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开窍、有人却掉队?初二关键期,父母要做到这些

  原创 庄晓 外滩教育

  看点: 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学习不管是难度还是广度,都有所增加。业内人士也指出,在和青春期相重合的初二阶段,孩子们更容易出现学习分化:有的孩子始终名列前茅,但也有孩子会出现学习困难,暂时掉队,因此,初二阶段既是孩子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教育的关键期。那么,如何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学业关卡?学建(ELG)资深心理咨询师张博涵,就在下文为家长们提供了诸多宝贵的建议。

  文丨庄晓 编丨Lulu

  一向睡眠很好的张瑶,已经连续几晚睡不着觉了。

  自从进入初二以来,张瑶发现,女儿小英的学习明显吃力起来。之前总是名列前茅的女儿,这次期末考试却惨遭“滑铁卢”。

  张瑶也试着和女儿分析原因,然而女儿却像一点即燃的炮仗,声嘶力竭、大喊大叫,交流被迫停止。

  事实上,像小英这样,出现成绩巨大波动的初二学生并不少见。

  在对北京多所学校师生、家长的调研中,教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许燕教授发现,初二正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学习成绩的分水岭,能力培养的分水岭”。

  

  这也是诸多一线教师们的共同看法:“七年级差别不大,八年级开始分化,九年级天上地下”,这几乎是每个家庭,都可能会遇到的“初二现象”。

  但张瑶仍然有些手足无措。她有点想不通,女儿的成绩为什么会在初二,下滑得这么厉害?懂事听话的女儿,又什么时候长了颗脆弱的“玻璃心”,讲不得、又说不得,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摆烂”有时是种无奈

  “这些我都不care,反正都没所谓,就‘摆烂’呗。”

  在心理咨询室里,一位初二男生,对自己的学业表现,满脸不在乎。像这样开门见山的“坦诚”交流,几乎成了张博涵的工作日常。

  作为学建(ELG)心理与行为干预团队主管,拥有丰富的国内外驻校心理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张博涵每天都会和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打交道。

  他发现,有些初二的学生们喜欢用“摆烂”这个词语,来表达极端的学习态度:既然学业水平无法提升,干脆就不再努力,甚至直接破罐子破摔。

  

  张博涵 :ELG(学建)心理与行为干预团队主管,临床专业领域包括情绪及焦虑障碍、强迫障碍、自尊/自信问题、身份认同和人际关系问题等。

  “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方面的落差不仅是一种主观体验,更是一种客观事实”。张博涵告诉外滩君,面对学业困境,有的孩子能顺利度过,但有的孩子,却出现和以往大相径庭的表现:

  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遇到难题就跳过;

  回家扔书包、锁房门、打开手机玩游戏,稍不如意就“原地爆炸”;

  面对师友、家长的劝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可到了考试,又手脚发麻心慌慌……

  在张博涵看来,有时孩子们这些极端的表现,反而恰恰源自于他们对于成绩的在意。

  “两次考试之间成绩没有提高反而有下降,有的孩子很容易陷入到预期性焦虑中,越到考试越紧张,越紧张考试就越容易发挥失常的循环之中。”

  这样的自我压力,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对于初中这个特殊阶段的孩子来说,是一项颇有难度的挑战。

  虽然孩子们表现出了“摆烂”的行为,但内心的焦虑始终存在。张博涵觉得,“到底是孩子不愿意学、还是遇到了成长和发展历程中的‘坎’,内中原因还应细分”。

  

  原因也很简单,对于初二的孩子而言,他们的烦恼和即将面临的挑战,实在太多了。

  首当其冲的,是“生理剧变”。正处于青春期起点的他们,需要在未来不到十年内,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直至达到成熟水平。

  任务繁重,但时间却很紧张。和学习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大脑也必将在青春期时发生剧烈变化。

  得益于近20年的大脑影像学发展,科学家们发现青春期时的大脑,有其独特的发展特征。

  例如,在大脑神经网络中,髓鞘数量不断增加,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的浓度也有所提升。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脑神经信号传输的速度,还带来了更为激烈的情绪体验。

  

  同时,这段时期的大脑,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非同步发展——某些部分的发展会先于其它部分发生,比如感受情绪的能力已经有了长足的提高,但处理情绪的能力依然在逐步发展。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在单一的事情上已经非常能干,但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有更多追求刺激和快感的行为,有时也更容易沉迷于一些事物而不能自拔。

  而这种“失衡”,经常会带来一种“不知所措”:对于自己的体验,青春期的孩子经常会发出“这是什么感觉,从哪里来的,我该怎么办?”的感叹。

  虽然他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都得以大幅提升,但仍然缺乏稳定的情绪体验,以及有效应对情绪困难和压力环境的技能。而如影随形的升学压力,也加大了对孩子们的考验。

  进入初二后,学业内容正快速从以往偏重经验性思维,转向现在偏向理论型思维的考察,而大幅增加的初中所学科目种类,也在无形中要求孩子们提高学习效率,考验他们对不同科目学习策略的掌握。

  但是,总有孩子喜欢个人钻研、独立思考,或者擅长在人际交往与合作中理解事物,因而随着能力水平的发展各有差异,孩子之间容易迅速拉开差距,造成了班级学业分化现象的产生。

  

  如果在平时,或许通过多种学习方法,尚能平衡学生们多样化的理解方式,但在初二,这个大多数孩子都在发生身心剧变的特殊时间节点,个体差异反而在不断放大。

  “对于孩子来说,不是他不想,有的时候他是真的不能。”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说,学习困难在初二这个时间段,确实真实存在。同时,在这个节点上,因为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大幅改变,对于孩子各项能力的要求大幅提高,学习障碍(例如阅读障碍)的情况也会更为凸显、更容易被发现。

  张博涵也建议家长们,多去甄别孩子们在学习上遇到的挑战。如有需要,还是应该及时向专业的心理和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新的平衡,总在挣扎中建立

  向意义之所在,穿越荆棘

  虽然说青春期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会逐渐趋于身心平衡,但在青春期这个阶段,孩子发展速率各不相同的特征,也体现在身体的发育上。

  在青春期急速生长中,孩子们的身材比例会发生显著变化。张博涵告诉外滩君:“比如一些孩子在初一初二的时候身高长得特别快,像1米4和1米6的身高差距,就会对他们的自我认知产生不小的影响,而这种动荡,也会体现在青少年的社交关系当中”。

  无论在个体层面,还是集体层面,初二这个特殊时间段,都可谓一个“重新整合”的过程。

  自我意识的觉醒,正是青春期孩子心理发育的显著特征之一。日本心理学家就曾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们发现,相较于小学阶段,初中生的日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是在日记内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初中生的日记更侧重于阐发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些体会和感受直接来自于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以及自我期望等,这反映出孩子们正在逐渐发展的自我中心性,对于周边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

  其次,初中生写日记的态度也是更加自觉自愿,内心深处有着表达思想及宣泄情绪的迫切需要;

  第三,他们开始将日记作为自己的绝对秘密,不愿外露更多的心理生活。

  由此可见,初中生内心世界正逐渐丰富、走向独立,然而此时尚不能完全独立的他们,有时又会被孤独的情绪所笼罩。

  他们更在意外界的看法,很难对自己有全面而准确的评价。一旦身高外貌、同伴交往间出现任何“风吹草动”,消极情绪就很快蔓延到学业的学习中来。

  因此,对于初二的孩子们而言,除智力发展波动外,他们还将面对众多非智力因素带来的变化与挑战。

  

  前几天,张瑶就第一次以“学习”为名,没收了小英的手机。

  意料之中的家庭大战很快爆发了。变得易怒、焦躁的小英,拒绝上交手机,最后摔门而出,母女间的关系一度跌至“冰点”。

  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六省一市的2万余名初中生家庭的调查显示,与小学相比,家长感觉亲子关系“变化不大”的比例在初二阶段明显下降。其中18.50%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6.33%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在为上百位初二学生及他们的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后,张博涵也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在推波助澜,影响着孩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并加剧了亲子关系的对抗性。

  一位在一线工作多年的教师,在多次和家长交流后,还总结出初中时期亲子间的经典对话:

  家长问:“考得怎么样?”,

  学生答:“不要你管!”

  家长再问,学生必然发火:“烦死了,真讨厌!”

  

  母女吵架时,看着小英愤怒到略带扭曲的面庞,张瑶胸闷之余,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十年前,生怕耽误孩子成长,张瑶精心仿照当时网上流行的作息时间表,从幼儿园中班开始,为孩子制定囊括了运动、阅读、做题、休息等全方位的成长计划。

  在“比学赶超”的小学生涯,听话乖巧的小英从未让张瑶太过操心,然而初二的这次期末考试,一下把张瑶从“女儿是学霸”的美梦中拍醒了。

  如今,自己不仅“鸡血”没鸡成,女儿在学习中还有了放任的苗头,这让张瑶无比失望。来自外界的评价,也由动力变为压力。

  如果仅仅是努力就可以成功的话,那成功未免也太简单了。那么,面对判若两人的孩子,我们又能如何帮助他们跳出“摆烂”的困境呢?

  “尽我们所能,支持他们对意义的追寻。”针对遇到困难的初二学生,张博涵也给家长提出了几条建议。

  首先是加深与孩子间的足够信任。

  如果孩子在与家长的交互中,能感到自己不只是以孩子的身份“被关爱”,还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被理解和尊重”,这种信任就会不断增长。

  所以,不要让千千万万的“道理”,占据与孩子真情实感沟通的空间,也不要拿情绪当“武器”、拿关系做“筹码”,带着自身的目的性逼迫孩子“就范”。

  其次,支持孩子寻找“使命感”。

  张博涵告诉外滩君,大多数情况下,初二的孩子在被要求“好好表现”时,他们更需要“师出有名”。强烈的自我意识让他们扪心自问:“我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只有当孩子接受“意义”的追问后,他们才能沉淀自我认知,真正将外在动力与内心的驱动力对接,使二者协调共存、相得益彰。

  

  这些变化,无时无刻都在要求初二的家长们,既不能沿用小学时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完全照搬初一时的教育方法,而应在教育理念、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上做出适时的、相应的调整。

  因此,张博涵也认为,如果走偏的亲子关系,能在初二时期就加以修正的话,那这场“在困难中得到的成长”,对于每个孩子和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不要想着赶紧解决问题,

  有意义的痛苦从来都不是绝望

  和张瑶不同,王芬的儿子天天,进入初二后,却像忽然打开了新大门。

  自从被老师选做英语小组长和地理课代表后,天天每天主动学习的劲头,甚至还感染了他的弟弟。很难让人想到,小学时候的天天,还是一个经常“被罚站办公室”的“吊车尾”。

  可能是从小拖拉、表现不佳,经过几年心理建设后,王芬接受了现实,降低了对天天学业的预期。儿子小学毕业后,王芬直接选择了家对口的公办初中。虽然名声不显,但通勤毫无压力,让王芬一家打从心底放松下来。

  尽管早已对天天不抱希望,但王芬在孩子面前,从未透露出丝毫的不耐烦。她和家人对天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很聪明,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现在状态不好,只是因为老师没看到你的优点。”

  王芬很庆幸,在儿子糟糕的小学生涯,她从未把内心的那些失望和放弃表现出来。直到进入中学,在一个崭新的环境下,儿子也有了全新开始的底气。

  

  学习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虽然青春期的孩子们更加向往独立,可他们仍然需要家长给予的情感支持。在身心不断震荡的青春期,有人或许会因此滑落、止步不前,但也有更多的孩子,或许能从中获益。

  因此,对于家长而言,需要学习的内容不少,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那么,对家长而言,如何可以和孩子一起,加深彼此理解,顺利度过“青春危机”呢?

  1、首先要学会“留白”。

  张博涵认为,家长们还需要有意识地预留情绪空间,试着成为他们的倾听者,而不是干预者。

  在刚举办完的运动会上,体育老师忽然给了天天一个接力跑的名额。从没在小学参加过任何运动项目的天天,紧张得不行,生怕跑不快给班级抹黑。但是王芬告诉天天:

  “没关系,你体重轻,风一吹,速度就上来了。”

  “那如果当时没有风怎么办?”

  “你相信我,到时一定有风。就算没有风,你也一样能飞起来!”

  在这番母子谈心中,王芳自然接纳了天天的紧张和自卑,自然而然地帮助孩子,建立起了运动的信心。

  现在每天回家后,天天都会主动和王芬说些学校的情况,顺便聊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王芬有时觉得过去糟心的小学经历未必不好,天天也学着在挫折中去忍耐和适应。不知不觉间,“可能一个槛就这么过去了。”

  

  2、给孩子自己做决定和承担责任的机会。

  鼓励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选择不了人生中既定的、无法避免的困难,但是我们能选择如何去面对。”张博涵进一步解释:

  在对孩子的养育中,家长既不宜消极放任:“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也不宜强权独裁:“你怎么想不重要,都得照我说的做”。长此以往,孩子的自我认知就会失调,自尊的建立和关系的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阻碍。

  过度的给与,往往也是一种剥夺,“比如剥夺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权利,剥夺了他自己经历痛苦的权利。”

  但事实上,在高竞争强度的社会氛围中,不管父母怎么保护,孩子们都需要在未来,自己面对竞争和挑战。

  如果孩子从未有一天能从容思考、自由探索、独立做事,哪里会有鲜活的经验、充足的信心,支持自己不断成长呢?

  所以在帮助青春期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中,外界适时适度的回馈,是支持他们最好的方式。

  一方面发展自己的身份认同,一方面学会社会规则、沟通和社交。从“我不知道怎么做”,到后来的“也许可以这样做”,孩子的积极心态,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第三,孩子的大脑需要恰当的“刺激”。

  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天赋、优势和兴趣。因而对于青春期孩子而言,培养、挖掘内心的热爱,并得到相应的支持,对今后的人生发展也至关重要。

  张博涵觉得,这种“刺激”也以“全新体验”的形式存在于情绪和关系当中。

  因为调皮捣蛋,小学时的天天已经给老师们留下了难堪的刻板印象。但初中老师用教学智慧,打破了束缚在天天身上的“枷锁”。

  刚进入初中时,班主任告诉天天,她从未看过小学老师的评语。这位老师不仅把评语扔进垃圾桶,踩了一脚,还特别强调:“新的学校新的开始,天天在他这就是一张白纸,老师会重新认识他。”

  老师的这番信任行为,一下为天天打开了那扇曾经关闭的大门。

  

  “我们成长很多时候是一系列的‘迸发’所组成的”,张博涵总结说,特别是在青春期,孩子某些部分的发展特别快,“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孩子一下‘开窍’了,这在初中孩子中相当常见”。

  孩子能握住外界的“援助之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内心的安定感。“比如他们对家长、老师的信赖,相信有人能耐心地陪伴和支持他们,于是可以安然地处理内心争端,而不是始终处于焦虑的情绪中,转而又以激烈的行为方式体现。”

  对天天来说,正是有了王芬和老师一路的鼓励支持,这个曾在小学罹患中度抑郁,吃了半年舍曲林的孩子,如今眼里有光、心中有梦想。

  

  情绪接纳需要技巧,

  沟通让一切变得更好或更糟?

  前文中出现在张博涵咨询室里的初二男孩,面对张博涵的提问,开始时一言不发。

  不过张博涵并不着急。在他看来,交流有多种方式,“他的沉默、对抗、不耐烦、被问到感受时的‘我不知道’,都在传达着重要的信息”。遇到这种情况,张博涵建议,不妨先等一等,首先做好孩子情绪情感的陪伴。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越来越被要求在复杂信息中,做出判断和选择。正处于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中的初二孩子,还在分辨与平衡内在和外在观念时面临挑战。

  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评论,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内心,因为他们真的会觉得:‘他们说我不好,那我一定是真的不好’。”

  在孩子们自傲又容易自卑的情绪面前,如何有效沟通也成了当务之急。“一些经验主义、长篇大论,不仅收效甚微,反而会激发孩子的抵触情绪:‘我和你不一样,所以你越让我怎样,我就越不要怎样’”。

  在和男孩的交流中,张博涵很能理解男孩各种情绪和行为,包括对上学的抗拒。

  “一方面上课听不懂,内心会有压力,另一方面也是种羞愧,比如说被问问题,但他却回答不上来”,此外,来自同伴、老师的压力,都让孩子不想去学校经历这一切。所以孩子的辍学,“实际上也是在保护自己刚产生的,还非常细嫩的‘自我认知’。”

  

  事实上,像这样的孩子有不少。问题找到了,办法自然也就有了。因此,张博涵一直想鼓励家长“拥有一种好奇心”。

  当孩子拒绝做一些事情,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时,甚至不可理喻,出现反抗、攻击性行为时,“其实都潜藏着一种求助信号”,这同样也是给父母一个天然的机会,来进一步了解孩子。

  保持好奇,也就拥有了和孩子再次和解的机会。

  而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可能想要的只是一种情绪的支持和陪伴”。此时,就算孩子依然抗拒言语交流,但父母们的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一句关切温和的语调,都给孩子带来慰藉。

  “陪伴是多种维度的,但不管是什么方式,都一定要在场。”。在和外滩君的交流中,张博涵多次强调,家长对孩子真正的陪伴,不是“孩子做作业,家长在忙工作、刷视频、看股票”,而是亲子之间,共同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情绪,以及对事物的看法。

  不要固执地做一个解决者,而是做好支持者、共情者,哪怕是分享彼此的负面情绪,都有助于改善亲子间对立的关系,为有效解决孩子的学业困难,提供解题的钥匙。

  

  面对初二阶段孩子们层出不穷的现状,有了沟通基础还远远不够,持续提高沟通技巧也很必要。因此,张博涵还建议家长们,在沟通中要注意避免“空洞或片面的夸赞”。

  空洞夸赞

  你是个好孩子,你真棒!

  当家长试图用“孩子”这个词汇来描述青春期孩子时,极易适得其反。孩子们常会反感:“你为什么能评价我?”“谁是你的孩子?我是个独立的大人!”

  张博涵认为,这句夸赞会引起两种负面效应:

  1、过于夸大孩子某些特质,会让孩子对自我评价标准及自我定位产生困惑,或将产生“我聪明,所以不用学”的自负;也可能在遭遇巨大落差时出现“我这么聪明,为什么做不出这道题”的无所适从。

  2、面对自我意识已经觉醒的青少年,有时父母浮于表面、居高临下的“表扬”,还因为简单化、标签化,更容易激化“阶级矛盾”。

  片面夸赞

  这次成绩不错,有进步!

  如果家长只在孩子成绩好而表扬他们,平日里却没有积极丰富的反馈,就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暗示:“只有成绩好你才关注我,只有成绩好我才有价值。”

  久而久之,孩子的价值体系变得单一,对于人生的认识会变得狭窄,对自己的评价标准也会不断外化且很不稳定,成绩变化引发的情绪波动,就更容易被放大。

  无论是依托成绩还是他人的认同,都不能让孩子拥有真正的自尊和自我肯定,拥有在顺利或坎坷、成功或失败时都能继续向前的力量。

  可见,上述这些“夸赞”,并不能消减孩子内心的焦虑,反而会带来更多问题。因而,如何进行有效的“正向回馈”,也需要父母更多智慧、学习和成长。

  

  张博涵认为,最有效的表扬,往往是对因果现象的简单叙述。

  比如“我发现你这周对妹妹更温和了,她看起来也更开心、更轻松了”。

  我们帮助孩子更清晰地看到他们的行为所带来的积极变化,“做得好”未被言说,却以一种平实且有力的方式暗含其中,孩子所感受到的也不是某种外在的评判,而是在内心生出的能力感、自豪感。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家长正愿意“与孩子共同成长”。在过往的一次咨询中,一位妈妈给孩子的开场白,就给张博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妈妈很开心你能够主动寻求帮助,也很开心你愿意让妈妈一起参与咨询,不过因为是你自己的体验,妈妈没有办法帮你说,但我会在这里陪着你,和博涵老师一起听你说、了解你。你看可以吗?

  在这个案例中,这位妈妈开诚布公地分享自己的情感、看法,给孩子带来的信任和尊重,更能帮孩子畅所欲言地去表达,也有利于解决各种情绪上的烦恼。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在张博涵看来,比起言传,家长的身教能更好帮助孩子学到尊重,学到与他人和谐共存,也学到坚持自己的内心,但遗憾的是,这样的直接教育,很容易被我们忽视了。

  现在张瑶也试着让自己先从焦虑的情绪中走出来。不再事事要求最好的她,有空后会试着和小英一起看会儿电视剧,听听新闻、追追综艺。她希望能留给自己和孩子更多交流的空间,把小英当作一个朋友,来正式交往。

  每个孩子都有他需求支持的地方,都有他独特的天赋、能力和个性。“如果我们能坚持以孩子为中心,看到他们的全部,他们的复杂与丰富,我们就更能走进孩子的内心,用他们需要和愿意被帮助的方式去帮助他们,从而实现孩子、家庭、亲子关系的全面成长。”

  初二,又是人生的一个新开端,“相信每个孩子有潜力、能力和意愿,成为更好的自己。”

  原标题:《为什么有人开窍、有人却掉队?父母做不到这些,孩子可能难以跨越“学业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