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二单元教读引领课教案4

  初三语文第二单元教读引领课教案4

  【课题】《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课型】教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分析文章思路,明确材料间的逻辑关系,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2.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教具与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态态度不端正,知识掌握不牢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交代目标

  同学们,如果我们把地图上所有的大陆板块剪下来进行拼接,便会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由此,你能发现什么秘密吗?请大胆地说出你的猜想。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就让我们从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中找寻答案吧。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一大谜团。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第二篇短文《被压扁的沙子》。

  1.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被压扁的沙子》。

  (1)本文是用什么发现来说明什么问题?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学科?

  (2)本文主要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3)对于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4)作者谈论“被压扁的沙子”对两种对立的理论能产生什么作用?为什么?

  (5)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是相联系的。

  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方。地球上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沟共24处,其中19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约 11034 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所以说海沟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地方,也是板块构造挤压活动的场所。这里好像一个枢纽或传动带,一方面海洋板块的岩石俯冲下去,另一方面大陆板块翘起来。

  (二)分组研讨,组内合作

  2.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成果。

  明确:

  (1)本文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它们分别属于地质学和生物学。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恐龙的灭绝”。

  (3)科学界对于恐龙灭绝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4)“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不仅能证明“撞击说”成立,还能证明“火山说”不成立。因为斯石英只出现在被强烈挤压的地方,且在温度很高的地方会很快恢复成普通沙子,所以有数吨重的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5)这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例证。《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自第 6 段起阐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本题的材料,说明了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会在分界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海沟。

  (三)组间互助,答疑解惑

  (四)教师点拨,归纳总结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依据科代表上交的疑难预习问题进行点拨。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自主完成《同步练习册》第六课的积累运用部分并自纠。

  四、反馈检测,布置作业:

  1. 整理、识记本单元基础知识。

  【板书设计】

  学生展示思维导图。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