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堂」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8:小猴子下山
大家好!我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每天我都会分享一些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在这个同步课堂这个小栏目中,我会同步在学校的进度,归纳整理重要的知识点,干货满满。希望这里可以成为大家语文学习的沃土,从此爱上语文学习。
《小猴子下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新大纲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本册是低段的第二期,阅读训练的重点只是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诱发学生的兴趣,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也创设情境,引发参与、点拨思维、激发参与、图文结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学生经过低段一学期的学习及本期前两个单元的活动,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了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初步学习了结合词句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此时的学生大多五、六岁,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间民主、协作、自主、活动的实践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习效率才高。
01识字
本课的生字,要重点指导读准后鼻音和翘舌音,多音字“结”也是读音的难点。
字形上,本课以合体字为主,其中9个表示动作的词“结、掰、扛、扔、摘、捧、抱、蹦、追”中有5个是提手旁,建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归类识字;也可根据动词的特点,借助课文插图、动作表演等帮助学生区别、理解字义;还可以用字谜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如两手一分就是掰。
0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字,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可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读读写写。
①块: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右边的横折往左收,一撇先直再弯穿插到提下方,一捺较舒展。
②非:注意笔画顺序,先写左竖与三横,再写右竖与三横。两竖有长短,左竖稍短。横画之间距离匀称,稍有长短之别。左边三横间距稍密,右边三横间距稍疏。
③常:小字头要收紧,秃宝盖要舒展,“口”字形体小又扁,位于横中线上方。“巾”字略宽于“口”,上下重心要对正。
④往:左窄右宽。第四笔起笔与左边第一撇同高,三横距离均匀,长短不一,最后一横要舒展,高于左边双人旁。
⑤瓜:第一、二笔均为撇,两撇方向不相同。竖提的收笔高于撇的收笔,一捺起笔在竖提的下方,不与撇相连。
⑥进:“井”字位置稍靠右,第二笔横位于横中线,第三笔撇靠近竖中线。走之第二笔要写得短小,横中线起笔。最后一笔平捺要舒展。
⑦空:上下宽窄、长短较一致。第一笔点与第七笔竖都位于竖中线,使整个字中心对正。
03朗读
(1)抓重点语句。本课段落结构相同,句式不断重复,每个自然段都由两句话组成。第1~3自然段重点指导第二句,可以借助“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这种“又又”形式的词语,读出小猴子对所见事物的欣喜之情。
(2)体会心情。朗读指导时要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进行角色体验,体会角色的心情。
(3)抓重点词语。本课最后一个自然段可抓住重点词语“只好”,引导学生读出小猴子“空着手回家”时失落、后悔的心情。
04运用
(1)读做结合,将抽象的词义化为具体可感的动作。本课学习中,先引导学生圈画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掰、扛、扔、摘、捧、抱、追”,然后结合课后第三题,读一读,演一演,在表演中正确理解词义,最后让学生看着图画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上这些动词说说在生活中看到的场景。这样,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加深对这些词的理解。
(2)结合惊悚片插图,根据图文对应、结构反复的特点,整理提取关键信息,帮助学生读懂故事内容。在此基础上,联系课后第二题,进一步落实“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这项能力训练。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一年级小学生的内心充满想象,他们拥有自己丰富、天真的思想。在教学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抛出一个问题:“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是怎样的情境呢?”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编故事。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有助于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