业,活出自己最好的样子。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