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项目实施方案,为啥三家单位印发?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王迎霞通讯员朱少绯荀晓赟 马鹏
很少有科研项目如此“兴师动众”。
5月27日,宁夏玉米大豆带状复合高效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正式启动。实施方案由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农业农村厅、农林科学院联合印发。
解决玉米大豆在适宜品种、栽培模式等环节的技术问题,是紧迫任务,却不是唯一目标。
“我们从持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高度出发,不但建立了科技部门与行业部门创新联动机制,还实行科研和产业‘双首席’专家负电影盒子责制,致力于打造高质高效的科研项目示范样板。”宁夏科技厅副厅长哈赟指出。
科技与行业部门创新联动
2022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部署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发展。
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解决技术瓶颈是当务之急。
年初,宁夏科技厅会同农业农村厅、宁夏农科院深入研究,确定共同组织实施相关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科技项目。
适逢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关于实施科技强区行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对科技创新的组织管理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其中,建立科技部门与行业部门创新联动机制是重要举措之一。
“这次就是建立创新联动机制的有益探索。”哈赟说。
从项目设计伊始,三家单位就密切合作,先后召开三次会议座谈讨论,共同设计项目目标、任务及组织形式。为了加强项目的组织实施,方案以三家名义印发,这在宁夏科研项目实施上也是少有的。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依托项目组组建专家服务组,整合自治区优势科研力量和农技、农机、种子推广管理服务单位的技术及管理力量,保证“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组织实施。项目于3月初提出建议,5月20日就立项公示。
一个高位推动、组织保障、科技支撑、体系服务、示范推广的创新联动机制,逐渐成行。
“还专门召开廉政预警集体谈话暨工作推进会,效率之高,考虑之全,值得赞许。”宁夏农林科学院党组副书记白小军评价道。
实行“双首席”专家负责制
宁夏引黄、扬黄灌区及宁南山区,玉米大豆资源丰富,生产历史悠久,发展前景广阔,种植水平仍存在诸多短板。
项目聚焦这里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关键技术问题,将开展适宜品种引选、最佳种植模式、水肥精准管理、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农机装备引进改制等研究。
科研与产业发展“两张皮”,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宁夏此次也进行了“破冰”式探索。
“我们在项目组织管理上进行了创新,实行科研和产业‘双首席’专家负责制,就是为加快科研与产业技术力量协同推进。”宁夏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徐小涛告诉记者。
科研和产业首席专家分别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罗瑞萍、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吕鸿钧担任;项目下设6个课题,每个课题由一名科研专家主持,同时配备产业部门农技、农机、种子管理推广单位的专家协助。
据悉,项目科研方面集中了宁夏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技术力量,联合农业部门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种子工作站、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形成了“3站3所”深度融合模式。
作为科研担当的宁夏农科院,使命重大。“科研处专门负责整体项目推进实施,我们将整合配置优势科研力量,高质量完成研究示范任务。”白小军表示。
“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广
既要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也要保证科研成果迅速转化推广。这是基本要义。
“为了保证生产任务在技术上不出大问题,我们将同步创建生产技术体系和推广应用模式,也就是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吕鸿钧说。
记者获悉,宁夏玉米大豆带状复合高效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计划筛选出适宜种植的主推大豆品种3-5个,玉米品种3-5个,创建完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高效种植技术体系,同时建立核心科技示范基地,开展科研试验、技术配套、综合验证科研成果和技术培训、交流观摩。
这样的试验基地,全区计划建设25个,辐射平罗县、贺兰县、永宁县等16个县市区,为农技、农机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提供本土化试验验证和示范。
来自宁夏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的罗瑞萍,除了担任科研首席专家,还牵头实施“适宜品种引进筛选及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
她打算在引黄灌区、扬黄灌区、宁南山区不同生态区,筛选出适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紧凑、耐密、抗倒、高产玉米品种,和直立、耐阴、耐密、高产大豆品种;研究大豆良种繁育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设大豆繁种科技示范基地,保障技术推广用种需求。
“力争在保障玉米基本不减产的同时,多收获一茬大豆,提高我区种植水平和效益。”罗瑞萍憧憬道。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