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圣王李世民】31 君明臣良 进谏成风
太宗当政之贞观年间,君明臣良,百姓安居乐业,自上而下一派奉天重道、修身养德、谦恭礼让、人见人亲之治世盛况。
史籍记载:
官吏廉洁自律。
王公贵胄、皇亲国戚、大族豪门,都恩服于君主之威,不敢欺凌侵扰百姓。
商旅安心露宿郊野;强盗窃贼绝迹,监狱常空,牛马遍地;门无须锁。
连年五谷丰登,一斗米才三四钱;客旅从京城到五岭之外,由山以东到东海一带,不需自带干粮,沿途均有供应。
进入山以东村落,旅客经过,都会受到礼遇,离开时常有馈赠。
这一切都是从古至今绝无仅有景象。
如此太平盛世景象,令今人匪夷所思、难以置信,可这却是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确确实实存在之大唐历史中的真实一页。
“贞观之治”的开明性最为人们称赞。在太宗的倡导和鼓励下,二十余年间,谏臣盈庭、进谏成风。进谏不仅仅局限于朝廷众多大臣,还有皇后、妃嫔、太子,乃至平民百姓;而太宗从谏如流,在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中也是前所未有的。
太宗要求群臣直谏,他说:“人欲自照,须有明镜;君欲知过,必靠忠臣。如果君王自恃英明神勇,臣子也不加以谏诤,国家必然会迅速走上败亡之路。而君失其国,大臣也无法自保。隋炀帝残暴,臣下钳口;他始终不知道自己的罪恶,以至亡国;虞世基等专门奉迎吹嘘的奸佞臣子随后也被杀死。有这样的前车之鉴,望诸公每见朕行事不利于百姓处,千万极言规谏。”
他深知这样一些道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
贞观五年,当时国内安定,天下丰稔,东突厥又彻底平定,整个大唐帝国一片欣欣向荣。
太宗对侍臣说:“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徵说:“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魏徵并不对这种天下大治的喜人形势歌功颂德,而是对皇帝居安思危的谨慎态度表示赞赏。这个谏言既委婉又能击中要害。
贞观六年春天,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当时的大唐王朝四海升平,国泰民安,所以满朝文武纷纷劝请太宗前往泰山封禅。
所谓封禅,是帝王祭告天地的一种大典。
泰山是五岳之首,所以封禅大典都在泰山举行——于泰山设坛祭天曰“封”,于泰山南麓的梁父山辟基祭地曰“禅”。
在古代中国,泰山封禅既是太平盛世的象征,也是帝王功业鼎盛的标志。
但并不是所有帝王都有资格获此殊荣。
在唐朝之前,只有秦始皇、汉武帝,还有东汉的光武帝等少数几个自认为建立了丰功伟业的帝王,才敢举行封禅大典。
当百官劝请时,太宗谦虚地推辞说:“诸位贤卿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但朕却不这么看。如果天下安定,家家户户丰衣足食,就算不封禅,又有什么损失?昔日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难道以为文帝之贤不如始皇吗?况且即使是祭拜天地,又何必一定要登泰山之巅,封数尺之土,才算表达出对天地的诚敬呢?”
群臣还是极力劝请。
后来太宗就答应了。
就在皇帝和满朝文武其乐融融地探讨具体的行程安排和相关事宜的时候,魏徵忽然表情严肃地站了出来,坚决表示反对。
太宗问:“你不赞成朕封禅,是不是认为朕的功业还不够高?”
魏徵说:“够高。”
太宗又问:“那是不是德不够厚?”
魏徵说:“够厚。”
“是不是社稷还不安定?”
“已经安定。”
“是不是四夷尚未臣服?”
“都已臣服。”
“是不是庄稼还没有丰收?”
“丰收了。”
“是不是祥瑞还没有呈现?”
“呈现了。”
“既然如此,那为何还不能封禅?”
魏徵从容自若地回答道:“陛下虽然已经拥有这六项成就,但是,我朝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凋零,仓廪空虚,陛下一旦车驾东巡,千乘万骑,每到一处,地方州县必定难以承受各种负担。
更何况,陛下举行封禅大典,四夷君长必定前来共襄盛举,可如今自伊水、洛水以东,至于东海、泰山,村庄寥落,人烟断绝,道路萧条,进退艰阻,极目所见,千里蛮荒。这岂不是引戎狄至我腹地,然后示之以虚弱吗?
再者说,即使给予四夷君长厚重的赏赐,也未必能满足他们远道而来的愿望;纵然免除百姓几年的捐税赋役,也未必能弥补他们的损失。
为了博得一个封禅的虚名,却遭受一些实实在在的损害,这对陛下又有什么好处?”
太宗听完,表示赞赏,立即停止了封禅的动议。
太宗朝有贤臣,家有贤后。
有一天,魏徵又触怒了太宗,所以散朝之后,太宗怒气冲天地回到宫中,气愤地说:“找个机会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大为惊愕,连忙问皇帝说的是哪个乡巴佬。
太宗说:“就是魏徵!他经常在朝堂上当众羞辱我。”
长孙皇后听完,一声不响地退回寝殿,片刻后就一身凤冠霞帔地来到皇帝面前。
太宗大为诧异,问她穿得这么隆重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臣妾听说,君王英明,臣子一定正直。如今魏徵之所以敢直谏,正是由于陛下的英明,臣妾怎么能不道贺!”
太宗本来也没想杀魏徵,他这么说其实只是发泄发泄而已。
长孙皇后此举不但保全了魏徵,而且维护了皇帝的尊严,可谓一举两得。
纵观历史,绝大多数帝王都容不得臣子进谏。所以,历朝历代因犯颜直谏、触逆龙鳞而被帝王诛杀的臣子不知凡几。
然而贞观一朝却人人敢于犯颜直谏,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太宗确实具有从谏如流的见识和器度。而魏徵之所以在谏诤上表现得最为突出,也是因为他知道太宗求谏的诚意和决心要远远大于历代帝王,因此必然需要像他这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诤臣。
魏徵自己曾坦言:“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
正是太宗会识人,能容人,善用人,宽容大度且选人用人“慎择”,决不允许滥竽充数,使唐朝从初建时百废待兴,迅速呈现“贞观之治”。
而蓬勃的“贞观之治”,又成就了中华第一朝——威威大唐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