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扶智育才攻坚人
代表寄语
作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把学校建设好、把学生培育好、让更多孩子成才,便是我的“教育梦”。
——刘成章
刘成章是河南教育界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一个从基层教师一步一步走上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党委书记、校长岗位的实干家。2008年8月以来,他把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从一所每年北大清华录取3人左右、一本上线400人左右的普通中学,发展到2012年以后每年北大清华录取20人左右、一本上线1000人左右的全省知名高中。2016年以后,该校更是成为每年北大清华录取30人左右、一本上线2000人左右的全国知名中学。
“越是贫困县,越要优先抓教育。一个贫困家庭如果能够培养出一名大学生,基本上就挖掉了这个贫困家庭的穷根子。”郸城县委书记罗文阁说。“作为曾经的农村娃,我深知寒门学子求学的艰难。让更多农村孩子成才,不仅增加国家人才储备,更是帮助农村贫困家庭走出贫困的希望。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走上管理岗位特别是担任党委书记、校长后,把学校建设好、把学生培育好、让更多孩子成才,便是我的‘教育梦’。”见到记者,刘成章开门见山地道出了一名农村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的初心。
郸城县位于河南省周口市东部,拥有130多万人口,处于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刘成章就出生在其中一个乡的村子里。接任郸城一高党委书记、校长后,刘成章虚心传承,大胆创新,带领师生通过多方调研、多次论证,提出“二次创业做强做大”的发展理念,明确了“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办学目标,为郸城一高师生树立了共同愿景。在短短几年内,他履行“成就学生”的责任,创造了近6年共有180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的高考奇迹;他用“二次创业”的执着,硬生生把郸城一高这所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发展成全国知名中学。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刘成章坚持“以人为本”,引领师生员工在“二次创业”中成就自己,成就学校发展。他认为教育是良心活、团队活,引导师生正确认识追求自由与管理制度的关系,引导师生把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同时,刘成章深知,“以人为本”绝不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通过各种物质和精神奖励,凝聚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和学校发展之心。
在首届河南最具影响力校长评选活动中,郸城一高教师田紫兰说:“在教师管理中,刘校长坚持管事先管人、管人要交心的原则,通过结对子、座谈、走访等形式,倾听一线教师的声音,着力解决一线教师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一线教师全身心投入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刘成章把几年来郸城县人民政府奖励给他的“高考突出贡献奖”奖金50万元,都捐给了本校师生员工。正是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刘成章引领着全校师生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将许多不可能变成现实。
为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刘成章不断自我加压和创新,给老师们前行的动力。在学校管理中,他采取“抓常规”“抓创新”“抓人本”“抓队伍”四大创新管理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既为教职工工作树立了“教书育人、务实求真”的教风,又为教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引领广大教职工在干事创业的乐园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为了让教职工安心工作,每逢年节,他都会带队亲自到教师家中慰问,教师及其家人备受感动。
面对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特级教师、首届河南最具影响力校长等荣誉称号,谈到如何进一步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时,刘成章说:“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我们唯有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发展的观点,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全面提升办学质量,让更多农村孩子成才!”(本报记者 张利军 通讯员 韩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