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与文学中,重遇万玛才旦
本网讯 12月13日,“重遇万玛才旦——电影/文学中的故乡与世界”万玛才旦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办。研讨会上,来自电影、文学、美术、哲学、评论界的嘉宾们齐聚一堂,就万玛才旦的小说、电影进行了深度的学术讨论。
万玛才旦作品展学术研讨会举办现场。陈鸿摄
万玛才旦是著名导演、作家、编剧。从影至今,其电影作品在国际影展大放异彩,先后电影先生获得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剧本奖、美国布鲁克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新导演奖等数十项海内外电影大奖。
除了导演,他还是双语作家和文学翻译家,其文学作品获得青海文学奖、林斤澜短篇小说奖、花城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章恰尔文学奖等多种奖项。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捷克语、日语、韩语等多国语言出版发行。
2021年年底,万玛才旦作为人才引进,正式成为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在编教授、博导。此次也是万玛才旦在中国美院开启教学生涯后,首次举办个人影展。
活动现场,万玛导演用“意外”来形容自己与电影的缘份:“在我的人生中,电影是一件意外的事情。当时的成长环境,要直接创作电影是不太可能的,30岁前也没有想过和电影会有密切的关联。是机遇改变了我,这是人生的偶然性。”
万玛才旦横跨电影和文学,他的双重身份,是此次研讨会嘉宾们关注的重点。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理事王国富表示:“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一个导演,小说能够写得那么好。我也从来没有见到过一个小说写得这么好的导演。”
在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院长范志忠看来,万玛才旦导演具有作家和导演双重身份,在中国的艺术电影中,这样的作者型导演,具有稀缺性。“我们一般认为由于语言是抽象的,更接近于人的精神的表达,思想的传达。影像是具像的,在更大程度上是导演对这个世界感性的体验。具有了这两种身份,使得万玛才旦导演能够在感性的影像世界中,把握精神溯源和还乡,使得作品本身具有了哲学的意味。”
艺术史博士、剧场导演、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王音洁则认为万玛才旦的小说和电影是“在交错的越界中深沉的认识”。她表示,万玛才旦的小说和电影互为边界,边界是互相构成的,但又在突破。
如何评价万玛才旦的小说?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艾伟表示,万玛才旦小说的文字十分质朴,同时有着独特的世界观和生死观,在淳朴自然的叙述里流淌着广大的善意,同时不乏一本正经的幽默 。
艺术评论家、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则用“水中着盐”来形容万玛才旦的作品“平淡安静,但意味深远。”
本次活动由钱江晚报、浙江省电影放映协会、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共同主办,瞄电影平台、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制作系、导演系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