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的老师收礼7000元“出彩”了

  这几天网络传闻,说一个民办学校的小学老师,收了家长7000元,不给办事,还侮辱孩子,被家长举报了。这位老师把7000元退还家长了。

  后续这件事还在发酵中。

  

  我也是教育界中的一员,很了解关于家长给老师送礼的风气,一直存在的,并且司空见惯。作为家长不给老师送礼,似乎是不正常的。其实不是老师在要礼,而是家长送不到礼,心里不舒服,不踏实。

  但是,家长给老师送礼,老师不待见,反遭举报的,属实罕见。

  

  家长送礼的目的是什么呢?一种确实希望老师多加“关照”。一种是炫富,我有钱,老师就得为我孩子服务到位。一种是跟风,别人都送礼,也送吧?咋的,也不能让老师瞧不起。

  其实,好多家长送礼,不是内心要送,是风气索然。

  既然教师收了礼,就要维护好自己的“师德”,把握好自己的“智慧”。

  所谓“师德”要做教师该做的事,教书育人是本质。

  所谓“智战争片慧”是指处理问题的技巧。无论家长咋送礼,在老师的眼里,都会有好学生与坏学生。

  但是,如果老师有明显的歧视或偏见行为,这个老师就犯了忌讳。换句话说,不聪明。这是在作践自己。有失“师德”行为。

  有句俗话“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你以为给你送礼,是心甘情愿的?真别拿家长不当回事。

  所以“做一个智慧型老师”是当下“师德”教育的课题。“智慧”的含义是广义的,包括学识的智慧、教学的智慧、育人的智慧。也包括社会面处理问题的智慧。

  

  作为教师,千万不能以小失大。这个年代,老师的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个决定,都可能触及家长的不满。

  有人可能说,这老师没法干了,可是你咋不说你潜在的收入,又有几个行业的人能比。你的“谦虚谨慎”,恰恰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

  最后要说,老师收礼,不是老师的错。家长送礼,不是家长的错。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