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同学的选调生经历:我们的选择,决定了要成为什么样人的
今天跟我一个省外工作的大学同学通了电话下,咨询了一些选调生相关的事情,和大家做个简单的分享。
先讲一下同学的具体情况吧。当年大四时,我们参加国考,他没有参加,反而是参加了当地的非定向选调生考试。当然,在参加选调生考试之前,这哥们已经手握几个offer。但既然选择了仕途,便只顾风雨兼程,哪怕前路崎岖。
刚毕业那两年,群里是比较热闹的。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X村长”,甚至村支书,这当然是调侃的了。这哥们也是乐呵呵地接受,并表示随时欢迎大家到乡镇投资创业。在村里面干了大概有半年左右,就被他们市里的一个部门给抽调走了。
这哥们运气也比较好,刚到市里工作不久,就被选到中央某部委挂职五年。一下子,同学对他的称呼从“村长”变成了“部长”,跨度十分感人。在北京工作了五年后,省委组织部给了两个选择:要么回到出生地的县里当个局长,要么到省直单位当个主任科员。
看到这里,应该有不少朋友觉得:“哎哟,选调生这么好,那我也去考了吧。”但据我从2010年开始关注到选调生群体以来,尤其通过一个老选调生的博客里了解到真实的、他所接触到大面积的选调生实际情况,导致了我当时不敢贸然考选调生。
其实绝大部分非定向选调生最终都是分配到乡镇工作的。一些人努力当升了书记镇长,也有进入县委班子的,但毕竟不多,比例不大。尤其乡镇这种平台,所能提供的资源十分有限。换句话说,若是人生地不熟的外地考生,可能平常接触最大的也就镇里的书记镇长。
若没特殊才华(比如本身父辈资源、智商、情商等),往上一级的关系无法有效建立,那在里面容易耗费较多时间。时间毕竟是有成本的。
特别是在个人生活上,比如找对象,选择范围会相对比较窄。一些选调生的择偶对象,局限于同事、乡村的老师,要么是卫生所的医生护士等。在一个地方结了婚,就是真切地扎根了,那对未来工作的一些调动变化,多少会有一些影响。都说在仕途上年龄是个宝,很多人就是担心,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
在知乎上也看了一些相关材料。大家对选调生和公务员哪个前景更好这个话题,产生了很大的一些讨论。在2015年之后,绝大部分声音一面倒地倾向于公务员了;但在此之前,大家的看法都是五五分的了。
而现在,若问我怎么看,我真的把握不准,毕竟行业都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今年我们经历了机构改革,也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变革,这就更难判断孰优孰劣了。但对于想先拿到公务员编制,再通过努力实现想法的朋友,我还是建议把选调生考试作为一次机会。给自己一个机会,让人生更多可能,不是更好么。
关于选调生,在百度百科有定义,引用如下:
选调生,是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的简称。
就选调生而言,分为三个档次:中央选调生、名校优生定向选调生、普通非定向选调生。而我们今天所说的,也是指非定向选调生。后者工作地点和工作单位都不确定,但基本都是在乡镇基层,编制在省委组织部。
这部分选调生主要面向全日制普通本科以上的优秀毕业生。也就是说,一般的大专学生可能就考不了。但2011年以来,中央也有新的规定:参加过基层服务项目、大学村官、三支一扶的朋友也可以报考选调生,具体还是要看招考公告。
今年广东选调生考试可能也快出公告了,有志到广东基层工作的朋友,要注意留意了,我也会及时地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大家。
有同学会比较关注选调生究竟,有没有户籍和生源地的限制?一般来说呢,招考都不限户籍,也不限生源地。选调生是公务员编制,录用后直接为公务员。它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干部身份。
我也稍微将一些观点整理一下,供大家更好地了解选调生相关情况。
选调生考试和国考、省考内容相同,但一般比省考早,从每年年底到次年4月份都有省份招选调生,请密切关注,学历越高,考选调生前景越好。因为报考条件高,所以参加考试的人少,选调生考试相对国考省考的竞争比小很多,更容易上岸。非定向选调生一般要求是党员,必须是应届毕业生才能报考,没有提拔政策,但是同样有两年基层锻炼,2018年开始需要下农村。对于未婚女性不建议。选调生并非一劳永逸,还是需要通过后续的考试遴选进入到上一级机关。基本上所有选调生都关注未来的工作地点和职级问题,各个省市的规定不一样,有的选调生基层工作2年就可以回到省直机关或者市局里面去,有的地方选调生工作2年之后会鼓励你继续待在基层。选调生一般不限制专业,对只能报考三不限专业的同学,选调生算是救命稻草。普通选调生没有宣传的那么好,比普通乡镇公务员的优势在于服务年限短两年,其余的各凭本事。大学毕业有志于到基层工作的同学,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到基层来的人不一定都能为自身度金,也有生锈的可能性。
-End-
多年笔杆子 非机构 不收费
只为陪你上岸 结交广大考友
微信公众号ID :公考叔叔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