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巨擘到群雄逐鹿,南开大学的百年创业史
南开大学发端于1898年张伯苓在威海卫亲历“国帜三易”奇耻大辱之后所执教的严氏家塾,奠基于甲午战争爆发十周年之际创建的南开大学,开办于因“外争国权”而掀起的五四运动大潮之中。
建校以来,南开大学不仅培养了以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更是形成了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别具一格的南开道路、南开品格、南开精神。
一、激荡岁月,教育救国:欲救中国,须从教育着手
1898年,张伯苓因在军舰见习,亲眼目睹列强瓜分中国,威海卫两日内国帜三易,他深受刺激,遂立为国雪耻、育才强国之志。他后来回忆说道:“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及苓终身从事教育之救国志愿,即肇始于此时。”
同年,在许子政的推荐下,张伯苓结识了热心教育、倡导新学的翰林严修,受聘执教于严氏家塾。初看起来,他们是很不相同的两类人。严修旧学深湛,进士出身,是天津有名的严翰林;而张伯苓水师学堂毕业生的身份,在当时社会并不被视为正途。
严、张能够合作,与二者经世致用的志向是分不开的。他们一个是中国最后一代士大夫中的开明者,一个是中国最早一批受新学教育的知识人,他们的合作在时代大变革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
1904年,时任直隶学校司督办的严修偕同张伯苓东渡日本考察教育。通过考察,二人“益信欲救中国,须从教育着手,而中学居小学与大学之间,为培养救国干部人才之重要阶段,决定先行创办中学”。
归国后,严修将家塾变为公学,1907年更名为南开中学堂,1912年起称南开学校,以培养救国、强国的人才为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1919年秋,大学部经过多年筹备正式成立。
严修、张伯苓合影
(前排:居中为严修,右为张伯苓,左为孙子文)
就这样,两名创始人在爱国心、救国心的指引下,联合在一起,共同致力于教育救国事业。作为教育革新的先行者,严修、张伯苓的活动为南开大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也引领着时代风气的转移。
二、开时代先声:男女同校,惊世骇俗
南开大学孕育于新文化运动中,诞生于五四运动时期。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教育得不到重视。作为私立大学的南开大学在其成立的最初几年,是最艰难的一个时期,办学经费极度缺乏,办学条件也比较落后。
1919年开学的时候,南开大学只有一所二层楼校舍,楼上办公,楼下吃饭。在生源师资上,只有周恩来、马俊等96名学生,教师也仅有17名,设文、理、商三科。这一时期,学校经费缺乏,张伯苓校长多次南下募款。
但即便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南开大学在建立初期就开时代先声,实行男女同校,这在北方私立大学中为第一家。要知道,“五四”时期,关于男女究竟应不应该同校,思想界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讨论,四川《国民公报》还曾发文指出:男女“既可同板凳而坐,安可不同床而觉,什么是男女同校,明明是送子娘娘庙”。
1922年,学校租得八里台附近400余亩地,兴建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员住宅。此后,学校又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捐助,开始兴建科学馆,即后来的“思源堂”。
科学楼(又名思源堂)
1923年8月,学校正式迁入八里台新址,除设文、理、商、矿四科外,增设预科,学校发展初具规模。
三、光荣与梦想:什么学校最出色?当推南开为巨擘
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南开大学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名噪一时的私立大学,甚至超过北京大学等一批国立大学。办学方向也开始有了变化,从照搬外国教育逐步走向适合国情的办学轨道;基本形成了南开大学的学风和校风。
最初,南开的学制和教学照办美国,这存在很大的弊端,并引发了“轮回教育”事件的发生。1928年春,学校指定《南开大学发展方案》,明确地提出以“土货化”为本校今后发展的根本方针。“土货化”方针的提出,是南开大学教育思想上的重大进步,也是南开大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1927年9月,南开成立了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后改称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并开始成批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到了20世纪30年代,南开大学的文、理、商、经济等学科都有相当的发展,其中经济学科更是成为当时的优势学科。
到抗战爆发前夕,南开大学已经拥有文、理、商3个学院的13个系和2个研究所。学生429人,教职员110多人,成为当时中国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民间甚至流传着“天津卫有三宝:永利、南开和《大公报》”。
1925年,北洋政府教育部考察南开后称:“就中国公私立学校而论,该校整齐划一,可算第一。”193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称南开大学“为私立学校之中成绩卓著者”。陶行知先生也在1934年指出:“什么学校最出色?当推南开为巨擘。”
四、沧海一声笑:南渡北归,愈挫愈勇
南开的发展势头随着日寇侵华战争的爆发而被破坏。1937年7月,天津沦陷之后,南开大学被日军炸毁。迅速崛起的私立学校南开大学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第一个被化为焦土的高等学校。在此恶劣的环境下,张伯苓毫无颓气,更是放言:此次“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
1937年9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第16696号令:“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的师资设备为基干,成立长沙临时大学。”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任学校常务委员,综理全校重大事宜。南开大学的文、理、商、工4个学院中,除化学系、化工研究所、电机工程系之外,其余院系均与北大、清华合并,分在长沙、南岳两地办学。
1938年4月,因战事吃紧,长沙临时大学又奉命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在5院26个系中,南开的化工系、商学系保留原创建制,外文、哲教、算学、化学、物理、政治、经济、电机等系科继续与北大、清华有关系科组成联大相应的系科。
西南联大把南开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它从过去只有四五百名学生,百余名教职员的私立大学,融入三校荟萃的大学校,联大仅教师即达三四百名,其中一半以上是教授,在校学生通常都有2500至3000人。联大秉持“通识教育”思想,每年都要开出300门以上课程,相当于战前南开全部课程的3至4倍,而且课程类型、学科种类比南开更齐全,反映了学科前沿水平。
南开大学在西南联大的部分人员合影
南开校园里的"三绝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上也撰写到:“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此其可纪念者二也。”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在那风雨如晦的岁月中,南开与清华、北大师生精诚团结,共济时艰,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绚烂的一笔。
1946年4月,国民政府电令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恢复原校。5月4日,西南联大正式结束。10月17日,南开大学在天津八里台原址举行复校开学典礼。此时的南开已经改为国立,办学规模比抗战前有了很大发展,共有文、理、工、商四个学院16个系,学生达到1200多人。
五、正在展开的未来:逐梦新时代,奋斗新征程
新中国成立后,南开大学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毛泽东于1950年为南开大学提写的校名
1952年,全国高校实施院系大调整,原天津大学的数学、物理系及原津沽大学的贸易、会计、企管等系并入南开,原南开大学的化工系等调出并入其他高校。调整后,南开大学被确定为综合性大学,全校共设14个系,有18个专业、3个专修科,有学生1634人、教师277人、员工273人。1960年,南开大学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后来,随着高内高校群雄竞起,南开大学在发展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南开人靠着“越难越开”的精神顽强前进。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南开大学,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进入21世纪,南开大学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优化办学结构,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学校布局。2015年9月新校区建成启用后,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学院“一校三区”办学格局。2017年9月,入选国家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且为36所A类高校之一。
回首南开大学百年创业史,在内忧外患中,起伏跌宕间,南开大学教育救国、教育强国的理念始终不变,其命运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接在一起。
本文综合整理自《南开大学史话》、南开大学官网资料、科学时报《西南联大与南开大学》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