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指导 || 海淀区2023年中小学教学干部课程领导力培训暨海淀区第二届课程方
原标题:课程指导 || 海淀区2023年中小学教学干部课程领导力培训暨海淀区第二届课程方案优秀成果表彰与交流会
为系统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以及《海淀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草案)》落地实施,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精神,提升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干部教师课程育人能力,海淀区2023年中小学教学干部课程领导力培训暨海淀区第二届课程方案优秀成果表彰与交流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新课程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课程优化与实施”,包括专题报告、案例分享、专家点评等环节。会议由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二科、基础教育一科和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课程指导中心联合举办。来自全区130余所中小学干部教师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林秀艳副校长、海淀教委基教二科张妍副科长、北京教育学院陈晓波副教授、海淀教委基教二科徐帆老师、基教一科贾偲偲老师出席活动。会议由海淀进校课程指导中心李俊鹏副主任主持。
李俊鹏副主任主持
领 导 致 辞
张妍副科长对参会的专家和老师表示欢迎,向在本次评选中获奖的95所中小学表示祝贺,也向一直以来砥砺深耕课程建设的干部教师们表示敬意。
她表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颁布实施,标志着学校课程建设进入到新阶段。面对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深刻部署,学校要深入思考、系统设计,让课程建设与时俱进,逐步优化。
本次会议围绕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课程的优化与实施展开,站位高、针对性强,聚焦新时代义务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要求,也紧紧扣住了学校课程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希望各校:
·坚持课程育人,把课程做实·
坚守课程底线是学校课程发展的重要前提,义教新课程方案中优化了课程设置,学校要认真研究,从严从实,统一规范,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
·坚持问题导向,把课程做深·
义务教育新课程,坚持素养导向、强调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新要求。学校要积极应对,结合学校实际,立足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确保用对力气、做出成绩。
·立足课堂教学,把课程做真·
国家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基础和核心,学校需要把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作为重点,全方位提升国家课程品质,将国家课程高质量、创造性实施作为学校最重要的底色。
最后,她表示,希望教研继续发挥专业引领优势,凝聚全区学校和一线教师的智慧,扎实推进新课程落地实施,相信学校会活力增强、质量提升,学生会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张妍副科长致辞
颁 奖 仪 式
林秀艳副校长和张妍副科长为“海淀区第二届中小学优秀课程方案”获奖学校代表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小学组获奖学校代表
初中组获奖学校代表
专题报告与案例分享(小学)
海淀进校课程指导中心李辉老师以“海淀区小学课程方案分析与反馈”为题作专题报告。他首先对本次小学课程方案评选的背景和概况做简要说明,充分肯定各校在学校课程方案研制中取得的成绩。其次,他重点针对小学课程方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做专业解读:学校课程方案在课程规范、衔接贯通、多样整合、减负增效以及学科课程群建设等方面有着积极且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有效保证了学校课程建设质量的稳步提升。同时,针对当前学校课程建设存在的不足与难点,他强调学校干部教师团队要进一步加强对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究,增强学校课程的组织与管理,在学校课程的体系化建设,特别是课堂课后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以及资源统筹一体化等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与努力。
李辉老师作专题报告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胡兰副校长以“儿童站立学校正中央”为题作案例分享。清华附小将立德树人宏大命题落在儿童每一日学校生活这个微观单位上,从“培养目标+学习时空+课程内容+过程评价+协同机制”五个方面,构建了学校一日生活图谱、刻画了儿童六年成长图像。胡校长从“聚焦一日生活”和“优化一日生活”两个方面重点分享了学校的课程建构与实践。在课程建构方面,学校以全天候的1+X课程为“一核”,统筹儿童一日校园生活;将“以体育人”和“书香立人”为两翼,撬动五育融合发展,促进学生展思维、跨学科、链生活、结伙伴,生命饱满发展。同时,在课程优化实施方面,学校在优质落实国家课程,减负提质;统筹课内课后,建设双育人系统;跨学科主题学习,激发创新动力;线上线下融合,拓展学习时空等方面全面落实新课程。
胡兰副校长作案例分享
专题报告与案例分享(初中)
海淀进校课程指导中心刘丽丽老师以“落实课标、增值发展、全面育人”为题对初中课程方案评选情况做反馈交流。她表示,本届初中学校课程方案的质量与第一届相比进步很大,反映出各校在课程建设中的深入思考与持续探索。结合评选结果,她分享了初中学校课程方案凸显的四大优势,包括学校课程方案多维度优化升级,课程建设的迭代感增强;学校课程更趋结构化设计,课程群逐渐“崛起”;学校课程在“贯通”和“融合”上内涵更丰富,策略更成熟;学科课程建设更加“出彩”,扎实推进新课程标准落地。同时,结合学校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学校,一是再定位,找到学校课程发展的坐标系;二是抓重点,做好国家课程高质量设计与实施;三是有特色,将特色发展融入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中。
刘丽丽老师作专题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卢海军副校长以“新时代背景下初中课程优化与实施”为题交流本校在课程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在课程优化实施的探索中,学校首先把握住特色定位,从挖掘自身优势和抓住重点问题为关键,明确课程发展的重点与方向。其次,研制结构化的推进思路和13项系统方案,促进课程优化顺利开展。同时,以五大任务为重点,包括育人目标与课程结构的契合、课程设置与发展个性的需求、人才培养与课程特色的匹配、课程开发与教师发展的互动、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落实等,全面促进课程体系的升级迭代。
卢海军副校长作专题报告
专 家 点 评
北京教育学院陈晓波副教授充分肯定各校在课程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她表示,深刻感受到海淀作为全国教育高地的魅力,也深刻感受到行政与教研的专业引领,更见证了海淀课程建设标准的力量。她以“从‘规范’走向‘高质量’”为主题和大家做交流。
她表示,伴随育人目标的迭代升级,学校课程建设也要升级迭代、优化发展。核心素养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向,如何让核心素养真正在学校中落地,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认真思考、解决。
指向立德树人、实现五育并举的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
学校课程建设不是文字上的游戏,是实际的行动方略,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课程发展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五育并举为核心,在实践创新中将课程体系做重新排布、优化。
多种样态的课程群建设
课程群建设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包括以学科发展为逻辑的课程群,以及以学生心理发展、生活发展、指向问题解决为逻辑的课程群等。学校要深入思考课程群的内在逻辑结构,关注其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关联性。
后疫情时代的课程实施
在后疫情时代以及“双减”背景下,学校要特别关注教育教学空间与时段的统整设计,包括实体校园、智慧校园两个空间如何融合,正式课堂、课后服务、居家学习三个时段如何共同发力。
陈晓波副教授点评
总 结 讲 话
林秀艳副校长做总结讲话。她表示,义教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鲜明导向是课程育人。课程育人是目标导向、素养立意、价值归属,需要全体学校将其作为一项课题认真研究研究和落实。同时,她也提出三点希望。
1
让学生的个性在课程中飞扬
课程具有生命力,真正的好课程能够让学生获得营养,也成就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无论是清华附小的X课程,还是人大附中的学法指导课程,都能看到好的课程设计对学生发展的力量。希望学校加强课程品质的研究,让学生真正从课程中受益。
2
让教师的专业在课程中发展
教师需要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特别要把握住一个观念、两条路径。一个观念即课程教学整合观,充分理解教学即课程开发的过程;两条路径包括能构建综合化的课程内容、会综合化地实施课程。
3
让学校的特色在课程中闪亮
无课程不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学校如何在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校本课程建设、课后服务设计等方面做出特色、品质、成绩,这是学校全体教师需要着力思考的。
最后,林校长表示,课程力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学校教学干部、全体教师的课程力得到提升,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才能真正同步。
林秀艳副校长讲话
参会领导教师合影
“海淀区中小学课程方案评选活动”是海淀教委基教二科、基教一科和海淀进校课程指导中心联合开展的品牌活动。海淀进校课程指导中心将继续着力国家课程方案的落实落细,总结区域学校课程建设典型经验,发挥优秀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全区学校课程建设的专业水平,以高品质的课程建设助推海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文:课程指导中心
图:徐磊
编辑:夏玲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