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真|第一次写小说

  【转载】〖瞭望·我的第一次〗信真‖第一次写小说

  

  第一次写小说

  信真

  我的第一篇小说是《天津日报》文艺副刊《尽朝晖》上发表的,那年我刚满20岁。

  参军第二年,我调到团政治处报道组。记得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的一个秋天。我去《天津日报》社送稿子。一位老编辑热情接待了我。看上去他有六七十岁了。头上稀疏的白发,一脸岁月的沧桑,背微驼。老人让我坐下,颤颤巍巍地走到桌前,提起暖瓶给我倒了杯水,递到我面前。他打开稿子认真地看起来。看毕,他抬头看了看我,问道:是你写的吗?我说是的。他眯起眼,笑得很暖。说道:你这么年轻,喜欢文学,很好。要有生活,生活是创作之源。不要写自己不熟悉的生活。有生活的基础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我认真听着老人的教诲,不住的点头。

  半小时过去了。

  老人站起来说:稿子放下吧,我再看看。

  我起身告辞。

  没想到几天以后,我的第一篇小说竟变成了铅字,发表出来。原来的题目:巧针儿,改成了:小军的故事。

  文中有多处加工修改润色。使原作增色不少。

  那是一篇写军民鱼水情的故事。写的是解放军野营拉练,夜宿山村,房东家的小姑娘巧针儿给解放军叔叔烧洗脚水,挑脚泡的故事,战士行军一天,累得睡着了……

  

  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时的留影

  不成想,这篇小说发表后,竟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有读者来信说,这篇小说宣扬了阶级斗争熄灭论,解放军拉练宿营竟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云云。

  报社一位年轻编辑打电话告诉我这件事。并说:你知道编这篇小说的人是谁吗?

  我说不认识,只见他是一位长者。

  “你不认识他!?他是孙犁呀!”

  我的头一下子蒙了。

  孙犁?大作家孙犁!是我仰慕已久的孙犁老吗?

  我读过他的《风云初记》《白洋淀纪事》《荷花淀》《芦花荡》等著作。

  这可怎么办?我的小说遭批判不要紧,可别把责任推到孙犁老身上啊。

  他“文革”后期刚刚复出,被安排在《天津日报》社负责文艺副刊的编辑工作。这篇小说宣扬了阶级斗争熄灭论?这可是政治问题呀!

  我如坐针毡,寝食不安……

  又过了几天,报社来电话,说要召开工农兵座谈会讨论这篇小说。我吓坏了,跟领导汇报说:我可不敢去参加座谈会,会上挨批判怎么办?我一个新兵怎么应对?宣传股长知道我的心意,征求报道组其他人的意见。

  我们组长新闻干事马宝玉(后来转业到石家庄任《河北工人报》副总编辑)自告奋勇:我去参加座谈会。

  那天上午,我心中忐忑不安。盼着马干事开会结束。中午,他回来了,对我说:天津作家协会主席蒋子龙主持的座谈会。没事儿,你把心放肚里吧。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篇描写军民鱼水情的好作品。我心释然。

  

  作者第一篇小说刊于1975 年 03 月 29 日 (第2670号期) 第04版《尽朝晖》文艺副刊,责任编辑孙犁

  我记住了他老人家的话:生活是创作之源。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我记住了他老人家的话:文学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我记住了他老人家的话:不玩儿弄文字游戏,要写出真情实感。

  ……

  我坚持着、努力着,尽管后来没能走文学创作之路,没能当上作家。但我在文学的园地里耕耘过、追求过。並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我的小说陆续发表在《解放军报》《战友报》《天津日报》等刊物上。小说《看戏》还被收录进小学《语文》课本里。

  后来我被天津人民出版社招收参加工农兵文艺创作学习班,写出不少文学作品。

  再后来,我的文学作品结集出版。《兵之情》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

  没想到,我第一次写小说,竞遇到大作家孙犁老。

  没想到,我第一次写小说,竞险些被批判为“毒草”。

  没想到,我第一次写小说,竟得到天津市作协主席蒋子龙先生的呵护。

  这难忘的第一次啊,给予我的启示将受用终生。

  (感谢《天津日报》原文化专刊中心负责人宋曙光先生等从报社资料档案中查找到发表此篇小说的报纸)

  

  信真

  【作者简介】信真,天津宝坻人,1953年生,1973年入伍,曾为解放军大校军衔。历任原北京军区政治部干事、副处长,军区党委秘书、党委办公室主任,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军区政治部副秘书长、秘书长,陆军某甲种摩步师政委,石家庄警备区政委。退休后,携全家回到家乡,8年来带领退役军人自主创业、带领乡亲们振兴乡村,荣获天津市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组第一名,第二届全国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瞭望中国新媒体顾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