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做“恶作剧”后果不可小觑,父母别不当回事!

  孩子长到一定年纪时会特别喜欢恶作剧。很多父母觉得这是孩子调皮的天性,通常都是“一笑而过”。由于孩子年龄小,很多时候无法预估恶作剧的后果,很容易伤害别人或自己。因此,如果父母不及时加以引导,恶作剧或许会演变为作恶,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近几年,关于孩子恶作剧伤人的新闻屡见不鲜。如5岁男孩恶作剧,把2岁女童独自抱进电梯,导致其失足跌下18楼不幸身亡;过年期间,“熊孩子”向货车内扔鞭炮,引发货车燃烧等等。这些故意与他人开玩笑、戏耍、互相捉弄的行为,非但没有满足恶作剧制造者的“恶趣味”,给他人带来身体伤害的同时,也会让恶作剧制造者的内心经历创伤。所以父母要对孩子的恶作剧行为加以重视。

  恶作剧背后的“暗号”

  爱恶作剧的孩子,除了天性比较顽皮以外,常常伴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和动机。所以父母只有真正地了解孩子,才能帮他们改掉恶作剧的行为。

  1.好奇心推动“恶作剧”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孩子1岁以后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同时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喜欢去探索和尝试。他们希望能够亲自尝试一下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对事物产生影响。影响一旦产生,孩子就会有积极的情绪体验,这就是他在搞了一次恶作剧之后,还会乐此不疲地继续搞下去的原因[1]。

  

  2.恶作剧源于模仿

  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模仿的过程。他们通过对其他行为的效仿,从中学到相关经验,提高社会化的过程[2]。所以孩子看到或听闻恶作剧时,就会有想要模仿的冲动,并转而去捉弄别的小伙伴。再加上父母教育方式欠妥,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并通过恶作剧的行为,进行无声的反抗。

  

  热衷恶作剧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其本身并没有恶意,只是平时过多地被他人忽视,受到有意或无意的冷落[3]。所以孩子才会通过恶作剧的形式,来吸引父母或同伴的关注,从而刷出自己的存在感。4.发泄内心消极情绪

  

  有的孩子恶作剧,是希望通过这个途径宣泄消极情绪,如父母不正确的管教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批评;与同伴发生矛盾等等。以上行为导致孩子心理出现了失衡现象,所以就想利用恶作剧发泄一下心中的郁闷,来追求心理平衡[3]。

  

  孩子恶作剧,父母正确对待是关键

  孩子的恶作剧并非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父母没有正确引导,会加剧孩子的恶作剧行为,可能酿成大祸,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父母应分辨孩子恶作剧的缘由,纠正他们的行为。

  1.主动关爱,满足孩子内心需求

  对于只是为了吸引父母的关注,而非恶意恶作剧的孩子,父母不妨向他们说明恶作剧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让他们明白作弄人是不对的,而且父母的关爱不需要通过恶作剧的形式获得。父母在讲清道理后,要主动多关心孩子,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孩子慢慢地就会对恶作剧感到无趣,想恶作剧的欲望自然就会消失[3]。而父母也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不在孩子面前搞恶作剧。

  

  2.换位体验,使幼儿认识恶作剧危害

  为了追求捉弄别人的快乐,而忽略了别人感受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意识一般较为强烈,不懂得设身处地思考他人的快乐与痛苦。所以父母应在具体的、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引导孩子尝试体会他人的情感。如绘本故事、动画片中有相关剧情时,父母应抓住时机,应时应景地与孩子交流,帮他们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情绪情感的表达[4]。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与同伴友好相处,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此外,父母还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让他们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哪些做法会可能伤害到别人。所以,父母平时要为孩子树立规则,给他们普及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3.理解接纳孩子的消极情绪

  当孩子的恶作剧源自于消极情绪时,父母应理解并接纳孩子的这种情绪,一句“我知道你现在很害怕/痛苦/生气……”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管理自己的情绪[5]。

  

  恶作剧无论大小,我们都应该对它说“不”,因为有些恶作剧并不好笑,反而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损害。父母的正确引导,能避免孩子将来因此酿成大错。

  参考文献

  [1]许书萍. 叫停宝宝的恶作剧[J]. 启蒙(3-7岁),2005(11).

  [2]王乙杰. 浅谈幼儿模仿错误行为的个例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 000(015):7.

  [3]卢德玲. 幼儿恶作剧现象原因剖析及应对策略探微[J]. 成才之路,2017,000(027):67.

  [4]杨宁宁. 幼儿移情能力的培养初探[J]. 科教导刊,2014(8S):227-227.

  [5]杨林. 引导孩子消极情绪的正面表达[J]. 教育科学论坛,2019,457(07):3.

  *文章内配图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