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儿子两分之差落榜清华,重查试卷后,卷上11字,让林徽因幡然醒悟
高考是人生中一辈子的大事,不仅考验孩子更考验父母。尽管许多人说,高考决定不了一个人的一生,可实际上高考切切实实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家里要是能出一个清华北大的学霸,真是做梦都能笑醒,然而林徽因的儿子,却是主动放弃了清华大学,让林徽因也大跌眼镜。
才女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在建筑学领域都是泰斗级别。二人志趣相投,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而梁思成是中国近代建筑之父。因此儿子梁从诫一出生就备受瞩目,林徽因也对他寄予厚望。
梁从诫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示出了非凡的绘画领域,尤其是建筑,这让林徽因倍感欣慰,按照她的设想,高考的时候可以报考清华大学的建筑系,做自己的接班人,便有意栽培他。梁从诫也没让林徽因失望,就算学得内容再多,也没有一句怨言。
到了高考的时候,梁从诫的成绩出来后,让她大跌眼镜:两分之差,无缘清华!这让林徽因及其不甘心,儿子这么优秀,怎么可能落榜,于是她要求重查试卷。假如把这2分的错误找到,儿子还是能上清华。
但当她看到儿子梁从诫的试卷时,哑口无言。原来在其试卷上写着:“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因此,没能得到那两分。起初林徽因很生气,毕竟一开始就是按照清华建筑系来培养的,但后面也想通了,强扭的瓜不甜。于是尊重儿子的选择,梁从诫也顺利考进了北京大学的历史系。后来,不负热爱,成为历史领域的专家。
其实,哪怕林徽因的儿子没考上清华,也只是因为他不想而已。关键是林徽因的女儿同样也是北大的学霸一枚。因此很多人都好奇林徽因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小编在阅读她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关键的教育理念就在于下面两点。
一、把孩子当大人交流
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本书中,记载了很多林徽因与孩子的书信往来,因为林徽因常年和丈夫在外勘察地理,两个孩子就被留在了家中,但林徽因从未忽视过孩子。每当林徽因外出,总会告诉孩子自己身在何处,做些什么,把自己的爱寄托在了书信中。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曾记载卢沟桥事变时,林徽因在给女儿写信时说道:“宝宝,妈妈不知道要怎样告诉你许多的事,现在我分开来一件一件地讲给你听。”如此朴素简单的话,这一刻,林徽因也只是一名挂念女儿的母亲罢了。
在信里,林徽因从来不会把女儿当做孩子,哪怕孩子7岁。信里她总是把女儿当成一个大人去沟通,从不遮掩隐瞒,也不会因为孩子不懂,就糊弄,站在平等的角度尊重孩子们的想法,与他们沟通交流。
二、温柔坚定的爱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书中,林徽因曾这样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她从来不像传统的父母,避讳爱,而是大大方方地告诉子女,自己有多么爱他们。
正是因为林徽因给孩子带来的温暖和爱,哪怕很长时间母子聚少离多,孩子们也从来没埋怨,而是处处为林徽因着想。培养出来的一儿一女不但学习成绩优异,儿子梁从诫和女儿梁再冰都考进了北京大学,品德和性格也极佳。
以上两点,就是小编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书中,所总结的林徽因教育理念。假设我们能读懂那么对于教育后代也大有裨益。
世人只知道林徽因是建筑学泰斗,殊不知,她在文学领域、教育领域同样相当有造诣。一门双北大,足以看出。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本书中,记载了她不少关于教育子女的心得,尤其是她常年在外工作的情况,能把两个孩子培养得那么好,值得现在的家长去参考。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书中,收录了林徽因生前的书信、散文、诗歌。可以说记载了她一生的所见所闻。其中包含她对于婚姻、爱情的感悟。包括世人所关心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情感故事,在书中,林徽因也有提及。
林徽因常年走南闯北,抬头见过欧洲的烂漫风情,也曾低头走过农村的泥泞人间。因此她对人生的感悟愈发深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记载了这些过往。对于世人的迷茫,焦虑,她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当你觉得自己生活没有了颜色,一团乱麻,又很迷茫,那就一起阅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在书中汲取一代才女的智慧。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