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孩PK西方小孩,5轮竞赛后惨遭碾压!背后真相太惊人!
郎club”
1、丹麦师生“鄙视”中国孩子,5轮竞赛后遭碾压
作者:小树妈妈
来源:成长树(ID:chengzhangshu9)
中国的教育怎么样?
我们中国的孩子们
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吗?
相信是每一位父母
都无数次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在中国父母焦虑权衡的时候
西方国家同样也在关注中国
最近看到一部丹麦拍摄的纪录片
《丹麦9年Z班VS中国初三13班》
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有启发
纪录片跟拍了两个国家的毕业班
节目组安排了权威专家
为两国的孩子设计了多项领域的测试
希望以此对比探究两国教育的不同之处
9年Z班的孩子们
来自丹麦一所典型的公立学校
也是奥胡斯地区最好的中学之一
班级成员的文化背景多样
孩子们的状态和知识掌握程度
比较具有代表性
中国初三13班的孩子们
来自哈尔滨的69中学
二线城市的重点初中
接受的都是比较典型的中国式教育
两个班级里都是
即将面对本国中考的孩子
都是14、15岁左右的年纪
纪录片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
他们是怎么上课的?
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能做什么?
纪录片制作方请到了
丹麦各个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
为孩子们出测试题
让两国孩子们进行公证的比拼
测试项目分别为:
阅读、数学、团队合作能力
创造力和英语
很多人都非常期待最后的结果
一方面丹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度之一
那里是童话的王国,乐高的故乡
教育理念一直被世界称颂
另一方面
中国是古老而勤奋的国家
这个民族有着惊人的韧性与生命力
中国的教育常被认为是刻板的
但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潜力
又是全世界有目共睹
中国的孩子们到底怎么样呢?
纪录片在开始比拼之前
呈现了一些比较有趣的对比
比如两个国家班级人数的区别
丹麦9年Z班的学生之前是8年级的两个班
暑假之后被合并到一起
便于给孩子们上更多的课程
合并之后的班级也只有30名学生
两个班主任共同管理
班主任还认为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因为孩子太多了
无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
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
很难了解学生们每个人的想法
在中国方面
中国初三13班有54名学生
由一名班主任老师负责统筹管理
班主任老师认为
学生们每天在校的时间非常长
有很多时间跟孩子们在一起
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孩子们的想法
从在校时间上来看
丹麦与中国也截然不同
中国学生一般早上6:50左右开始上课
晚上6:50左右结束
晚上回家后也要完成不少的家庭作业
光在校时间就有12个小时
而在丹麦
学生则是8点左右到学校
下午2点就放学
每天在校时间是6个小时
半天制是丹麦一直以来的传统
因为在很久远的时候
孩子们要在下午帮父母做农活
尽管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但上课时间一直没有调整
目前有些丹麦学者呼吁增加上课时间
也积极推动,却似乎阻力重重
因为孩子们觉得学习负担已经很重了
在课堂纪律上
两国的差异也很明显
丹麦学生们的课堂更加自由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随意发言
可以直接称呼老师的名字
老师也会走到学生身边交流探讨
丹麦的老师们认为
这样能更好了解
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但是也有一些弊端
比如课堂比较混乱
有些孩子比较自觉
也有些孩子贪玩
在中国,课堂上要好管理得多
老师们被赋予了更多权力
学生们对老师也足够尊敬
发言和回答问题举手
教学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
一切似乎更有条不紊
两个国家的教育中
对待竞争的态度也各有特点
在中国的教育中
孩子们之间的竞争是被鼓励的
班级会在教室后面
公布每个学生的各科成绩
鼓励孩子们互相追赶、提升排名
校方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家长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
给孩子们营造一种备战中考的紧张氛围
纪录片采访了一名成绩优异的孩子
男孩表示很喜欢做第一名的感觉
这是自己的一种成功
在一个团体中总有胜利者和失败者
班级里一名担任班长的女孩子
也在采访中表示竞争非常有必要
没有竞争,人会比较追求安逸
会堕落、懒散、没有奋斗目标
而丹麦孩子们之间的竞争
是被刻意避免的
在足球、篮球等体育活动中竞争
是可以被讨论的
但在平时的学习中
学校和老师都不会让学生们互相比较
担心这样会让一些孩子感受到压力
纪录片也采访了丹麦班级里
一位成绩特别好的女孩子
在问及自己是否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人时
女孩子回答:上进心这个词被滥用了
我觉得我只是成绩比较好而已
一边说这话
女孩子竟然一边哭了起来
采访者问女孩为什么哭?
女孩委屈地回答:
在班上,我被认为是成绩最好的学生
有时候听他们说你每门都考满分
还来这里干什么?
这让我觉得很委屈
我只不过是做我想做的事情
连班主任老师也说
孩子如果满足老师的各种要求
会被认为是太有上进心
容易被孤立
不利于和同学们融洽相处
两个国家教育理念上的不同
很难说孰优孰劣
但是在明显不同的教育体制下
孩子们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各类科目比拼的结果
也似乎有了更让人期待的理由
第一轮比拼项目:
阅读能力
孩子们迎来的第一场比拼
是关于阅读的测试
试卷由丹麦师范大学
阅读方面的专家准备
两国专家都认为
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阅读能力
很难去学习其他的专业知识
测试题一共有30道
测试时间是30分钟
试题基本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
最后一道题比较困难
专家们设置了陷阱
孩子们不仔细阅读
很可能就会答错
有丹麦学生表示
可能自己不会考得太好
因为是跟中国学生一起考
觉得中国学生很聪明
还有人说中国孩子的知识面比较宽
可能会比丹麦学生成绩好
也有丹麦孩子比较乐观
认为自己班级的阅读水平不错
胜算比较大
在考试过程中
中国和丹麦两国的孩子们
都没有觉得试题很难
也都认为自己考得还不错
考试结果显示
两国班级之间的差异
确实没有非常明显
中国学生的平均正确率是76%
丹麦学生的平均正确率是70%
从数据上看
中国学生获得了胜利
但有一个比较值得注意的现象
丹麦孩子的平均正确率低
主要原因是班级孩子的阅读水平差异很大
丹麦有2名孩子做对了全部题目得了满分
中国班级则没有全对的
在只错一、两道题的这部分学生里
丹麦学生的数量也高于中国学生
在最拔尖的部分孩子里
丹麦学生是占了优势的
但是在错误率很高的学生中
丹麦孩子也占了更多的比例
甚至有学生只做对了2、3道题目
也就意味着
这些孩子可能只有小学3年级左右的
阅读能力和水平
而中国孩子中没有这种情况
所有孩子都能答对一半以上的题目
丹麦专家说
丹麦9年级班级中有15%—20%的孩子
没有足够的阅读能力
这部分孩子需要更多的空间和帮助
然而老师们认为
9年级时完全没有足够的时间
快速提升这些孩子的阅读能力
因为还有很多其他的科目要学习
丹麦学者们也无法达成统一
有学者认为
现有的教育对这部分学生太宽容
往往出于所谓的“好意”
降低对这部分学生的要求
即使他们只做了很简单的事情
也给他们很多的夸奖
而不是严格的要求和督促
也有学者认为
这部分孩子确实存在能力上的不足
这不是学校或老师的责任
而是综合因素共同的结果
但孩子们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
必须带着从学校得来的自信
必须相信自己是足够好的
所以不能去以刻板的标准要求所有孩子
要给孩子快乐和自信
最终阅读能力比拼结果:
中国孩子小胜
第二轮比拼项目:
数学能力
在阅读比拼过后
两个国家的孩子们
迎来了数学方面的比拼
中国孩子在基础数学上的能力
是被世界广泛认可的
中国初中的数学难度
也已经超过了多数的国家
所以为了让比拼更加公平
两个国家的孩子
分别做两个国家的中考题
但是丹麦学者们会把中国考题中
丹麦从没讲过、没学过的部分去掉
只留下丹麦课堂上讲过的题目
比拼前,丹麦学者做了一些分析
他认为中国的数学是比较早期的“纯数学”教育
孩子们学得比较死板
而丹麦的数学侧重于应用
在实际问题中考察孩子们的数学能力
所以哪怕去掉了中国试题中难度较高的题目
可能最后获胜的还是中国学生
但是如果中国学生做丹麦的中考题
可能也会不太适应
最后结果并不好判断
最先进行的是中国毕业试题的考试
两个国家的孩子同时进行测验
丹麦学者们已经调整过
确保所有题目都是丹麦学生们接触过的
但在考试结束后的采访中
丹麦孩子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
孩子们纷纷表示:
“我一打开试卷,整个人都傻掉了
好多题都不会,只能靠瞎猜”
“我觉得中国的考试
简直是太难了”
“我根本不习惯这样的考试”
之后两国的孩子们
开始做丹麦的毕业考试题
有专家把丹麦文翻译成中文
两国孩子的考试时间都是45分钟
考试中,不少中国孩子在20分钟左右
就答完了所有题目
对中国孩子来说
考试内容并不难
两国孩子的考试成绩
也证明了中国孩子的数学能力
确实非常强
仅仅是试卷中的第二道选择题
请学生们选出正确的式子
就出现了特别明显的差异
中国学生在这道题上的正确率达到96%
而丹麦学生的正确率只有9%
有丹麦学生说:
“中国考题太疯狂了
这些题都是给工程师们做的
太难了,每一道题都很变态”
最后的结果很明显
在中国试卷的比拼中
中国孩子做对了平均90%的题目
而丹麦孩子平均只做对30%
中国孩子比丹麦孩子的成绩
要好上足足3倍
面对这样的结果
有些丹麦专家表示在意料之中
毕竟中国孩子在数学这个科目上
花费了很多时间
也有丹麦学者惊异
因为所有题目都是丹麦学生学过的
本以为有些尖子生可以做得不错
没想到也不太理想
更惊异于中国孩子可以平均做对90%
说明水平真的很高
而在丹麦毕业考试的比拼中
结果也同样出乎丹麦学生和专家的预料
丹麦学生普遍认为自己考得不错
认为自己更熟悉本国的题目
而且侧重实际应用的话
中国学生可能不行
丹麦学者也预测两国差距不是很大
可是结果显示
中国学生的平均得分是57分
丹麦学生的平均得分是26分
也就是说
即使做丹麦的毕业试题
中国孩子还是呈现出了压倒性优势
对这个结果
丹麦学者表示有些难过
他们肯定了中国学生的努力
也认为丹麦本国的孩子们
可能需要更多的练习
同时应该做到齐头并进
给程度不太好的孩子更多帮助
最终数学能力比拼结果:
中国孩子获胜
第三轮比拼项目:
团队合作能力
在数学比拼过后
是比较令人期待的团队合作能力比拼
丹麦的学生和学者普遍认为
他们可以在这项比拼中获得胜利
因为团队合作和团队精神
是他们上学后就一直在刻意培养的
而另一方面
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学生知识能力比较强
但在团队活动中应该表现得不太好
专家们很自信地表示:
“团队合作能力
将是我们未来在国际竞争中
脱颖而出的地方“
的确
丹麦在学生团队合作的培养上很下工夫
孩子们有相当多的机会
进行分组讨论、分组练习
以及分组来做各种报告
孩子们一起玩耍、一起野营
各自寻找自己的位置和分工
为了测试两国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
丹麦顶级专家们提供了很大帮助
专门给孩子们设计了团队能力考试
首先从两国两个班级中
各自抽出8名学生分成2个小组
给每组学生分发50张白纸
以及4个强力透明胶
要求孩子们在规定的30分钟时间内
搭建一个类似房子的独立支撑体
能让小组的4名成员
进入到建筑物里面
孩子们不知道的是
最后建筑物的好坏
并不是这次的评判标准
而是摄制组会把他们在这
30分钟内的行动全都录制下来
交给丹麦专家进行分析
来看他们是如何进行合作的
是否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经过商讨和团队的努力
4组孩子的建筑物都在规定时间内
搭建完成了
过程中有过讨论、有过协作
看起来都非常努力
丹麦专家们对4组孩子的
搭建过程录像进行仔细分析
评判主要标准是看团队
是否足够专注
是否能够聆听彼此的意见和想法
最后的测试结果显示
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学生的表现最好
因为他们善于在团队合作中
表达自己的意见、聆听同伴的意见
并且进一步改进任务过程中的方式方法
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中国团队在整个过程中
一直保持着高度的专注
目标明确
没有嘻嘻哈哈
也没有小打小闹
丹麦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则表现出两个不同的专注点
一个是执行任务
另一个则是自我的形象
孩子们在过程中嬉笑打闹
看衣服手表鞋子
专家们认为
这影响了丹麦孩子的发挥
丹麦专家们表示
丹麦培养年轻人的方式过于个性化
他们不服从权威
同时也非常自我
这不利于孩子们在团队中
取得足够的优势
也有学者反思
丹麦是否自我感觉太过良好
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
丹麦孩子真的在团队合作上
比其他国家有明显优势
可能也需要进行调整
让孩子们更加专注更加执着
而不是只顾及自己的快乐
最终团队合作能力比拼结果:
中国孩子获胜
第四轮比拼项目:
创新能力
丹麦一向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也一直在做自主创新的努力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
所以谁更有创新能力
也是这次比拼对决的关键之一
丹麦相关领域的专家
为这次比拼设计了测试题
专家表示,创新能力可以有
很多种意义和表现形式
一般来说包括3个方面:
第一,这个东西必须是新的
是被创造出来的
第二,这个东西必须是恰当的
符合时代背景和实际
第三,可以使生活变得更容易
可以改善生活方面
据此丹麦专家设置的试题是
每个班级选出几名孩子
给孩子们一叠相同内容的画
让孩子们自由发挥
添加新内容作画
并且给画作想一个标题
限时15分钟
最后的评判由丹麦及中国两国4名专家
独立进行判断打分
最后综合评价完成
孩子们画工怎样都没问题
主要看孩子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从原创性、灵活性
思维开阔性、创意拓展性
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这种方式也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
对于结果的预测
丹麦专家和学者依然普遍认为
创新能力上丹麦会胜出
因为中国的教育
看起来对孩子们的创新能力
是比较约束的
然而最后结果显示
中国学生的创新性方面
也是要比丹麦学生高的
专家们一致认为比较有创新性的画作
几乎都来自中国孩子
比如一个在烫头发的女人
在跳舞的男人
表现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画作
在弹竖琴的男人
只有一幅丹麦孩子的作品
被挑选出来表扬
名字是“度假天堂”
但也有些现象让丹麦专家意外
关于人体器官方面的画作题材
丹麦学生选择的很多
但没有一个中国学生选择
专家们表示
这可能跟丹麦学生比较开放
思维不受限制有关
中国学生比较严肃
所以不会选择相关题材
但是最后的结果
同样是中国学生在创新能力上
要表现得更出色一些
最终创新能力比拼结果:
中国孩子获胜
第五轮比拼项目:
英语能力
最后一轮比拼是关于英语能力的测试
分为听力测试和笔试
在这轮考试中
丹麦学生和专家同样认为自己会胜出
因为丹麦学生
有更多的机会去使用英语
在基因方面也更加有优势
事实上
中国学生确实遇到了挑战
在听力部分
中国学生普遍表示听不懂
选项也很难看懂
丹麦学生则表示
完全在自己能力范围内
觉得自己考得还不错
最后考试的结果
让丹麦专家感觉比较惊讶
因为两国的差距
超出了丹麦专家的心理预期
丹麦学生平均答对了71%
而中国学生平均只答对了29%
原本专家预测
可能丹麦学生会比中国学生
好10%—20%左右
但是结果看来要乐观得多
在英语笔试部分
学生们主要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很多中国学生同样表示很难
丹麦学生表示还可以、不算太难
应该可以比中国学生考得好
最后结果显示
丹麦学生平均答对了61%的题目
而中国学生平均答对29%
也就是说在听力与笔试部分
丹麦的孩子们表现非常好
最终英语能力比拼结果:
丹麦孩子获胜
所有的比拼结束
中国孩子在阅读、数学
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方面
都取得了优势
但是在英语方面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面对这样的结果
丹麦专家表示很担忧
如果丹麦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可能短时间内
丹麦学生的优势就会被中国超越
丹麦也有学生表示:
”个人觉得,中国人将来
有一天会征服全世界“
2、西方宽松教育背后的谎言,蒙骗了多少人?!
一部由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正在中国网络世界走红,中国老师教的英国学生实验班在数学、自然科学的最终考试成绩比起英国老师教的那组学生整体成绩高出10%,而有关于中外教育比较的话题也再次引起公众关注。与中国教育以显性的应试来划分学生群体不同,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
西方宽松的教育在偷偷地完成社会分层(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多数刚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国人,通常会感慨其教育的宽松——隔三差五的假期、三点钟就下课的学校、近乎于游戏的课堂教学以及老师们体贴耐心的鼓励,似乎只要孩子表现得不那么弱智,就可以轻松得到老师的肯定。作为一个家长,你会情不自禁地觉得,在欧美读书太轻松了、太容易了、太简单了。大多数在欧美短期待过几年的家长,都会把这种印象带回国内,作为他们与朋友们闲聊时的重要谈资。
可是在这些印象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故事。我在联合国机构工作的时候,曾经有一位特别不喜欢当地的美国同事,每天都在计算回家的日程,几乎是熬着过日子的节奏。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回国工作呢?他告诉我,在这里熬着的最重要原因,是联合国能为其雇员报销三分之二的子女教育费用,而他回国只是一个普通教授,很难负担起孩子上私立中学所需要的学费。我又问道,“那为什么不去免费的公立学校呢?”这位同事笑笑的表情像极了国内到处借钱买学区房的家长。
几年以后,我去了美国,发现当地小学下午3点放学,但是只有黑人邻居的孩子跑跑跳跳地回家了,而在这个时候,大多数白人和华人的孩子,都背着书包、拿着乐器,去了各种辅导班。
欧美的中小学的确与中国的中小学存在巨大不同,在那里,学生可以不承受任何压力。然后在快乐几年之后,大多数的孩子也就这样了,他们或者去社区大学再混几年,或者直接去找些底层的体力工作度日,或者直接开始拿失业补助,在街上闲逛。
在美国,一个不去辅导班补课、不花大价钱去学习才艺参加社会活动去丰富自己履历的孩子几乎没有可能进入名牌大学。欧洲的情况好一点,因为当地的社会福利较高,很多学生能够较容易地进入好大学,可是这不并意味着在公立中学没有打下良好基础的他们能顺利毕业。我在鲁汶时曾惊讶于大学生天天狂欢,一位教授冷冷地告诉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过是来这里吃喝几年,体验一下生活。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拿不到学位的。”
坦率来说,在西方社会,孩子们的确可以有一个开心、幸福的中小学,但“更少的学习、更多的游戏、更宽松的管理”,实际上意味着如果想要跻身社会精英,你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与公立教育之外更多的社会资源。与中国教育以显性的应试来划分学生群体不同,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大多数老百姓的孩子在这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沉淀了下来。
说到底,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不同,绝不仅是方法上的不同,而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平民子弟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吃苦受累。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它的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
在BBC的纪录片中,英国学生的顽劣,似乎再次印证了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更为出色的惯常判断。这种判断又总是引发“为什么中国学生在大学阶段后劲不足、创新不足”的老问题。而有关讨论,最后往往会被聚焦到“中国的应试教育不鼓励创新”这一结论上。
然而很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常识”似乎完全忽略了我们近邻日本与韩国的情况。作为近几十年来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创新大国,这两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恰恰是以“应试”为鲜明特征的。如果我们仔细了解一下韩日中学的自杀、高考复读现象,去他们考场外看看各种“请神符”,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应试甚至比中国还要残酷。为什么他们的应试就没有妨碍创新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相对优势,是一种不恰当比较得出的结果。
在BBC的记录片里,英国学生的确跟不上中国老师的进度;但不能忽视的是,英国公立中学与中国公立中学虽然名为“公立”,实质却相差甚远。来英国教书的这几位老师,基本上都来自中国优秀的公立中学。在大多数中国城市,小升初的环节已经相当激烈,能够挤上重点公立学校的孩子往往都经过了非常良好而严格的教育。
这意味着,这几位老师在英国中学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标准,其实是针对中国精英学生的基础与天赋而形成的。然而,英国的公立中学与我国的不同,它比较严格地贯彻了学区制度,在13-14岁这个阶段,它的学生处于一个鱼龙混杂的自然状态,基础较差的孩子跟不上中国老师的教学进度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虽然都被冠以公立的称呼,但西方的公立教育是大众教育,中国的重点公立中学是精英教育。两者比较其实是拿我们的上马比英国的下马。以此来判断谁的基础教育更好,其实完全偏离了真相。与自由散漫、福利过度的公立教育不同,西方私立精英学校的风纪严格、学业压力巨大,要想跟上其教学进度绝非易事,在许多地方甚至比中国的重点中学还要残酷。坦率而言,如果中国老师遇上这样的学生,可能展现的将会是另一个效果。
在近十年来,中国的教育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在中小学,都经过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既出于中国教育对中国社会快速变动的回应,也在很大部分出于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一些人常拿英美公立学校来做素质教育的模板,强调快乐学习,强调减负,结果造成了公立教育在内容上的缩水,质量上的下降。这实际上逼迫着家长们在课外时间投入更多的资源,而无力购买教育资源的孩子则越来越难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在课堂上弥补这种资本上的差距。
国外一些嬉闹散漫的所谓现代公立教育,其实不过是提供的最低标准公共产品。我们不能把这些标准当做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也不能把这些标准当做西方教育的真相。中、日、韩等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在公立教育上往往都显得比西方社会要残酷,但这恰恰也意味着,这些国家的公立教育更能让平民子弟实现向上的流动。
一旦所谓素质教育的改革,让贫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那么用更加残酷的平民教育来填补差距就成为了必然,而这恰恰是超级中学出现的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随着国内众多家庭的经济好转,他们有很多机会见识了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模式,但他们回来后根本没有经过理智地分析和比对,根本没有真正站在我国国情理智地去分析彼此的优劣,反而大讲特讲什么西式的快乐学习是多么的好,而中国一直以来以优势见长的公立教育受这些不明表里的声音而影响越来越大,反而慢慢把很多传统的优势给摒弃了,一旦换了一个所谓西式教育快乐学习的模具,其结果必然是“百世英名毁于一旦”!国内众多城市,很多民办学校打败百年公立名校就是明证。
中国教育,应试教育有没有用?上文已经很清楚地分析了,请允许我再说一遍——“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平民子弟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吃苦受累。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它的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多么深刻的阐述,多么有力透纸背的理性分析,直击问题的本质!
中国的现行教育模式有没有用,还得事实说话:
1、中国数十年来普遍科学技术来被封杀、被封锁,高端技术,尤其是保家卫国的尖端武器技术与装备等都是自己一手一脚搞出来的,这些科学家绝大多数都是当年应试教育出来的“书呆子”,这没有错吧;
2、中国现时拥有唯一可以跟美国媲美的技术人员和科研力量队伍,这些更是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野蛮生长起来的高级知识分子,这也没有错吧;
3、每年数十万在西方顶级大学求学、并拿得全额奖学金的中国留学人员,这些应该也是应试教育“书呆子”、“木头人”出来的;
4、你隔壁的那小伙子小时候也是一天到晚学习的“书呆子”,不过,他现在是华为高级工程师,年薪100多万;
………这些的大小例子太多了!!
笔者认为:中国的教育固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依然有很多值得保留的地方,比如我们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填鸭式的灌输使学生默默的接受很多知识,这些知识即使当时消化不了,但是却沉淀在她们心中,将来都会潜移默化的就会形成一种逻辑思维能力。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如果在没有数量的基础上就追求创新,往往一种妄想和徒劳。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