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都不考试了,那未来高考呢?”上海小学取消期中考引发热议

  原创:牛妈彭小蹦8月3日,上海宣布小学不进行期中考试,禁止全区范围的学科统考统测。

  

  严禁对小学一至三年级进行全学区、全区范围的任何形式的学科统考统测,包括学业质量监测。

  严禁对四至八年级进行全区范围的学科统考统测;区若要进行学业质量监测,每学年不超过1次,且只能随机抽样监测,随机抽取的学生比例不超过本年级的30%。

  严禁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联考或月考。

  各中小学要保证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1小时,认真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

  消息一出,网上很多父母又要喊:“更焦虑了!”“双减”政策之后(戳这里)“双减”思考:对未来教育有哪些影响?家长需要做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政策出台,这还仅仅是开始。

  我预测,将有一大波焦虑的父母,会更焦虑,打算赶紧去找一对一家教(出更多的钱),或者回家自己亲自辅导功课(更鸡飞狗跳)。

  还在内卷中的我们,培训费都没结清呢,不补课怎么应对高考,还没缓过神呢……

  但我相信,最终,教育一定会回归到人。树人,而不是围绕考试!(但是这中间肯定会有混乱(低谷),要走上坡路,攀登下一个高峰,要走一段下坡路,这是规律)

  

  虽然我不知道还要多少年,但这是每个人的本心,也是教育的出路和终将要去的地方。

  减少考试,主要引发的是以下这一连串问号:

  “高考还考吗?中考不是分流吗?小时候不考试,长大却要考试,坑谁呢?!”这是最大的疑问;

  “小学不考试,长大不还是要考试?等到要考试时,一下知道自己原来成绩这么差,不是更加不知所措?”

  “小时候不考试不排名,高考可是按排名录取的,1分干掉一千人,这个都不知道,努力的动力从哪里来?”

  翻译一下,就是:为了长大能考得好,从小就得考!没有竞争就没有危机感,就不会努力,不努力长大就不会胜出!

  没错吧?

  但这个逻辑本身就存在巨大的误区。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一个人的不幸福感,就来自于此。

  

  所谓焦虑,就是因为过度活在未来而导致的,比如,有位妈妈回家看到娃头发淋湿了,在看电视没写作业,立马就想到:学习不好,还不自律,将来肯定考不好,上不了好学校,找不到好工作,那就只能啃老了,这还得了?立马愤怒飙到脑门,控制不住要把孩子一顿揍。

  那个当下,他孩子可能是因为下雨淋湿了,跑着回家,所以想休息一下,毕竟是上了一天学,跑着回到家了,回到一个最能放松的地方了。

  有什么问题吗?如果不过度活在未来会怎样?

  是不是应该先关心孩子,问问他怎么被雨淋湿了,帮助或提醒孩子自己去把头擦干,然后问问孩子作业怎么安排的?并推动他去做到。

  过度活在将来,焦虑不安,就过不好现在。

  

  这个时候,我还想送上海桑的那首诗《一个小小孩》:

  一个小小孩,如果他干干净净衣帽整齐,如果他规规矩矩这可并非一件多好的事如果他一开口便是叔叔好阿姨好再见再见你好如果他四岁就能让梨这又有什么意义一个小小孩,应该是满地乱滚满街疯跑,脸和小手都脏兮兮的还应该有点坏,有点不听话他应该长时间玩着毫无目的的游戏他是一只自私、可爱又残酷的小动物他来到世上,是为了教育我们让我们得以再一次生长而不是朽坏下去---海桑,一个小小孩

  一个不犯错的小孩,就是绝对按照其父母的意愿生活的,否则不可能不犯错。

  育儿的过程,就是陪伴一个不断犯错的孩子,长大的过程。当孩子不怎么犯错了,也就意味着不怎么需要你了,他长大了。

  

  如果“双减”之下,让你更焦虑了,那么是时候重新审视一下:什么是竞争?

  一,

  合作思维才是孩子一辈子顶级的安全感,

  而不是竞争胜出,赢过他人

  全球教育第一的芬兰,他们中小学没有考试,在此之前的测试都是为了改进教学。

  没有分数也没有排名,更没有地区和学校的竞争。

  16岁结束基础教育时,参加第一场考试。这场考试得到高分的学生,能够选择更有名气的高中。所以,他们也有竞争,不是没有。

  这么“懒散”教育出来的孩子,长大了如何?有竞争力吗?

  根据2012年Pearson教育报告,芬兰被评为「拥有世界上最佳教育体系」的国家。在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测试中,芬兰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数次打败了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一直高踞国际教育体系排名榜首。

  芬兰的全球创新指数(GII)也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截至2020年北欧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达到了62人,其中芬兰5位。

  

  不仅如此,芬兰的人均图书馆借阅量、出版量位于世界前列,他们没有考试,却酷爱学习!还是「世界上最幸福」和「最适合为人父母、养育孩子」的国家。

  那么,这些是因为不考试就能做到吗?如果是这样,那太简单了。

  但不考试背后的逻辑,是我们需要了解的。

  芬兰为什么不考试?因为他们的教育不是为了劝退、选拔、掐尖,而是不放弃每一个,尤其是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真正因材施教,让每个人的生命都能发光,从而培养终身热爱学习、拥有稳定自我评价和自信心的人。

  可能你会问,这和不考试有什么关系?

  从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角度,幼年时期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世界中构建“自我”。这个自我,将在一生指导自己的人生。

  

  健康的“自我”有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长大后能否有健康的关系,活得是否幸福。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需要重新去养育这个孩子。所以心理咨询,就是在重新养育这个人的内在孩童。

  一个健康的自我,能最大程度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潜能,不论将来发生什么,都可以应对。

  过度竞争,会构建出一个什么样的自我呢?

  可能非黑即白,比如:考得好就是聪明,考不好就是笨;考得好才被喜欢,考不好被所有人否定;上学的目的是排名靠前,不断赢过别人……

  前几年的那条新闻,相信大家还记得,一个小学生拿刀杀同学,因为“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

  一个孩子,是通过赢(竞争),还是共赢(合作),决定了他将来的人生高度和幸福程度。

  为什么要赢?因为要获得自尊(自我评价)。为什么要共赢?也是为了获得自尊。

  前者是竞争思维,后者是合作思维。

  

  很多人,之所以过度焦虑,就是因为他底层思维方式是竞争思维,胜出才能赢得自尊,认为一个人只有害怕落后,才努力,没有这种危机感,就不再努力。

  竞争思维的人,是理解不了合作思维的,他们对“胜出”“赢”“赚更多钱”等世俗成功标准,远比自己的梦想重要得多。换句话说,别人认为他厉不厉害,比自己成为自己,重要得多。

  想起一句话,相传在希腊德尔菲阿波罗神庙入口刻着这么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

  很多哲学家包括苏格拉底和我们的保安都围绕这句话展开探讨:

  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

  你到哪里去?

  不管如何,个体的幸福感,一定来自于发挥自我独特潜能,为其自身和社会带来价值。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让一个人心理健康,摆脱自卑实现卓越的唯一方法,就是合作。

  真正卓越的人,他们不是因为害怕落后,想要打败别人,他们的努力依赖于:“我对什么感兴趣?我关心什么?我到底想怎样生活”这些问题的答案。

  只有所谓的“人生意义”不再局限于个人身上,而是与他人合作,才有机会真正的超越“自卑”成就“卓越”。---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人类群居,就是为了合作!人类是不靠别人就无法存活的人,所以,群居才能感到安全。

  我们得清楚,人类顶级的安全感,是合作思维,而不是竞争。

  二、

  不断考试、排名、竞争会让孩子更努力?

  不,是让所有人更焦虑

  如前面所说的,不考试,仅仅是芬兰教育的现象,其本质,是培养孩子的合作思维,是幸福的能力。

  教育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看到芬兰的教师,在一个碗里准备了一些珠子,只要有孩子“做对了”,就把一颗珠子从碗里拿出来放到另一只碗里。当所有珠子都移过去,全班的同学就可以一起开个派对。

  

  在我们的教育里,是怎么做的?

  很多学校会这样激发竞争,比如,将孩子分成四个组,默写比赛,然后相互PK,小组输了全部惩罚,小组里面谁拖后腿了,就会被全组指责、孤立。

  很显然,竞争和合作,都会让孩子努力。

  但是芬兰的孩子们,会为了集体开派对而合作,而共同努力,相互鼓励。而我们的PK会让人生怕落后挨罚,相互指责。

  两种教育,都会让人努力,但是芬兰的这种模式,让孩子在合作中,感受到了价值感,而过度PK在竞争中,有很多焦虑,一些落后的孩子很可能不堪重负。很不幸,我的案主中,有个孩子就是在这种分组PK之下,被孤立,而抑郁最后转学才得以缓解。

  阿德勒认为:不断活在赢了别人的孩子,终其一生都在为那些“外化目标”而倾尽全力,却永远得不到幸福感。

  考得好,总有人比你好;赚得多,总有人比你赚得更多。

  可能有人说,那难道不顾竞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竞争心就好?

  脑补一下,芬兰的这个老师,让所有孩子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之后,孩子们都不思进取了吗?完全不会!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团队的一份子,要贡献自己的力量。当成功的那一刻,每个人都会欢呼。

  那些相对的弱者,肯定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吧,他一定会为自己生活在这样的集体而感到骄傲。

  那些能帮助别人的人,肯定更有价值感吧。

  这就是合作带来的幸福感。

  一个适应良好的孩子,他们就懒惰、不努力、不思进取吗?答案正好相反,那些过度竞争适应不良的孩子,才会裹足不前、不再努力、不再争取前进,所以我在分享这个内容时,有家长说“看来,懒是一种心病啊!”

  可不是嘛。

  三、

  小时候不竞争,长大才能胜出

  这句话,尹建莉老师也谈到过。在学习个体心理学之前,我似懂非懂。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谈学校教育中谈到:学校的问题是更强化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而非“合作”意识。

  不管孩子们在竞争中处于领先还是落后地位,这都会让他们过度关注自身而枉顾他人。

  即使那些在竞争中领先的孩子,也会因为只关心自己而难以为社会作出杰出的贡献。

  一个孩子,在成年之前,重要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底层能力的塑造,才是一个人走得更远的原因。

  这也是芬兰教育的底层思维,他们的教育才是真正赢在起跑线。

  

  我相信他们16岁的考试,一定是有压力的,竞争无处不在,而且深入了解,就会发现,芬兰的学习并不轻松,可不是什么快乐就好的教育,但他们是真正的快乐教育。

  学习、探索、成长、合作,这是人类底层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最后自我实现,不是说成了某个领域的第一名,而是贡献、利他。只有如此,心才不会空。

  当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这种底层的思维,就会有稳定的安全感,才能真正在竞争的洪流中,输得起。

  也只有输得起的孩子,才赢得了!

  为梦想,就没有所谓的输赢,就如上届奥运会的”洪荒之力“傅园慧,本届奥运会46岁的丘索维金娜,她们是真正的“英雄”。

  这样的孩子,才会赢,这个赢不是指赢了别人,而是赢得人生!

  少考一点,不是说不可以检测,检测仅仅是为了改善教学方向和方式,孩子自我检测是为了查漏补缺,而不是全区统考,学校PK、班级PK、孩子们PK、家长PK……如果父母淡定一些,能更好的帮助孩子真正回归自己。

  我是牛妈彭小蹦,两个孩子的妈妈,画漫画的心理咨询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专委会理事,出版书籍《成长,不慌张》,8年专注家庭关系成长路,2年心理咨询,1000多篇文章,和几十万妈妈的成长故事,致力于和妈妈们一起活出从容与自在,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