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改变了北大
他是浙江绍兴人,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他是清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早年曾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1907年赴德留学。1912年回国,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是北京大学创始人之一。他积极支持新文化运动,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他提倡学术研究,主张对新旧思想“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宣传劳工神圣,“以美育代宗教”。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被迫辞职。他就是蔡元培。
1、就职北大
1917年1月4日,刚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就在北大发表了一篇让整个北大乃至教育界都颤了一颤的就职演讲: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学生进入大学不应仍抱科举时代思想,以大学为取得官吏资格之机关。应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责,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必须抱定为求学而来之正大宗旨,才能步入正轨。”
“诸君为大学生,地位甚高,肩负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辱,更何足以感人。”
叶落知秋,蔡元培在北大的就职演讲和紧接着的一系列雷厉风行的弊政改革,让一片乌烟瘴气的北大和教育界感到了山雨欲来之前的暗流涌动,而中国新生代的精英分子们,也在其中嗅到了地火复苏前的滚滚热浪。一批五四干将和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们即将应运而生。
2、造就北大辉煌
1907年,已近不惑之年的蔡元培开始了4年海外留学的生活。1916年9月1日,身在法国的蔡元培,收到时任民国政府教育部长的范源濂发来的电报:聘请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由此开始,蔡元培在中国的大学教育体系的创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蔡元培到北大上任后不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呈请教育部聘任陈独秀出任文科学长。蔡元培与陈独秀,两人的个性完全不同。陈独秀锋芒逼人,而蔡元培却外圆内方,连疾言厉色都很少见。但是蔡元培看中陈独秀的,是他的新锐和毅力。蔡元培三顾茅庐,用诚意和胸怀最终说服了陈独秀,使他决定将《新青年》搬到北京—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有了后来以北京为中心的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在蔡元培引荐了陈独秀后,陈独秀又引荐了胡适到北大。而胡适当时不过是个连学位都没拿到的毛头小伙。后来,胡适在他的纪念文章里曾提到,如果没有蔡元培,他的一生很可能会在一家二三流的报刊社中做编辑而度过。
陈独秀与胡适进北大,成了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著名八字方针下的两段佳话。决心以这八个字来塑造北大,是他在欧洲留学期间就已埋下的心愿。他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阐述了自己对大学精神的理解:“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在“兼容并包”的精神下,北大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以文科为例,从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到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大师云集。各种文化社团风起云涌,那种师生间探讨质疑的学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从那时开始形成,成为北大异于其他大学、吸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之处。这造就了那一时期北大的辉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