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新区实践!
今天上午,湖州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在湖州大剧院隆重开幕。市长洪湖鹏代表市作工作报告。
成绩鼓舞人心、蓝图催人奋进。报告系统总结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对今年全年工作进行展望与部署。《报告》中新区元素频频出现,这既是对新区取得成绩的肯定,也为新区接下来工作实践指明了方向。
对标工作报告
且看新区实践
实践成果
报告原文:
新引进3亿元以上项目323个,其中八大新兴产业链项目占比达到56%,吉利高端纯电车型、方正电机、卫蓝固态电池等百亿级项目成功落户。
新区实践
2022年11月21日至22日,南太湖新区第四届投资贸易与科技人才洽谈会在南太湖山庄隆重举行。期间,总投资319.5亿元的30个项目进行了集中或线下签约,其中包括“一体化赋能高质量发展走进湖州”会场签约的总投资139亿元的卫蓝固态电池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超钠新能源储能钠离子电池项目等。据悉,卫蓝固态电池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全国首个大规模半固态电池生产基地。
报告原文:
加快培育以绿色智造为特质的现代产业体系,八大新兴产业链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32.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创成省级“新星”产业群4个,数量全省第1。
新区实践
今年年初,南太湖新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产业群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省级“新星”产业群培育名单。据悉,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三电”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是新区“3+1+N”绿色高端产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区的主导产业和核心产业。目前,新区已经集聚80GWh产量的生产企业和在建项目。
报告原文:
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增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5个,列入省级服务业重大项目数全省最多,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区成为多式联运全国示范,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8%,增速全省第2。
新区实践
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区经过省、国家多轮答辩,闯过数关,于去年10月8日入选交通部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园区在业内地位取得“质”的提升。2022年,物流园吞吐量突破31万标箱,其中,湖州上港码头已连续六个月单月吞吐量过万,日均订仓位292箱以上,当年完成吞吐量11.6万标箱,创下内河航运开港第一年冲破“10万标箱”的新记录。
报告原文:
“五谷丰登”计划全面实质性推进,累计落地项目71个、集聚人才2.2万名,西塞科学谷引进科创项目24个。
新区实践
南太湖新区按照市委市“五谷丰登”计划部署要求,以主阵地、主力军的姿态高效率推进“科学谷”“云起谷”开发。目前,科学谷(北片)首动区域-湖州高教园区启动工程施工,湖州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两大高校正式启动施工,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年底前方案设计完成定稿;《湖州弁山云起谷长田漾区域城市设计》已完成国际征集工作,投资5亿元的黄龙洞景区项目正式签约。
报告原文:
浙大湖州研究院、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湖州)集聚各类人才1126名,孵化和引进产业化项目51个。
新区实践
2022年,新区充分发挥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和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两大高能级校地合作平台的优势,围绕企业需求,布局鲲鹏计划、海外引才计划等高层次人才项目,不断增强吸引集聚高端创新人才的能力水平,同时,充分发挥2家研究院产学研“源头活水”作用,院(校)地合作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优秀案例在新区遍地开花,逐渐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热力引擎。
报告原文:
实施“2+8”平台综合实力五年倍增行动,10个平台完成规上工业产值57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80亿元,南太湖新区与上海张江高科合作打造半导体产业园。
新区实践
“2+8”平台中“2”是指湖州南太湖新区、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光电通信及半导体是南太湖新区主导产业之一,新区目前已拥有PC整机厂超越数控,同时与上海张江高科战略合作全力打造光电通信及半导体产业园,电子新材企业华飞电子、三时纪投产达效,见闻录MEMS射频芯片、电子粉材雅客华飞、5G物联网终端播思微等落地在建,初步形成产业集聚。
未来实践
报告原文:
支持南太湖新区加快建设长三角产城融合示范地,支持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加快打造长三角绿色智造新高地和跨省域产业合作新典范,推动其他8个园区平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新区实践
2023年,南太湖新区将聚焦产城融合,大力发展创谷经济,以主阵地、主力军的姿态高质高效推进“科学谷”“云起谷”开发建设,有序推进凤凰湾、铁公水物流园、长田漾等区块片区开发建设,协同做好产业平台培育、南太湖未来城打造、科技城建设、老城有机更新等文章,推动产业发展空间、城市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机融合,持续擦亮新区生态底色和发展本色。
报告原文:
发展研究院经济,引育八大新兴产业链高能级科研平台6个以上,支持浙大湖州研究院、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湖州)等提能升级。
新区实践
2023年,南太湖新区将践行科技成果转化新思路,做强两大重点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以“一院一平台一园区一基金”为模式,建设浙江大学科技园湖州科创基地与电子科大校友产业园,促进新区科技成果专业化与集聚化发展。2023年,两个重点研究院的产业园实现入驻并正常运营,力争产业园内新引进与孵化各类科技型公司不少于15家,实现就业人数不少于50人,运营公司及孵化企业当年实现销售不少于3000万元。
报告原文:
大力培育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发展“生态+科技+产业”创谷经济,锁定半导体及光电等重点领域,布局一批新型实验室,做强环西塞山科创走廊。
新区实践
随着西塞山科学谷、高教园区等重大项目落子布局,湖州中心城市发展空间逐步向西拓展,2023年,南太湖新区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绿色引领、开放协同、重点突破、创新赛道,着力培育重大科创平台、导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汇聚高端人才团队、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力争推进人站产城融合,把环西塞山科创走廊打造成为长三角知名、全国有影响的绿色科创样板区。
报告原文:
加快“青创新城”建设,营造爱才成才、近悦远来、有口皆碑的一流人才发展生态,把湖州打造成为青年人才向往之城。
新区实践
2023年,南太湖新区将深入探索“西塞山青创城”青创空间和建设模式定位,继续聚焦3+1主导产业,全力做好新区各类人才的“引、育、留、用”工作,锁定一个目标,聚焦两大人才,强化三大主导产业释放新动能,争创实现四优服务。实现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报告原文:
加快南太湖绿色金融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
新区实践
南太湖绿色金融中心是湖州探索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今年,南太湖新区将继续与市金融办、市城市集团加强联动、形成合力,通过出台完善的金融企业支持政策、制定公开透明的规则,为入驻金融企业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强化金融企业发展信心,加快金融资源不断向中心集聚,努力把南太湖绿色金融中心打造成区域金融机构聚集地、绿色金融创新示范地、地方金融落户首选地和金融生态企业汇聚地。
报告原文:
着力打造“湖光里的都市封面”,加快建设南太湖未来城,推进中央商务区总部、金山湖滨湖阳台等项目建设,招引一批高端区域性总部,抓好后续运营管理。
新区实践
2023年,南太湖新区将继续认真落实“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部署要求,推动品质建设更彰显、项目招引更突出、高端要素更集聚、体制机制更顺畅,切实发挥主阵地、主引擎作用,以最大决心、最实举措、最快绩效全力推动未来城开发建设。力争实现南太湖CBD(除主地标外)、总部经济园等重点项目基本建成,相关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基本完善,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增强。
报告原文:
着力打造“湖山间的文化客厅”,融入城市休闲、文化展览、生态展示等功能,加快建设长田漾生态文化区,推进新博物馆、科技馆、少年宫和湿地公园等项目规划设计。
新区实践
长田漾生态文化区是南太湖新区重点开发文旅项目之一,其重点组成部分之一——湖州湿地?文化广场项目当前正在快速推进当中,项目拟选址于长田漾片区东北角,北侧为弁山大道、东侧为太湖路。项目规划建设集历史科普、文物展示、科学探索、青少年和妇女儿童活动、文化交流与创意等内容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具体包含博物馆、科技馆、少年宫、妇女儿童中心、文化创意街区和商业配套等内容。
2023年,南太湖新区将以工作报告要点为指导,继续扛起核心引擎的使命担当,以一往无前、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贡献新区力量。
原标题:《从工作报告,看新区实践!》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