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编程,从月薪500到年薪150万,46岁程序员的IT成长之路

  【CSDN 编者按】本文来自 CSDN“年度征文”活动中的一篇文章,作者分析了入行编程 20 年,从高中物理老师到自学编程,在 IT 编程领域摸爬滚打,经历多次起伏与柳暗花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mosquitoxh/article/details/128695618

  作者 | 超级总工程师? ? ? ?责编 | 梦依丹

  出品 | CSDN(ID:CSDNnews)

  20 年 IT 工作经历,目前在一家 500 强做企业架构,年薪税前 150 万多。最近公司业绩不好,有感觉工作不保,所以又捡起了编程,开始学习 Golang,Angular 等。我不是 985,211 也不是海归,我出生在西部的一个小县城的农村,家里经济情况也不太好,上的大学是个二本,英语也不好,情商也不是那么高,我认为我主要是努力,把别人玩耍和打游戏的时间花在了终生学习上,不过整个过程也比较坎坷,起起伏伏,柳暗花明,47 岁的时候可能又是个坎。

  大致经历如下:

    计算机启蒙

  1993 年初中毕业的时候,由于毕业考试成绩还不错,有幸能上当时高等师范预科班,在高中上课,毕业可以参加大学考试,但是只能是师范专业。如果不能考上大学,可以到本市的中等师范学校经过培训去小学教书。当时中等师范还是很火,因为包分配工作,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大部分成绩比较好的都优先去上中师或者中专。当时省上为了补充大学毕业的教师,有了高师预科班这种操作。高中期间有门计算机课程,当时使用的是苹果的机器 Apple II ,感觉计算机很神奇,虽然只有短短几节课,但是对计算机产生了兴趣。

    自学

  1996 年高中毕业的时候考上了当时的一个二本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按当时的政策只能报考师范专业)。我当时分数其实超一本线 20 多分,本来可以上一个比较知名的师范大学,但中间被一些暗香操作,却上了一个差些的学校。

  1996 年到 2000 年,在这个二本上学四年。上二本也有好处,因为你可以很容易掌握那些课程,并且可以很容易超过同学。另外你可以有很多时间学习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文学,哲学,美学,心理学,计算机,管理等等,当时读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杂书。工作后就没有这么有时间读其他的东西,除了计算机。当时报名参加了计算机的自学考试,专科,本科,毕业的时候还有几门课程,没拿到本科的证书,但是让我的基础比较扎实,因为都是靠自己看书自学,没有辅导,也没有人可以交流。

    初入职场

  2000 年毕业的时候,来到了山东德州一个学校,这个学习既有高中,中专,也有民办的大专,我先是在高中教物理,后来去信息系教电子线路,编程兼管理机房,能有大量的时间进行编程实践。在大学期间只有计算机课的时候才可以去机房。当时一个月 500 块钱的工资,但是因为学校进行大面积扩张,有时竟然拖欠工资,另外德州也简直太偏僻了,呆了一年左右暑假期间找到了个工作,就离开德州去了济南。

    转行计算机

  2001 年秋天到了济南工资涨到了 1200 多,在一家计算机培训学校当老师,培训北大青鸟的课程,比如 Windows NT、无盘工作站、Basic、C 语言等。干了半年多,因为学校里面比较复杂,后来离开了。在这一家公司期间,在 2001 年注册了 CSDN 账号,应该是注册比较早的。

  2002 年春天去了一个做 GIS (地理信息系统),工资涨到了 1500。当时主要做土地行业的应用,比如使用 AutoCAD、VB、Vusual Lisp、ArgGIS 、MapInfo、MapX 等做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当时 GIS 特别火热,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等当时还没有。期间自学了 ASP 和 JSP,和同事一起做了一些 ASP 的小活。冬天的时候得到一个北京的面试的机会,当时这家公司得到一个日本外包的项目,需要用 GIS 做铁路的地理信息管理,我很容易的拿到这个机会。

  2003 年元旦来到了北京,工资涨到了 3500。这个公司主要做 NEC 的外包,GIS 项目最终没有做成,主要做基于 Oracle 的 PL/SQL 和 Pro*C。在这了学习到了日本人对质量的追求和设计的详细,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全角的你不能使用半角的。期间长期泡在 ChinaASP 和 Chinanux,CSDN 论坛,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Linux、ASP.NET、C#、VB.NET等等。

    2003 年的秋天有一个入股给干股的机会,原来的济南的一个同事的领导打算出来单干,回到山东本来打算大干一场,但是干的工作还是移动的外包,整个机会看起来比较差,工作也困难重重,年底又回到了北京。

  2004 年是坎坷的一年,应该去过三个公司,一个做丰田业务软件的外包公司,一个做华为的外包公司,一个做 IBM 的外包公司,期间见识了不同的公司,除了IBM外感觉工作环境都很差,在那个时候就见识了 007 ,996 和 007 不是现在才有,当时的互联网公司估计比外企还轻松。

    转折点

  到 2004 年 9 月份来了转机,来到了一个韩国知名企业的 IT 公司做内部的物流系统,工资涨到了 6000。在这里见识了庞大的企业应用系统,比如销售、服务、物流、财务、工厂、复杂的企业管理模型和各种业务流程。在这里学会了企业应用集成,比如 IBM MQ。学会了从头开始做一个企业级应用系统,学会了EJB、Pro*C、PL/SQL、OLAP、数据仓库、商务智能等。物流系统和销售、服务、生产、财务、运输、配送、仓库、合作伙伴都相关,复杂的业务流程和企业间的交互,学习到业务流程变革和业务知识的重要,仅一个流程的改造,对于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节省远比牛逼的代码带来更大的价值。也见识了韩国人的严禁不足和死板有余。虽然在这里学习到不少,也是不错的平台,但是因为年轻,呆了一年后离开又开始的坎坷的历程。

    动荡期

  2005 年 9 月到 2017 年 5 月先后去了 5 个公司,薪水也涨到了 1 万 2,但是每个都呆的不久。

  一个领导开的一个2B公司,一个很小的项目恨不得使用上 18 种新的技术;

  一个做医药 B2B 交易的公司,技术的落后让人发指;

  一个做 B2B 搜索的互联网公司,但是当时中搜,等很多竞争对手,好像看不到希望;

  一个咨询管理公司,想把他们的咨询思想做成软件,现在想起来应该是相当于一个特别简陋的绩效管理系统,和这些咨询顾问工作起来真是太痛苦了,主意多变,多疑,日报,周报,几千字个人感想群发,点评;

  期间因为裸辞,有 4,5 个月没有工作。

  直到 2007 年 5 月出现了转机,去了一家做欧美外包的公司,工资也涨到了 1 万 7。我们对应的客户比较人性和厚道,他们主要做集成中间件、EAI、SOA、BPM 等,主要工作是支持我们的客户做售前和售后。在这里见识了欧美企业如何做软件研发和管理,鼓励开放和创新,注重沟通和交流,和日韩企业的保守完全不同,和国内企业的要么守旧要么胡整也不同。客户人很好,同事关系也不错,干的也是很开心。到 2009 年秋天的时候北京的房价猛涨,之前错过了买房的时机,有了想离开北京的想法。当时有个机会出现了,一家 500 强 IT 公司找人,但是在大连,他们也是做外包,当时和客户聊的比较好,这个机会还算很顺利,后来听同事讲这个客户当时在公司内部面试了几十个候选人,因为我的 Java 基础比较扎实,才最后找到我。期间一度认为工作上升的空间已经不多,也有去保险公司看机会。

  悬疑片  积累成长期

  2010 年元旦来到了大连,工资涨到了 2 万 2。在这家公司才感觉找到了自己,呆了接近 7 年,离开的是年薪 50 万多,按年看增长的不多。这是一家尊重人的公司,同事关系也不错,和客户的关系也不错,最喜欢的是各种培训。在这段工作期间买了房(不是北京),结了婚,生了小孩。但是才到这家公司的时候真大压力很大,客户在国外,我的英语也一般,才到公司第一年需要每天晚上和客户一起工作,尤其是前半年基本每天工作到半夜两点 ,不过是下午 3 点开始工作,和客户通过聊天工具或者邮件来来回回的沟通,好在最终取得客户的信任。这半年的死磕换来客户对我 6,7 年的支持和信任,我可以自己决定软件的架构,开发和设计,一个月有一次邮件的总结汇报就可以,日常大家通过 wiki 或者其他协同工具工作就可以,有时候几个月不需要一次正式的沟通。我们主要是做公司内部沟通工具的创新,比如搜索,推荐,智能问答,社交媒体分析等种种,工作种掌握和探索了太多的东西,大数据 Haddop、Spark、推荐引擎、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理解、深度问答、信息抽取、信息检索、知识图谱、语义网、图型数据库等等。需要提到的另外一个事情是后来又在 2021 转回到北京,大连简直太安逸了,太消磨人,但是市场太小了。到后期公司业务每况愈下,感觉业界在飞速发展,公司踏步不前,在 2016 年夏天离开,又开始了一段坎坷的旅程。

    转型

  先是到了一家创业公司,做物联网安全,工资涨到了年 65 万。我作为总架构师负责整个物联网安全平台的架构和设计,整个公司氛围还好,但是公司扩张的太快,最后资金链断裂,1 年后即 2017 年秋天再次离开。虽然公司最后黄了,但是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能从整体设计一个大的平台,负责端(各种安全设备,传感器,工控设备,应用)边(边缘计算,网关)云(云平台,Docker,Mesos ,管理平台,运维平台)网(网路通讯,Kafka,HTTP,MQTT)智(人工智能分析,比如异常检测,关联分析,图型分析)的整体设计。

  后来 2017 年秋天去了一个外资的云计算公司,薪水涨到年 80 万,56 万的 base,24 万的奖金,比较坑的是奖金不能全部拿到。面试等都很顺利,但是没想到有坑,公司的文化非常的霸道,大老板非常强势,小老板比较懦弱,我又不是很能忍,另外公司的业务也不怎么好,呆了大概 6 个月最后自己走人,走的时候还被大老板威胁,这是平生第一次见到。在这里对整个的云平台有了更深的整体的理解,之前可能只是使用某些云服务,在这里接触到了各种公有云新的云计算技术,区块链,流程云,物联网云平台,移动云平台,容器云,集成云,API 网关,微服务等。

    飞跃期

  2018 年春天去了一家 500 强制造企业的 IT 部门做架构,薪水涨到了年 90 多万,没想到年终奖可以拿到合同 2 倍,最终到手约 120 万,好的年份可以拿到 150 到 180 万。企业架构主要做整体企业 IT 的技术和架构的规划,标准,推进和治理,在这里之前所有学习的东西都有了用处,技术的,架构的,业务的。期间也有猎头推荐 200 到 300 万的职位,最后还是拒绝了,在这里干的很开心,另外 200 到 300 万年薪的风险也更高。也有朋友 120 万年薪但是因为 ZZ 斗争出局,后来两三年多都找不到合适的职位,最近接到一个年薪 80 万的 offer ,虽然是外地,但是后来应该也是去了。

    又一个转折

  最近公司业绩不好,平时的工作感觉越来越虚,现在心里越来越慌。今年我 46 岁了,我又捡起了编程,学习 Golang 和 Angular,希望万一有一天离开目前这家公司,我仍然可以有事做,比如去编程或者创业,比如建立企业架构管理或者IT治理的平台,不辜负多年在企业的摸爬滚打,也可以以后可以有个事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