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用科技赋能“挑战杯”育人盛宴
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记者赵旭)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19日在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落下帷幕。今年这场赛事有哪些科技亮点?北理工怎样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日前,新华社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
数字赋能、思政育人、聚智创新
新华社:北理工与今年这场全国性赛事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
龙腾:“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一项国家级、综合性大学生创业赛事。北理工是一所有着鲜明红色基因的重点高校。两者的“碰撞”,正是学校将办学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的实践,也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将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相结合的有益探索。
大赛筹备以来,北理工坚持“创新、聚智、安全”办赛理念,充分发挥数字赋能、思政育人、聚智创新优势,全力打造一场科技盛会、教育盛会、青年盛会。本届“挑战杯”将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守正创新、奋斗不息,为在全国大学生中掀起创新创业热潮贡献“北理工方案”。
“北理科技”赋能“育人盛宴”
新华社:本届“挑战杯”有哪些科技元素?
龙腾:北理工用服务国家战略的科技赋能这场“育人盛宴”。学校精心推出“挑战杯·元宇宙”大型沉浸式数字交互空间,包含北理工良乡校区数字校园、“挑战杯世界”(虚拟展厅)等场景,采用了大规模即时云渲染技术,将大型沉浸式体验需要的图形算力、存储需求放在云端,用户能够通过微信小程序等多种形式进入系统,参观线上展览,体验决赛的热烈氛围。
下一步,学校将把“挑战杯·元宇宙”转化成广大青年创新创业的数字阵地,永久构建可视化的创新创业成果库,构筑数字化举办超大规模线上活动的“北理工模式”。
厚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沃土
新华社:北理工近年来在多个国家级、世界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夺魁、夺杯、夺金。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有哪些举措?
龙腾:近年来,北理工致力于厚植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沃土,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探索出了自己的路。
一是从顶层设计构建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党委提出了以科研大平台支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明确要求,全面实施人才培养改革“SPACE+X”(寰宇+)计划,创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相互渗透融合的立德树人“大平台”。
二是打造全要素、全链条、全方位的拔尖人才培养新范式。学校号召院士、名师担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导师,并将国家重大成果创新点等转化为专业课程知识点、能力集。学校打造了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编织了一条从优质生源、课程培养、实践锻炼、社团活动到创新竞赛、成果转化、产业转移和市场认同的“双创”人才培养全链条。
三是有组织推进科技创新的队伍建设。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和落实“大人才观”,加快人才培养与有组织科研的有机结合,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卓越工程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引导青年树理想、强信念
新华社:北理工毕业生在国家重点领域就业人数始终保持在高位。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如何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报国热情?
龙腾:北理工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始终紧密围绕“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不断引导青年树理想、强信念,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
同时,深化科教融合,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活动中,以及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空间交会对接等重大任务中,北理工研发的多项技术均有优异表现。近六年来,多次荣获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仪器项目,牵头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21项。
学校还以重大科研任务为抓手,瞄准突破“卡脖子”难题,大力实施有组织的前瞻性科研。如以毛二可院士领衔的新体制雷达与实时处理教师团队,长期从事新体制雷达与实时处理研究,形成了突出的技术优势,推动了我国雷达信号处理领域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2022年,该团队获批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