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没有SCI论文不能答辩?武理工更改毕业要求,数百学生恐延毕
考研难读研更难,据统计每年应届硕士毕业生中,至少有10%会面临延期毕业。博士研究生被延毕的概率更高,平均延毕率高达39.68%。
导致研究生不能如期毕业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主动延毕,有的是被动延毕。前者可能是上学年龄比较小,或者是没经历过复读或考研二战,比其他同学年龄小,所以想通过延毕逃避就业,毕竟跟着好的导师也能拿到项目分成。
有的学生觉得受口罩原因影响,这几年就业环境不好,晚点毕业还能以应届生的身份找到好工作。可大部分学生还是想尽早毕业,可惜因为没有达到毕业门槛,不得不延毕。
一般来说985、211高校为了保证学历证明的含金量,毕业门槛的要求也比较高。毕业论文质量不达标,答辩不合格的学生,导师不会手软。学生一入学看到学长学姐为了按时毕业而努力,自然也不敢掉以轻心。
不少在读研究生在学业上付出的努力,胜过考研期间。真是早出晚归的,扎在实验室里。既要完成导师交代的各项学习和工作任务,又要规划好时间写好论文。学生们就怕毕业门槛越来越高,或者临时调整让自己措手不及。没想到,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据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应届硕士毕业生介绍,临近毕业之时,导师通知所有学生,必须有发表过SCI论文的经历,才有机会参加毕业答辩。否则论文写得再好,也不能答辩,只能延毕。
数百应届毕业生心态崩了,整届学生也没有几人有过发表SCI的经历。毕竟这属于高质量论文,不是投稿就一定会发表。想要完成SCI论文暂且不说从提交到审核发表需要的周期,就是撰写也需要一个过程,应届生既要找工作,又要写毕业论文,根本没时间再写SCI。
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延毕,抓紧写论文发表。这个周期最快也要3个月,基础薄弱的想要写好这篇论文可能需要的时间更多。审核的周期从85-150天不等。这样一来,已经找到实习单位的学生,若不能如期拿到学历证明,将视为主动放弃offer,再想找工作可就更难了。
此消息一经传出,震惊各所高校的研究生院以及各地考研党。大家都担心这是一个教育政策改革的信号,未来硕士研究生毕业门槛可能要提高。毕竟现在为了缓解本科生就业问题,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要是不守住毕业门槛,研究生的学历也将面临贬值的危机。
部分准备参加2024年研究生考试的学生表示,如果确有此事不如直接放弃考研,反正考上也没法毕业,发表SCI谈何容易。不过从现在情况来看,此举只是该学院的个别现象,未必会被普及。
该学校的学生猜测,学校临时调整毕业门槛,很有可能与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有关系。武理工的材料学作为A+学科,也就是该专业在全国专业排名中位列前3%。近几年材料学毕业生平均起薪标准增加,各学校都加大了该学科的建设力度。
武理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掉出A+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学校的压力,势必会转嫁的老师和学生身上,短时间内让老师发表大量论文不现实,学生成了背锅侠。该通知发布后,应届研究生也曾据理力争,可直到认定截止日期,学校丝毫没有让步的迹象,学生也只能认命。
在各个学科当中,材料学发表SCI的难度算是比较低的,而我国材料学论文数量暂列世界第一。作为A+学科学校的毕业生没发表过SCI确实说不过去,大体上也跟学校在这方面没有硬性规定有关系,很多专硕压根没想过发表论文,眼下也算是自酿苦果。
武理工此举未免有些儿戏,任何教育政策实施都不应该拍脑门和一刀切。或许专业排名下调,确实与教师的教学态度、生源质量和学习热情有关。学校和学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要学生能写出SCI,对学校和学生本人来说都是好事。
学校错就错在不能临时抱佛脚,从研二开始实施也是可以理解的,临近毕业才改对学生非常不公平。这也暴露出高校和专业排名评分的弊端,过于依赖论文发表的数量,学生和老师都忙着水论文,而不重视论文质量,反而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国内高校教师考核向来有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老师们不得不为了保住工作而降低论文质量。相比之下,国外很多专家教授,数十年磨一剑,可能一生只能发表2、3篇论文,但是篇篇足以名垂千史。孰轻孰重,值得我们深思。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硕士生毕业门槛应该增加SCI发表经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知识创作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