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瑜伽停业不是孤例,一大波机构可能正在倒闭的路上
#梵音被曝欠薪跑路#
近日,知名瑜伽连锁机构梵音被曝拖欠员工工资,各地门店闭馆停业,消费者出现退费困难的问题。
梵音瑜伽是全国一流的瑜伽连锁品牌,曾经是国内众多瑜伽馆中的标杆。2月26日中午,梵音瑜伽创始人饶秋玉发文称,目前其已负债几个亿,并表示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偿还债务。
昔日瑜伽巨头为何成为“老赖”?
梵音瑜伽关联的主体公司北京帆音瑜伽健身中心成立于2007年9月,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由饶秋昱任法定代表人并持股90%。该健身中心全资持股2家公司,其中朝阳分部曾因迁移营业场所未办理变更登记被罚1万元。
饶秋昱名下关联40余家企业,存续状态的有43家,多数为梵音在各地的分公司,商业版图涉及健身服务、文化传媒、企业管理等。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昔日的瑜伽巨头,在今年1月变成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7510元。同时近期还多次因劳动合同纠纷、仲裁等被起诉。此外,北京、深圳等地分公司也存在劳动争议、服务合同纠纷诉讼案件。
导致停业的原因,恐怕并非“口罩”那么简单
2月26日饶秋昱在官微发布的《梵音瑜伽饶校长发声》的公开信中提到说,自己是一个佛弟子,因果不昧,这么多年来没有领工资,把所有的家产都变卖投入到了公司经营。
“有的只是巨额的负债,包括会员的未耗卡,一共有几个亿吧,我也不能告诉员工,怕他们没信心,怕他们担心。”
饶秋玉把产生“巨额债务”的责任主要归结为“疫情”。
饶秋昱在信中说疫情是主要原因,因为疫情的影响经常被要求闭馆,闭馆时没有收入,但是房租和基础工资还不能少。”
但这个说法很难让人信服,因为在某个梵音会员维权群中仅仅待退还会员卡预付款超过一万元的人数达60人!最高待退金额达11万多元,甚至有的人已经预付了未来5年的会员费。
在预付费模式下,机构提前锁定了大量学员的会员费、课时费。哪怕短时间内因故无法开业,但这些钱只要不被大量挪用应该也足以支撑机构日常运营。
关于类似机构的预付费监管问题,早在2019年北京市就联合了七个部门起草了《关于加强预付式消费市场管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表示,企业原则上不应发售有效期超过3个月、面额(预付额)超过3000元的预付健身产品。此外,当公司无法持续提供服务时,应提前一个月发布经营风险,及时退还消费者预付金额,或者妥善解决后续服务问题,并依法承担经营主体责任。
因此,梵音瑜伽问题的根源恐怕和投资人撤资或者涉嫌挪用预付款有关。
梵音瑜伽恐怕不是孤例,一大波类似公司可能正在倒闭的路上
事实上,做一级市场PE(股权私募)为主的投资人对这类健身瑜伽培训机构的态度才是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近年来,大众消费市场由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前年精品咖啡火了、前年国潮点心火了、去年露营围炉煮茶火了,消费趋势风向此起彼伏变化极快。面对极高的市场不确定性,过往那种重资本重营销,快速复制扩张的玩法被打乱。
哪怕疫情消散,消费复苏态势向好。机构投资人不再轻易出手投资toC 端的消费品牌。也正是如此,之前大量靠资本催熟,疯狂扩张的品牌现在或许正在“降温”。个别质地不行、缺乏长期内生性发展能力的项目已经不断暴露出问题。恐怕接下来一段时间类似的倒闭事件将不会是孤例。
当发展回归常态,资本退潮时活下来或许成了最主要的任务。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如果你喜欢本文, 不妨点赞、转发、关注
关注靈虚阁炼丹房
了解更多有趣的国学文化知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