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毕业后,他回了云南老家做起了清苦的艺术家

  

  “我不想把这些作品称之为行为表演,但确实想通过这些挑战自身极限的行为表现来表达一些思考。”1985年出生的程新皓,是“ocat”上海馆近日展出的“自由联接”青年媒体艺术家展览中7位参展艺术家的其中一个。

  比起另外几个艺术家,程新皓的艺术经历颇让人好奇。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一路从本科念完博士的他,在2013年毕业后直接回了云南老家,搞起了很多人看不懂的当代艺术。他以摄影为主要创作媒介,作品通常基于对故乡云南的田野调查,关注的是当代中国背景下的现代化问题。

  

  展览海报

  此次展览中,他以家乡的一条河流——盘龙江作为参照系,来讨论城市的变化与时空关系的重组。“我把河流周边的元素提取出来,可以看到岩石中有螺丝壳的化石遗迹,在这样的沉积当中被赋予了时间的意义。” 程新皓通过身体在场的工作方式,使用录像、装置、摄影与文字等媒介,体察不同来源的逻辑、话语、知识与其背后自然、社会、历史及镶嵌于其中的复调链接。

  从一个自然科学研究者改行到艺术,程新皓说自己从事艺术充满了偶然。他告诉记者:“本科时,选了两门通选课。一门是朱青生老师的《艺术史》,一门是朱晓阳老师的《人类学导论》,突然像打开了艺术的大门,为之迷恋。”当意识到自己未来更想从事的是艺术而不是化学分子时,他已经被保研,“硕博五年连读,也没法中途转专业,就先读完了。”

  

  《月升》

  博士学位拿到后,程新皓放弃了传统意义上更吃香的工作机会,直接回了云南老家,做起“清苦”的全职自由艺术家。“因为自己在进行的几个专题需要整段的时间投入,所以没法去找一个固定的工作。但会利用间隙给《人与自然》等杂志写科普文章来糊口。”幸运的是,他的一部作品很快获得了一个圈内较有认可度的奖。“有了作品和奖项傍身,这条路相对好走一点了。”程新皓说。

  这个85后的艺术家,戴着眼镜,理着平头,爱笑,表述一件事时逻辑性强。光看表面,程新皓依然更像一个标准的理工科阳光男生,而不是人们印象中的感性艺术家。“不矛盾,因为我的作品也很有逻辑啊。”他笑着说。

  

  展览现场

  他的身份转化,也和这场展览有着天然的关联。由“ocat”上海馆与知名欧美艺术机构卡蒂斯特(kadist)携手举办的这场“自由联接”青年媒体艺术家展览,以“自由联接”为形式,展现的正是艺术家自我赋予的社会属性。观众在观展中可以看到艺术家们进行的“角色扮演”——从地质调查员到社会运动实践者;从视频博客的自述者到重构新闻事件的编导者等。

  除了程新皓,参加展览的还有李爽、林科、唐潮、陶辉、王拓和郑源等青年媒体艺术家。他们都是经过44位业内资深提名人推荐和选拔出来的。在过去三至五年间,这些艺术家所表现出的活跃创作力和多维度的媒体艺术语言,让观众有机会观察到艺术家个体内部的延续性和差异性,同时也将通过机构展览、艺术家新作委托和策展介入等方式,对艺术家群体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展开叙述。

  

  程新皓作品《对一条河流的命名》

  其中,李爽研究不同形式的科技怎样将人联系在一起,以及他们所形成的管控身体和欲望的新自由主义机制;林科从日常互联网的探电影蜜蜂索和对应用软件的操作催生出他的艺术创作和自画像;唐潮擅长在特定的地方按下空格,试图在每段平铺直叙的空白处释放一些言外之意;陶辉习惯用录像装置等创作语言来表达群体经验,关注点往往是社会身份、性别地位、种族问题、文化危机等课题;王拓通过在预设情境下对他人真实生存经验以及文献行为化的介入,来揭示当代人类境遇与精神遗产之间不稳定的关系;郑源的影像创作往往处于虚构、记录及调查性的研究之间,伴随着对既得图像的挪用、转译与再呈现来获得叠压的语境与交织的互文性。

  作为全国第一家专注于媒体艺术与建筑设计的专业非营利艺术机构,ocat上海馆自2012年开馆以来,已经为中国青年媒体艺术家举办了六次年度大型艺术作品展览,一些艺术家因此走上了国际舞台。此次展览是ocat青年媒体艺术家年度项目的第七次呈现,同时也是在ocat上海馆新空间的首次亮相。受疫情影响,原定于3月举办的展览延期到了5月,策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通过线上沟通交流解决的。本次展览将展至8月16日。

  栏目主编:李君娜

  本文作者: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图片编辑: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