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全国美协论坛:关注现实主义美术与上海美术
“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上海”11月10日在上海松江文化新地标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云间剧院开幕。为期两天的论坛分为“新时代中国美术”“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新时代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成就与特征”及“上海美术专场”四大板块。
澎湃新闻获悉,为期两天的论坛分为“新时代中国美术”“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新时代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成就与特征”及“上海美术专场”四大板块,分别由尚辉、杨大伟、张晓凌、陈翔主持。众多国内著名美术理论家、评论家围绕论坛主题发表演讲,部分优秀论文作者及专注上海美术研究的知名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开展研讨、交流研究成果、畅谈感想收获。“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上海”现场
范迪安(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
本次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是美术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举措,是在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美术理论建设新的出发。
一要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美术繁荣发展所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时代课题。着眼于赓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脉和弘扬优秀美术传统。在美术理论上开拓新的思考维度、学术深度、话语强度,构建美术理论建设新格局。二是要从美术理论角度进一步梳理和归纳新时代十年中国美术创作实践的重要经验。三是要努力构建美术理论的中国话语体系、评价体系。1922年前的上海美专大门
“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展出
马锋辉(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新时代的十年,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取得了重大成果,中国美术理论评论也在评介传播优秀美术作品和启发引领美术创作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天的中国美术发展为我们理论评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机会,有许多课题需要破解,而理论自身的交流也有助于我们理论研究和传播生态的良性发展。广大美术理论家、评论家要认增强美术理论评论的责任使命,贴近美术创作实践,发挥美术理论评论的能动作用;再者是充分发挥美术理论评论作用,以艺术的美育形式传播中华美学精神。
夏煜静(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近代美术的摇篮。是中国油画、水彩、漫画、连环画、新兴木刻等艺术样式的发源地,涌现了一大批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美术大家,以及众多的反映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近年来,更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坚持传统美术推陈出新,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了海派美术新风格。两年一度的上海美术大展、“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等影响力、传播力不断扩大,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美术界的重要品牌活动。上海图画美术学校(上海美专)的函授部特别讲义,1919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美术教育中,函授制美术教育是值得关注的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形态。
朱国荣(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
主题性美术创作,自古以来中外都有。有学者认为任伯年为吴昌硕作的肖像画《酸寒尉》就是一件主题作品,因为作品的寓意在于讽刺清廷的腐朽没落。也有人把吴友如在《点石斋画报》上作的时事新闻图画视为主题创作,因为作品用纪实的手法描绘了上海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用美术记录的“社会史”。尽管学术观点不同,但是至少说明主题性美术创作在表现样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20世纪初,我国一批留洋学生如林风眠、吴大羽、徐悲鸿、张充仁等回国后袭用欧洲主题性绘画的创作方法来表现中国的历史,讲中国的故事。这些作品无论在主题思想表达、视觉语言传达,还是艺术表现形式上已经是相当成熟了。这些作品并非都是委托项目,而是美术家在时代的感召下,激发起艺术创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惨淡经营,呕心沥血完成的。时代永远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呼唤者。任伯年为吴昌硕作的《酸寒尉像》
近现代上海发生过两次美术革命,一次是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期,上海开埠打开了封闭的国门,西方文化的输入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吸引了江浙一带的画家集聚上海寻找发展机会,由此形成海纳百川、中西融合的海派美术。第二次美术革命发生在上海解放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是继“海派”后上海美术史上的又一次大变革,而主题性创作在这场革命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上海的这场美术革命涉及到创作思想、服务对象、艺术形式、表现技法等多方面的改造和创新,形成了以写实的画风反映政治生活的鲜明时代特征,是继海派形成后上海美术史上又一次大变革
我们在新时代有许多新的情况,网络对青年美术家这一代的影响说很大的,他们的作品都是通过图片、网络等,从生活中寻找的。在当今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艺术创作体验生活的方式改变下,是否意味着主题性创作对下生活概念的重新诠释将引发深层次的思考。1936年林风眠带领杭州国立艺专教师们到超山郊游并凭吊吴昌硕墓(前排左起为林风眠、妻子艾丽丝、女儿蒂娜)
张晓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中国的当代艺术至今在世界上没有话语权,而水墨画则受到很大重视。
中国水墨为什么在西方赢得如此高的尊重呢?要感谢我们的前人,因为中国的水墨书法和内涵的东方哲学人文体系以及从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于西方当代艺术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方法论。正在上海美术馆展出的“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
马琳(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从2020年正式提出了“新海派”的理念。新海派的概念已经不是一个地方文化现象的概念,它代表了上海当代美术基于的风向标,也是国际都市当代艺术当中建构的一个重要坐标。
“新海派”有四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由现代转向当代,与时俱进。二是“新海派”立足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用全球视野、国际语言重振海派艺术的国际影响力。三是“新海派”的原动力来自传统,是一种由内向外的外向型的新文化。四是“新海派”是通过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对过去优秀的传统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以此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与精神内涵的文化系统,走出一条符合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道路。
“新海派”所面临的文化语境和文化资源与以往都不同,其所要解决的不仅是传统和现代的问题,也不仅是单一的中西文化的问题,而是在中国文化的基础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如何吸纳外部的各种资源,构建新型的中国艺术体系的问题。
尤艺(澳门科技大学美术学博士):
我说一些对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策展的考察。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和它相关的有非常多的关键词,它创立于1998年,比上海双年展晚两年,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举办时间最长的一个水墨双年展的品牌,从1998年至今已经举办过十届,如今也成为水墨双年展中间参与的艺术家数量以及作品数量最多的一个水墨双年展的展览品牌。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强调“水墨”这样一个媒材定位,在展览中间也有非常多的非华裔艺术家的参与,在展览的主题中将所有的艺术家作品并置放在一个展览主题下方,并没有做国家之间的区别处理。以这种方式去模糊了水墨本身携带的文化身份,同时也解构了水墨原来的笔墨范式。往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现场
深圳双年展首先以水墨画,突出水墨媒材作为基本的展览定位,后期转向了水墨更广泛的文化定位。以水墨画这样一个媒材定位,他以这种态度拉开与传统水墨的距离。艺术作为文化表征,很难与自身的语境进行切割,很难回避主体民族的文化习惯,最后全球化或者全球性并不意味着消除自我,它也是文化多样性或者要尊重地缘现代性的特征。深圳双年展从媒介的水墨到文其他剧化的水墨,既是水墨进一步当代转型的必经之路,也是深圳双年展这样一个国际水墨展览品牌的策展之思。
我们是否应该去迎合这种趣味,或者利用这一机会重新摆正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位置呢?认识其准确的国际价值,应从文化意义上真正的中国话题转化成国际话题的前提条件,否则国际机会则可能变成一种国际陷阱。
杨大伟(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
有生命里的艺术表现至少具备三个特征:第一个,有相对新的艺术观念。第二个,具备独特的艺术品格。第三个,具备可供研究和深化的技术资源与理论资源。这都是有生命力艺术表现的三个特征。当然这个是我自己这样认为,肯定还有其它的。
形象创作与图像发明已经不是艺术家要解决的问题,艺术家如何将意义植入到视觉符号才是最棘手的问题。因为一件作品的视觉效果大于它本身意义的效果的话,更像设计,而不是绘画了。80、90后水墨画家里面也存在这个问题,有时候设计过度,绘画过度,可能也是他们未来要避开的。青年水墨表现出当代水墨发展逻辑内部的文化质疑,也是参与群体的写照,更是画家对于水墨未来的艺术建构。经典水墨看是生态中大家努力寻找自己,以至于未来的演变态势如何,我们无法及早给予结论。个人认为,青年水墨应该在大文化意义上找准其位置,立足当下,解决水墨当下性的问题,才是希望所在。
本届论坛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员会、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宣传部、上海市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