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质效

     作者:吴敏远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当前,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学习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问题尤为突出,各基层党组织要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党员教育、细化跟踪服务,切实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以“聚心”为重点,强化组织领导。要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流动党员数据库,精准掌握流动党员从事职业、流动地址等动态信息,并构建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双向互动、共同负责的流动党员管理的长效机制。要畅通线上线下交流渠道,建立健全支部班子与流动党员结对联系制度,定期不定期开展线上联络、谈心谈话,第一时间了解流动党员生活情况、工作表现、思想状态等,并积极引导外出时间6个月以上、有固定工作单位的流动党员转接组织关系,对不便转接组织关系的切实落实好联系、汇报、评议制度,确保把每一名流动党员都纳入有效管理范围。

  以“铸魂”为目标,优化党员教育。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流动党员的职业特点、行业分布、学习需求、兴趣爱好等情况,积极探索基层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拓宽流动党员教育渠道,依托学习强国App、云岭先锋App等学习平台,及时为流动党员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推荐、权益保障等服务,切实增强学习趣味性和吸引力,并持续开展“送学上门”“送教上门”活动,让流动党员随时学、跟进学,全方位多维度高质量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以“融入”为导向,细化跟踪服务。要把党组织的服务工作做在前面,加强与流动党员的沟通交流,实时了解流动党员生活、工作、思想等情况,并加强跟踪走访服务,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就业、维权、培训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传递组织温度。要建立“双向共育”动态培养模式,探索跨区域、跨行业开展党组织活动的有效途径,并搭建流动党员志愿服务平台,健全流动党员服务驿站,在为流动党员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动员流动党员积极参与防汛救灾、文明创建、法治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展现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