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互联网企业应承担更多责任
来源 / 阿桶观察
5月30日,在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即将正式实施之际,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互联网实验室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青少年模式及青少年个人信息、网络权益保护》专家研讨会。这次专家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与会学者、专家、研究机构及企业代表,就青少年保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随着互联网深入渗透人们的生活,青少年已经成为触网的重要人群。我国在青少年个人信息及各项权益保护方面仍存在很多空白,相关法规有待完善,监管对象多针对于互联网行业,对家庭、学校及社会其他主体的责任规范不明确。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0年10月通过,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次修订特别新增了“网络保护”专章,共计17条。涉及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等对未成年人上网保护的各个方面。
新法实施仅为开始,还需保证落地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秘书长李欲晓表示,20年以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网络空间给各界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不仅仅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在数据快速成为战略性资源的背景下,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个人信息、社会行为等各方面,都需要相关部门及互联网从业者用实际行动来提高及完善。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秘书长李欲晓
李欲晓特别强调,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特别增加的网络保护专章,需求从业者始终如一地去积极探索。在实施过程中,这一网络保护专章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还需要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讨论,能够使其真正实施落地。在理论研究和司法、执法的实践当中,能得到各个方面的参与和支持。
李欲晓在发言中指出,网安协会专门在已有的网络治理专门工作机构的基础上,增加成立了青少年网络保护工作组。即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版,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希望在未成年保护法新的修订版实施过程中,互联网从业者能共同参与、共同支持,一起把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做好。
青少年网络保护必须与国际接轨
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博士在发言中表示,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从全球范围来说,是世界各个国家互联网里最重大的问题,对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
国内互联网这些年,对于青少年的保护,虽然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疫情以来,青少年的学习也开始重度依赖网络空间,在这个节点上,青少年保护已经与最初的责任完全不一样了。
随着互联网治理力度的加强,以及企业全球化的推进,在青少年保护的问题上,不管是制度还是治理的能力,都必须要跟国际接轨。之前国内不少企业习惯于抄欧美企业的作业,但真正落到实处,跟国外的差距还是非常大。“中国企业做表面文章,不足以解决自己的发展问题”,方兴东说。
“青少年保护是一块试金石”,过去的治理更多处于一个概念阶段,治理核心需要多元协同,多元治理。让专家、行业协会、互联网企业等各个元都能平等发挥自己的力量。同时,能够通过法律的威慑力,让每个企业真正把社会责任落实到实处。方兴东表示,如果青少年保护的问题不落到实处,其他的社会责任根本无从谈起。
遏制各网络主体对青少年的数据绑架
“青少年权益保护方面,我最核心的关切,就是要减少运营商和其他商业主题对青少年的商业算计、数据算计、数据绑架、社交绑架。” 谈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时,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王四新这样说。
王四新表示,在现在这个网络环境下,党和国家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最核心的关键,就是防沉迷。网络服务提供商及其背后的商业资本,对于未成年人基于商业算计上的各式各样的绑架性行为,或者说进行的定点的营销、引导,还有网络行为的这种塑造,国家会持续重点关注并进行强有力的治理。
王四新在发言中表示,在国际大环境趋向对立的态势下,还需要保护青少年免受网络上不良文化的影响。王四新称,其在网上看到,在中小学生的读本上,已经出现了为同性恋唱赞歌的内容。类似这种不良内容,还会在游戏、社区里面,穿着二次元、三次元文化外衣,或者青少年特别喜欢的文化产品形式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引起各方面的警惕,特别企业,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来塑造青少年的行为方式。
从青少年网络权益保护方面来说,国家要牢牢掌握主动权,要在网络里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有效的传导,形成有效的文化、政策等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在青少年保护问题上,所有的主体都有责任,企业也不能光收割不尽责任,不能光搞经济方面的诉求,不注意责任,这是不允许的。”王四新特别强调。
互联网企业应承担更多责任
中国法学会会员部副主任彭伶在发言中称,虽然20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对未成年人保护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但网络沉迷等现象还是很严峻。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忽视了互联网企业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现在互联网企业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企业对社会影响的范围。因此,现在的互联网企业需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要让企业能够主动、自发地有青少年保护意识,还需要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公平竞争的问题。同时,企业也要认识到,在其服务中完善对青少年的保护,对于增强其竞争力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特别是对于有国际化诉求的企业更加重要。
彭伶表示,如何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立法只是走了第一步,但是这第一步非常重要。因为这样把很多的责任,尤其平台或者互联网企业以前不用承担的责任,变成了需要其强制执行的责任。下一步就涉及到如何落实、治理的问题。需要各界把未成年人保护的措施精准化,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理。比如通过法律和技术的结合,对青少年分年龄段,或者根据兴趣爱好进行精准的治理。
制定青少年分类分级保护体系
在谈到网络空间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时,互联网专家胡延平建议用互联网的规律和技术,建立一套技术上可行,实施上有现实基础的分类分级保护体系。
胡延平表示,分类分级保护的体系在实施的时候有9个重要的落点。这些落点分别包括,第一,个人信息的保护,包括隐私的保护;第二,防止色情淫秽的产品和信息触达到2亿多的未成年人;第三,通过各种手段防范网络诈骗和诱骗的活动;第四,青少年本身以网络为载体,或者为介质进行的网络犯罪;第五,危害到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成长的信息;第六,网购意义上的安全和支付意义上的安全;第七,网络沉迷;第八,危害到青少年人身安全的成人的犯罪;第九,金融手段专项对青少年下手的技术。
互联网专家胡延平
胡延平称,针对保护青少年的分类分级体系如何去做的问题,也有9个方面的重点。这些重点分别是:建立数据标签体系;用技术手段建立智能分类分级系统;建立青少年对网络访问的分类分级访问体系;建立青少年实名上网的监管体系;监护人制度和监护人在网络空间所拥有的权限;建立分类分级的立法、执法以及处罚体系;制定和落实贯穿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全过程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和消费管理,并落到实处;明确所有保护行为和保护措施的责任主体。这五大主体分别是政府、司法部门、学校、学生自己,以及社会领域其他的方方面面;明确不同的政策、法规、规则、条例的执行主体,以及问责制度。
企业及培训机构红线不可逾越
针对即将实施的新修订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强调,相关企业及校外培训机构在执行过程中需要特别引起高度重视。
胡钢表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27条,针对违反青少年网络保护相关细节规定了处罚标准,公安、网信、电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和旅游等有关部门都可以按照职责分工责令相关企业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相应的罚款等。对于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相关部门甚至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吊销相关许可证。
另外,胡钢也提醒,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幼儿进行小学课程教育、学校不得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为未成年人提供有偿课程辅导等。胡钢称,这里面的措辞就是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校外培训机构,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反思一下互联网行业,这一点恐怕也有一些类似的地方。
胡钢在发言中说,相信针对未成年人相关的网络服务、网络游戏等,也应该首先是一个良心的行业,绝对不应该成为逐利的一种倾向。所谓的历史欠债,该还的得还,所谓的原罪,该赎的得赎。
保护孩子,从每一个家长做起
上海社科院绿色数字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易在发言中称,在数字社会,未成年人保护面对的是一场闻不到毒气和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堪称史无前例。现在未成年人欺凌存在泛在化的趋势,有空间性、时间性、群体性、持续性的特点,网络的记忆性很难被删除。
李易认为,现在谈未成年人保护,是成年人出于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深深的责任和担忧。另外,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还要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保护孩子,要从每一个家长做起。
在这次专家研讨会上,包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红山瑞达、观安信息、易念信息、星光互动等研究机构、学校及企业代表,也就青少年保护相关问题,从各行业出发,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及建议。
在新修订版《未成年人保护法》即将实施之际,这次《青少年模式及青少年个人信息、网络权益保护》专家研讨会,也为广大的青少年儿童送上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