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有我」疫情下的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是一个急危重症高发的科室,如何承担起防疫抗疫的医者责任,又在疫情防控期间保证患者能够正常就医,得到最好的救治是疫情之下新的挑战
“疫”呼即到急危重症救治
脑卒中是危害生命健康、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卒中救治,刻不容缓。在西安疫情形势严峻的特殊时期,如何做到卒中救治刻不容缓、分秒必争,考验着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卒中团队的综合能力。新年前夕,54岁的黄大叔一觉睡醒之后,发现自己右侧肢体不能活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家属拨打120后,快速将患者送到我院急诊科。
急诊科医生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25分钟内迅速完成了神经功能评估、实验室检查与颅脑CT。由于黄大叔无法提供自己的具体发病时间,按照最后一次正常时间计算,黄大叔已经超出了静脉溶栓的时间窗,病情还在不断进展,他只有50多岁,难道让他的后半生在失语与偏瘫中度过?卒中医师说:“不,我们要全力争取!”通过多模影像学评估,我们明确黄大叔是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的脑梗死,缺血半暗带存在,神经介入团队穿戴防护装备同步启动,局部麻醉、穿刺有条不紊地进行,置入导管、予以吸栓,血流很快恢复。可黄大叔的血流难以维持,存在严重动脉狭窄,选择支架植入还是局部球扩?支架植入会出现哪些并发症?出血转化了怎么办?如果单纯球扩不能改善怎么办?介入团队很快做出了决策,通过扩张,黄大叔脑血流恢复,意识清楚,可简单言语,肢体活动明显好转。黄大叔说等他出院了,今年除夕夜,一定亲自包好饺子,给我们医护人员送过来。
自疫情爆发以来,多个卒中救治定点医院陆续停诊,使得我院的卒中救治工作压力很大。一个时间节点,三套班同时上线,两个溶栓时间窗的患者同时开始“静脉溶栓”,一组进行危重患者抢救,这样的情况几近常态化。突然的疫情更是拉近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有一名患者陪护家属是老师,为了陪护网课都不耽误,确保网课顺利进行,科室协助安排了上网课的场所;一名老年患者电话欠费了,老人无法与封控区的孩子们联系,医护人员替他交了电话费;还有患者家属病了,其他家属无法陪护,科室护理人员就担起陪护的责任,检查、买药、照顾样样不落。
“疫”呼即到核酸采集
12月18日是神经内科护士刘跳的生日,也是她参加核酸采集工作的第四天,每天12小时的工作时间,不敢喝水,不敢上卫生间,累到只想躺着不再起来......队友们知道是刘跳的生日后,为她买来蛋糕与鲜花。“这样特殊的生日,我终生难忘。”刘跳说。90后的孟凡韬,12月19日去长安大学校医院常驻支援,负责环境消杀、核酸采集、就诊职工信息登记、去职工家中采血输液等工作。
“我就给家里说了一声,他们不知道我具体去哪里,父母就是担心,但我是医务人员,面对疫情,我自然不能退缩。”孟凡韬说。12月21日,朱婕副护士长离开一对年幼的双胞胎,带队参与核酸采集、负责协调各项工作。长时间的沟通交流,朱婕喜剧片的声音没有了平时清脆,每天做多少事情,说多少话,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只知道接到通知,即刻转战,向下一个需要的地方进发。柏玉兰医师是神经内科优秀的业务骨干,更是一名思想过硬的共产党员,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个“宝藏女孩”:白班加夜班,连续不断的采样,防护服使行动变得笨拙,护目镜让视线不再清晰,在寒冷天气里不停地快速消手,导致手冻得僵硬,给采样增加了难度,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柏玉兰总结了很多方法,暖宝宝怎么贴最耐冻、N95口罩怎么戴不压脸、手部皮疹涂什么恢复快......不断分享给每一个加入队伍的新手。“暖男”张军伟是一名神经内科康复医师,疫情以来,张军伟不是在科室上班,就是在采集核酸,他的妻子武晨同样奋斗在抗疫战线上,每天的见面好像变成了一次交接班。疫情期间,神经内科共外派护士28人次参与抗疫,护士张莉、张颖、康静静、闻仁兰参与职工和患者核酸采集工作;魏洁、王雪、黄维、王苗、刘学、王菲等都在各区核酸采集的一线。
“疫”呼即到发热门诊
12月18日,是梁思敏医师计划举行婚礼的日子,请柬早已印发,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更明白当下的形势与使命。梁思敏和爱人商量后决定将婚礼延期,脱下了洁白的婚纱,再次披上了白色防护服,投身到工作岗位之中。自2020年起,神经内科至少两名医师长期驻守在发热门诊。发热门诊工作负荷重、风险高,尤其是进入秋冬季节,也是上呼吸道感染高发季,发热门诊每天门诊量200人次以上,李知静、姜花花两名医师,已经在发热门诊工作半年,每个患者,每个病例作为发热门诊医生的她们都要仔细甄别,逐一筛查,全面诊断,全力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例可疑病例。为了缓解发热门诊的工作压力,全院启动志愿者轮流值守,神经内科一线、二线医师积极参与,三个班次之中,最苦的是夜班,无论是共产党员王晓萌、民主党派刘娟、还是非党派范玲玲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夜班,9个小时的冬夜,零下4-5度,依然还是互相打趣道“《长津湖》的那场战役中,中国志愿军零下40度都坚持,我们这个不算冷!”
“疫”呼即到踊跃请战
抗疫的集结号刚刚吹响,请战的声音就紧紧相随。
核酸采集,我请命
发热门诊,我请命
定点医院,我请命
社区服务,我请命
一个个鲜红的手印、一个个请求的微信、一张张请愿的申请,那是无数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护士长任会云因疫情被封控到小区,看着科室繁忙紧张的工作,她着急得嘴角冒起了水泡,一遍遍地电话嘱托,安排协调工作,着力协助解决问题,一次次向社区申请,尽快投入一线抗疫工作。医师折潇、张雷、杨娜,护士马玲、武晨、田香香、王菲、赵思进行认真培训学习,为支援收住新冠确诊病例定点医院做准备。
我们赞扬勇敢者,并不是因为他们无惧,而是尽管心中有畏,却依旧选择前行。阴霾之下,逆行者,仍有光。疫情之下的神经内科就像是广大的基层科室的缩影,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一方平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