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安史之乱敲响大唐王朝的丧钟

  原标题:安史之乱敲响大唐王朝的丧钟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又重用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自己沉溺 在享乐之中,对国事很少过问。唐朝统治越来越腐败,终于酿成 “安史之乱”的大祸。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和进行 的叛乱战争。

  公元742年,唐王朝改元“天宝”。玄宗设置了十个节度使, 负责边境地区的军政事务,后来事实上他们便成了这些地区的 “土皇帝”。节度使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地 位很重要。按照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可能被调到朝廷 当宰相。

  李林甫掌权以后,不但排挤朝廷的文官,还猜忌陷害边境的 节度使。当时,边境将领中有一些胡人(古时汉人对北方和西北 少数民族的统称),李林甫认为胡人文化低,不会被调到朝廷当 宰相,就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张重用胡人。唐玄宗听了李林甫的话,提拔了一些胡人当节度使,安禄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上政 治舞台的。

  安禄山(703—757)是混血胡人,年轻的时候,投奔到幽州节 度使(管辖今北京市一带地区)张守珪部下当兵。安禄山对上司惯 于溜须拍马,逢 迎谄媚,就连 “口蜜腹剑”的李 林甫,也在唐玄 宗面前说他的好 话。唐玄宗听了, 认为安禄山是个 人才,提拔他当 了平卢节度使。

  这个安禄山 长得肥胖高大, 外表上却装出一 副憨厚老实的样 子,看了误以为 他缺少心计,对 他不加防范,其 实内心跟李林甫 一样奸诈狡猾。 有一次见皇太子,他故意不下拜行礼,左右的人都责备他。他却装成一副傻样子问 皇帝:“我是不识礼节的人,所以不知道太子是什么官。”玄宗 说:“我死了以后,就把皇位传给他。”安禄山仿佛恍然大悟似 的说:“我真是愚蠢,只知道有皇上,却不知有太子,真是该 死!”这才给太子叩头。他装出一副诚恳的样子对玄宗说:“我 受到陛下您过多的恩宠,又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回报,就希望在 陛下您需要的时候代您去死吧!”由于他憨厚的样子,又伪装的 特别像,竟然使玄宗感动不已。

  安禄山也跟李林甫一样,收买后宫的太监和嫔妃,替他传递 宫中的消息,并且让他们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好话。玄宗越来越喜 欢安禄山了,不时把他召到京城。李林甫看透了皇帝的心思,也 开始拉拢安禄山。李林甫善于揣摸安禄山谈话的意思,安禄山心 里想的话还没出口,李林甫就替他说出来了。安禄山越发折服, 竟以李林甫为神。有一次安、李在中书省见面,天气很冷,李林 甫把自己的袍子脱下来披在安禄山身上,安禄山对李林甫更是感 激不尽,亲热地称之为“十郎”。安禄山在范阳,派使者去京师 奏事,使者回来以后,安禄山首先便问:“十郎怎么说?”如果使者传达的是李林甫的好话,安禄山便大为高兴;如果使者说: “十郎要你好生察看。”安禄山便失望地用手拍床栏说:“我要死 了!我要死了!”

  安禄山是个大胖子,肚子特别大,走起路来蹒蹒跚跚,十分 笨拙。但他在皇帝面前跳起《胡风舞?来,却是轻巧灵活。玄宗 曾问他:“你肚子为什么这样大?”安禄山笑嘻嘻地回答:“因 为装着一颗忠诚于皇帝的赤心啊!”玄宗在长安给安禄山建筑府 第,派太监去监工,吩咐说:“好好地布置,安禄山眼孔大,别 让他笑话我。”结果府第建设得富丽堂皇,其规模、设备超过了 一些王府。

  善于装傻的安禄山看到杨贵妃得宠,就又来了一次表演。有 一天,杨贵妃坐在皇帝身边,安禄山进来后先去给杨贵妃行礼叩 头,然后才朝拜皇帝。玄宗问他:“你为什么先拜娘娘?”安禄 山回答说:“按胡人的风俗,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玄宗开玩 笑说:“那么你方才是拜见母亲了。”安禄山趁机说:“如果娘 娘愿意收我这个粗笨的儿子,我愿意终生孝顺。”杨贵妃觉得挺 好玩,便欣然答应。玄宗也来凑趣,还要让贵妃给安禄山来个洗 儿礼。三个夫人也来送小儿的小衣小帽,尽做姨娘的情分。于是 大家嘻嘻哈哈,喧闹一场。接着玄宗就提升安禄山做御史大夫。 可见安禄山的心机是很深的。

  安禄山一直伪装得很好,欺蒙住玄宗,做了平卢、范阳、河 东三镇节度使,把辽阔的北方领土,都置于他的管辖之下。安禄 山暗中招兵买马,做夺取天下的准备。安禄山骗取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开始秘密扩充兵力,他拥兵十五万,还大量招收少 数民族的青年当兵,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等一批猛将,任用汉 族士人高尚、严庄帮他出谋划策;又从边境各族的降兵中挑选了 八千名壮士,组成一支精兵,囤积粮草,磨砺武器。天宝十四年 (755)十一月初一,安禄山以讨伐奸相杨国忠为名,发兵十五万, 号称二十万,在范阳举行反叛,向南进军,准备大举进攻中原地 区,打到长安去,推翻唐朝,自己当皇帝。从天宝年间以来,唐朝的统治已经腐朽不堪,军队毫无作战 的准备,没有战斗力,加上这一带本来就是安禄山直接统治的地 区,因此,当叛军来的时候,黄河以北二十四郡的文官武将,有 的开城迎接叛军,有的弃城,有的被叛军擒杀,叛军没遇到什么 抵抗,很快席卷了这一大片地区。叛军得逞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到长安,这时候,昏庸的唐玄宗才相信安禄山真地反叛了。他匆 忙调兵遣将,增募军队,部署平定叛乱。可是,这临时拼凑起来 的军队,仓促上阵,哪里是训练有素的叛军的对手?叛军打过黄 河以后,向西、南、东三面继续攻城略地,一路势如破竹。在野 蛮残暴、掠夺成性的安禄山的放纵下,叛军每到一个地方,奸淫 掳掠、残害百姓、无恶不作,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社会 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叛军很快攻占了东都洛阳,直抵京城长安东边的大门——潼 关。接着,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任命大臣,委派官 吏,建立起一个割据政权。安禄山的叛乱使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唐 王朝统治更是走向了穷途末路。

  潼关是唐朝京城长安的门户,也是保护长安的最后一道防 线,打开潼关的大门,唐王朝的命运就可能会为之改变。当 时,防守潼关的是突厥人哥舒翰,他勇敢善战,长于用枪。安 禄山的叛军逼近潼关时,唐玄宗想借助哥舒翰的威名把敌人吓 走,就任命他做天下兵马副元帅,统兵二十余万,抵御叛军。 哥舒翰心里清楚地知道,这二十多万唐军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 众,组织松弛,没有斗志,并不能真正打仗。因此,他采取以 守为攻的稳当办法,挡住了敌人的几次进攻。屯驻在潼关外围 陕郡(今河南陕县一带)的叛军将领叫崔乾祜,他看到哥舒翰坚 守潼关,不轻易出战,就故意出动一些老弱病残的军队前去挑 战,引诱唐军出击。

  哥舒翰是个作战经验很丰富的统帅,自然不会上当。可是,唐玄宗得知这个情况以后,不顾哥舒翰和郭子仪、李光弼坚守潼 关的建议,派使者接二连三地催促哥舒翰赶快进军,收复陕郡、 洛阳等地,哥舒翰不敢违抗唐玄宗的旨意,无奈之中带病领兵出 了潼关。在灵宝县西南,唐军果然中了叛军的埋伏。经过几场苦 战,唐军惨败,哥舒翰带着剩下的几百人马退回潼关。崔乾祜指 挥叛军紧紧追赶,在天宝十五年(756)六月把潼关攻占了,哥舒翰 被抓,最后被叛军杀害了。潼关失守,京城长安暴露在叛军的面 前,使唐王朝陷入了更加岌岌可危的局面。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政治腐败和军事管理松懈的结果,它与 前几次的政治斗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质。以前是政治斗争,仅 仅是皇族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目的并不是为了推翻唐朝的统治, 而这次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唐朝统治者,目的是要改朝换代。

  晚年的唐玄宗已经失去了年轻时候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对紧急 情况的能力,安禄山正是在他一步步的放纵之下走向反叛道路的。 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后,他已没有能力再挽回这一切,在潼关 之战的决策中又一次显示了他晚年的昏庸。

  “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安禄山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只是一 个有野心的莽夫。他实行残暴的军事政策,激起了老百姓的极大 愤怒,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最终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这次打击 却把唐王朝从兴盛的顶端拽到了 “死亡”的边缘。“安史之乱”留 下的各种隐患导致唐朝最终走向了覆灭的道路。

  安禄山是胡人出身,自小生活在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母 亲阿史德,是突厥中的巫婆,相传她向战神轧荤山祈祷,神应而 得子。因为母亲后来嫁给胡招军安延偃,安家在开元初(713)归 顺了唐朝,才取名为安禄:山。

  他在三十岁前一直混迹在边疆地区,只不过是一个不很安分 的商人。三十岁那年步入军旅,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就做到平卢将 军。天宝元年(742)正月初一,他刚刚四十岁时,一跃成为驻守 边疆的藩镇——安棣山家乡朝阳古城的最高军事统师,平卢军节 度使。在此后的十几年中,他飞黄腾达,在唐朝严格按照任职年 限资格任职的体制下,创造了和平年代边疆军帅仕途腾达的神话。 天宝十年(751)二月,也就是他四十九岁的时候,已是身兼三镇 节度使,同时兼领平卢、河北转运使和管内度支、营田、采访处 置使。从四十岁到四十九岁,安禄山从一方节度使到身兼三镇, 荣耀君宠达到顶峰。这是在玄宗时期一个守边大将最为迅速的发 迹之路。马卷驿兵变结束了倾国英*杨贵妃的生 命,也让唐玄宗就到自己已无力再控制当前 的局势。

  潼关失守以后,长安城失去了屏障,老百姓惊恐慌乱,纷纷 打点衣物,准备逃难。唐玄宗也是又怕又急,连忙召集大臣们商 议对策。杨国忠提出逃向四川的主张,并亲自去找他那三个堂 妹,让她们进宫去跟杨贵妃商量,玄宗终于耐不住他们的缠磨, 同意去四川逃难。杨国忠秘密命令大将军陈玄礼,带领他的军队 二千五百人前来护驾。杨国忠赏给将士们大量财物,等到黎明时 分,悄悄打开皇宫西门。随玄宗同行的除贵妃和韩国、虢国、秦 国夫人及杨国忠夫妻外,只有一些皇子、公主、皇孙、妃嫔和亲 信大臣,其他的人还都蒙在鼓里呢!

  玄宗一行在黎明之际路过一座仓库时,杨国忠要派人放火烧 掉它,不留给叛军,玄宗不同意,他说:“叛贼找不到财物,必 然向老百姓搜刮,还是把仓库的物品留下,使我的百姓少受暴敛 之苦吧!”皇帝走了,但百官并不知道。有的大臣还来上早朝,想听听 朝廷有什么对策。走到宫门前,侍卫仍然整整齐齐地站着,守着 皇宫的安全。突然门开了,一些宫女和太监从蜂拥而出,一个个 狂呼乱叫,说皇上已经走了,但谁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来上朝的 寥寥几位大臣也傻了,他们想不到皇上竟这样不负责任,只图自 己一走了之,可长安城交给谁管呢? 一时长安城居民区的十一个 坊也发生了骚乱,一些歹人乘乱打劫,而更多的居民则惶然不知 所措。

  玄宗一行人冒雨前行,十分缓慢。直到中午,才到达长安以 西四十里的咸 阳。高力士曾派 太监提前赶到, 安排午饭。但到 这时不但不见太 监来接,连县令 也跑掉了。杨国 忠派人到市上买 蒸饼,可市上的 人大都逃难了, 没有卖饭的。好 在一些百姓听说 皇上逃难经过, 有的人就把自家 吃的粗米饭拿来 献给皇上。这些 娇贵的皇族,平

  日山珍海味都吃腻了,这时候用手把这些东西抓起来,你争我 抢,狼吞虎咽,一会儿就吃得精光。

  晚上在驿站里歇息,人多地方小,又没有灯,大家挤在一 起,头挨头,脚碰脚,互相用身子当枕头。有些受不了苦的偷偷 离开唐玄宗,各自寻找出路去了。

  玄宗一行人走到第三天傍晚时分,来到一个叫马嵬驿的地 方,这儿的驿站官员和老百姓也都逃得无影无踪了。玄宗等住 进驿馆,随行官兵们在外露宿。将士们走了一天,又饿又累, 一个个口吐怨言,就连将军陈玄礼也骂杨国忠这个罪魁祸首。 那时正有几名吐蕃使者来京办事,路过这里遇到杨国忠,就在 驿馆外面谈话。有个军士故意喊:“杨国忠勾结吐蕃,想谋反 啦!” 士兵们齐声喊起来,有人向杨国忠射了一箭,杨国忠见势 不妙,急忙逃跑。几个士兵追了过去,一刀把他砍死了,用枪 尖挑着他的脑袋,走了出来,军士们大声喊好。有的士兵又去 杀杨国忠的儿子,把韩国夫人、秦国夫人也杀了。御史大夫魏 方进听见喧闹,从驿馆走出制止,士兵们杀红了眼,乱刀砍下, 魏方进立刻倒在血泊之中。

  士兵们的气还没消,他们围住驿馆,大喊大叫。玄宗拄一根 拐杖走出来,问出了什么事。陈玄礼走过来说:“杨国忠要谋 反,将士们把他杀了。贵妃不应该再留在您身边,请您忍痛割 爱,将她处死吧。”玄宗说:“贵妃深居后宫,她哪里知道杨国 忠谋反的事情。”高力士在一旁说:“贵妃当然没罪,但现在杨 国忠已经死了,可贵妃却还留在陛下左右,将士们能放心吗?陛 下好好考虑一下吧。"他又悄悄附在玄宗耳边说:“当前,只有 让士兵们安静下来,陛下才能够平安。”

  在士兵们的叫嚷声中,玄宗倚着门框,花白的胡须轻轻抖动着。他在想:“难道贵妃真的没有过错吗?就是自己这个当皇 帝的,难道对今天的事就没有责任?”他这才知道人们对杨家兄 妹的积怨实在是太深了,今天,他尽管还是个皇帝,却已经无能 为力……玄宗不再犹豫了,他无可奈何地对高力士说:“这件事 就由你去办吧!只是不要用刀剑。”高力士屈一膝跪下说:“这个 奴才晓得!”绝代美人杨玉环被高力士用丝带勒死在马嵬驿中, 这年她三十八岁。

  杨贵妃的三姐虢国夫人见事不妙,忙拉着嫂子——杨国忠的 老婆和儿子、小侄儿隐藏在马嵬坡的草丛中。等士兵们走了以 后,这四个人连夜向西逃跑。虢国夫人一行逃了几天,来到陈仓 (今陕西宝鸡市),在城外小饭店买饭吃。有人发现他们行踪可疑,便报告了县令薛景仙。薛县令带领役吏将已逃离小饭店的四人追 上,弄清身份后,将虢国夫人杀死。

  经过这场兵变,唐玄宗像惊弓之鸟一样,急急忙忙逃到成都 去了。太子李亨被当地百姓挽留下来主持朝政。李亨从马嵬驿一 路收拾残余的队伍,领着随从兵卒往西北逃到朔方,主持军事。 马嵬驿事件不久,玄宗让位给太子李亨,自己当了太上皇。太子 在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即位,这就是唐肃宗。

  宝应元年(762),太上皇李隆基病故,终年七十八岁,共当皇 帝四十四年。

  唐玄宗在杨氏家族的蛊惑之下,丢下长安城的老百姓,丢下文 武百官,“私自”前往四川避难,让很多曾经追随他的人也很失 望。在这种危急关头,他没有全力克敌,而是只顾自己的安危,当 年的英勇神武之气已荡然无存。

  回顾唐玄宗在位的一生,前期有姚崇等廉明的宰相扶持,取得 了辉煌的成就,在姚崇等一大批老臣相继去世后,他逐渐失去了方 向,开始任用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奸相,重用安禄山这样的野心 家,使其统治越来越混乱。这些人权倾一时,朝野上下乌烟瘴气, 很多忠臣被贬被杀。唐玄宗的朝廷成了 “小人的乐园”和“忠臣的 坟墓”,这也让他离政治清明越来越远。唐玄宗是一个半明半昏,为了美人乱了江山的皇帝。

  杨国忠,本名钊,唐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杨贵妃 同曾祖兄(另一说同祖兄)。生年不详,卒于唐天宝十五载 (756)六月。唐玄宗时的外戚和权臣,武则天时张易之的外甥, 他少年时不学无术,嗜赌好酒。三十岁时,他在四川从军,发 愤努力,表现优异,但因节度使张宥看不上他,只任他为新都 尉,任期满后,便投靠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随后,杨玉环受 宠,他靠着裙带关系一步步升迁。他善于窥测唐玄宗的好恶, 深得最欢心,相继升为监察御史、御史中丞等。天宝十一年 (752),李林甫死了,他被任命为宰相,兼吏部尚书。他依仗权 势,排斥异己,阻挠下情上达,生活荒淫无度,对唐玄宗后期 的腐败统治要负很大责任。历史上评价他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宰相,与奸相李林甫齐名。

  他在玄宗面前与安禄山争宠,多次进言安禄山必反,安禄山 本有野心,加上与杨国忠的敌对关系,终于在天宝十四年(755) 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天宝十五年(756)杨国忠随唐玄宗 前往成都避难,至马嵬驿被士兵杀死,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安禄山、史思明有反动叛乱的实力,但 他们却没有一统江山的本领

  I

  唐王朝经历“安史之乱”前期的打击之后,经过几年时间的 休整,慢慢恢复,一些爱国的将领在这个时候得到重用,军队实 力增强。加上叛军发动的是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又在关键时刻 发生内江,给了唐王朝一个平定叛乱的有利时机。

  李光弼与唐朝著名的将领郭子仪起初都在朔方镇当将军。可 是,他们二人都是才华横溢,彼此很不服气,有时候同在一张桌 子上吃饭,只拿眼瞟一下对方,从来不说一句话,更不会互相敬 酒,好像有什么深仇大恨。安禄山叛乱不久,唐玄宗提升郭子仪 当了朔方节度使,成了李光弼的顶头上司。李光弼担心郭子仪报 复,曾经想到别的军镇去谋职。后来史思明在河北攻城略地的时 候,朝廷要郭子仪挑选一位能干的大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推荐

  李光弼,李光弼非 常生气,认为郭子 仪这是在借刀杀人。 但是,朝廷的命令 只能服从,何况平 叛逆贼本来就是自 己的责任和心愿,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 接受了任命。临走 的时候,李光弼硬 着头皮对郭子仪说: “我死固然甘心,只 请求能保住我的妻 子儿女!”郭子仪赶 紧抱住李光弼,流 着眼泪对他说: “李将军多虑了,现在国家大乱,叛贼猖獗,需要我们同心讨伐。 平定河北,非将军您这样能干的人才行啊!哪还计较什么私愤 呢?”李光弼听了非常感动,两人相互拜了一拜。郭子仪从自己 的帐下分了一万人马给李光弼,并亲自送他出征。不久,郭子仪 也到了河北与他汇合。两人同心协力,共同对付史思明的叛军。

  叛军首领统率大队兵马进攻洛阳。李光弼这时也率领人马 开到了黄河北岸的河阳,保卫洛阳的外围。史思明驻扎在河阳 南岸,让手下一名勇猛的将领刘龙仙前去挑战。刘龙仙仗着自己的本领,根本不把唐军放在眼里。他身骑烈马,右脚放在马 颈上,谩骂李光弼是个寿种。李光弼问部将们:“哪个去收拾 这个狂徒?”有一名大将要求上阵。李光弼说:“对付他这样的 泼皮无赖用不着大将前去对阵。”旁边的一个人说:“偏将白孝 德可以去。”李光弼问白孝德需要带多少兵。白孝德说:“我一 个人前去就行了。”李光弼说:“你的勇气很可嘉,不过还是带 些兵去的好。”白孝德说:“那就选五十名骑兵做后援,再请大 军擂鼓助威吧!”白孝德挟着长枪,骑马涉水渡河冲了过去。刘 龙仙见一唐将单枪匹马地走过河来,也催马上前,准备宰了他。 白孝德摆手示意,刘龙仙瞧这人不像是来厮杀的,就在河边停 下来。看到白孝德走上岸,不等他开口,就骂起来。没想到白 孝德突然瞪起双眼,厉声问道:“你认识我吗?" “谁认识你这 个无名小辈-“我就是白孝德爷爷!” “什么猪狗东西!”白孝 德听罢大吼一声,突然持枪跃马猛冲上去。这时候唐军五十名 骑兵也已经冲过河来,一时间鼓角齐鸣,喊声震天。刘龙仙一 看形势不妙,掉转马头往回跑去,白孝德哪里肯依,纵马追上 去就是一枪,刘龙仙应声倒地,白孝德一刀把他的脑袋砍了下 来,挂在马鞍上,唐军欢声震天。叛军见了,吓得胆战心惊, 不敢再战,收兵回城,紧闭大门。

  李光弼发现自己的战马不如叛军多,在战场上有些吃亏, 但一时又调不来足够的战马供自己使用,他灵机一动,生出一 条妙计。

  有一天,他叫士兵把军中的五百匹母马的马驹集中起来,等 史思明放马洗澡的时候,就把马驹拴在城内,把母马都赶出城 外。母马一离开马驹,就嘶鸣起来。史思明那一千多匹良马听到 马群的叫声,就都浮水泅过河来,马夫们拉也拉不住。唐军把它们赶到城里,白赚了一千多匹好马。史思明气急败坏却没有任何 办法,发誓说一定要亲手宰了李光弼。

  后来在一次战斗中,唐军据守在羊马城,史思明自己率领一 部分精装攻南城,派周挚攻北城。李光弼上城观察了敌阵,他 问:“敌军的阵势哪面最强大?”身边的将领回答说西北角。李 光弼派部将郝廷玉带领三百名骑兵去抵抗。又问敌军还有哪面比 较强大,将领又回答说东南角。李光弼又派部将沧惟贞带领二百 名骑兵去抵抗。然后,李光弼对所有的部将说:“你们进攻的时 候要看帅旗,旗子晃动慢,你们自己选择有利的地方出战;要是 旗子三次急速倒地,你们就一齐杀上前去,不能怕死。有谁稍微 后退,当场处决!”接着他拿出一把短刀插在自己的靴筒里,对 大家说:“战场瞬息万变,我是国家的‘三公’(最高的官位), 死在敌人手里有辱朝廷的荣誉。万一战斗失利,你们各位在前头 战死,我就用这短刀自勿U,和你们一道为国捐躯!”将士们听了 都很感动,人人抱着必胜的决心。

  郝廷玉、沧惟贞和其他部将一齐出战。不多一会儿,郝廷玉 骑着马往回跑。李光弼看见大吃一惊,心想:郝廷玉如果退回 来,胜利就没希望啦!传令:“把郝廷玉斩首报来!”郝廷玉忙说: “是马中了箭,不是后退!”然后他换了匹马又重新投入战斗。另 一部将仆固场少许后退了些,李光弼命传令使斩他的头来见。仆 固场看使者骑马提刀跑了过来,就赶紧又杀上前去。李光弼命令 旗手把帅旗倒地三次,众将一见,指挥军队不顾死活地向前拼 杀,呼声震天动地。叛军被唐军的气势吓倒,一下子就崩溃了, 被唐军杀死一千多人,俘虏五百人,被水淹死一千多人,还有两在这期间,叛军内部出现了混乱。在玄宗逃离长安以后,安 禄山派他的大将孙孝哲领兵开进长安,开始了烧杀抢掠,对向他 投降的唐朝大臣,都封地封官。一时间,安禄山的气焰十分嚣 张,加上在军事上取得的进展,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割据势力。被 胜利冲昏头脑的他开始了穷奢极欲的生活,他的性情越来越暴 躁,对伺候他的人稍微感到不合意,就用鞭子抽打或者杀死。

  安禄山的大儿子 叫安庆绪,照规矩将 来应当由他来继承安 禄山的“皇位”。可 是安禄山嫌他窝囊, 想传位给最宠爱的儿 子安庆恩。这一来, 安庆绪时常害怕安禄 山会处死他,但一时 又想不出保全自己的 办法。

  至德二年(757)正 月的一个晚上,安庆 绪和谋臣严庄合谋, 乘安禄山睡觉之时, 结束了这个“小丑”的性命。第二天一早,严庄就公开宣布:安禄山暴病身亡,由安 庆绪即皇帝位。这一年,唐肃宗任命他的儿子李俶为元帅,郭子 仪为副元帅,率领唐军以及从回纥等地借来的军队共十五万人, 发动反攻,收复了长安,进军到洛阳。安庆绪逃到邺城(今河南 安阳)。六十万唐军从各路集结,开到邺城附近地区,对邺城采 取包围的形势。

  安庆绪领兵出战,被郭子仪等连连击败。他只得回城坚守, 并派人到范阳向史思明求救。史思明大军抵达邺城,解了安庆绪 之围,引狼入室的安庆绪对史思明感激不尽。但没想到史思明乘 机杀死了安庆绪和他的几个大将大臣,还把他的土地和军队兼并 过来,自称“大燕皇帝”。

  史朝义是史思明的大儿子,从小跟随史思明用兵打仗,为人 圆滑,善笼络人心,所以得到许多将士的拥护。可是史思明不喜 欢他,想立小儿为“太子”,并且常常漏出风声,想杀掉史朝义。 史朝义听说以后,时刻提心吊胆,慢慢也就起了谋反之心,觉得 还是自己先下手为强。唐上元三年(761),史思明领兵攻占了洛 阳。接着他派史朝义做先锋,继续进犯。史朝义在西征中吃了几 次败仗,史思明非常生气,恨恨地说:”等攻下了陕州,我一定 要杀了这个无能的小子!” 一天晚上,史思明驻扎在一个叫轿驿 的地方,命心腹曹将军带兵警卫。想不到,史朝义早已买通了曹 将军,他们闯进驿馆,将史思明抓起来,随后把他绞死了。史朝 义继承了帝位。但他害怕有人不服,就又派亲兵到范阳将史思明 的小儿子史朝清和史朝清的几十个亲信都杀了。虽然这样,那些 反对史朝义的势力并不肯善罢甘休,他们跟拥护史朝义的势力又 打了起来,两派你争我夺,斗了几个月,双方死了几千人。最后 史朝义虽然稳定了大局,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内江,叛军的实力大大减少,也越来越不得人心了。

  “安史内江”之后,唐朝军队抓住这个机会,派兵进攻史朝 义。史朝义眼看唐军节节胜利,一步步逼近洛阳,无奈之中只好 把他的数万精兵全部调出,在洛阳城郊摆下了阵势,与唐军决 战。唐军几次冲击,都没有成功。镇西节度使马璘决定亲自出 击,突破敌阵。他独自一个人驰上前去,犹如猛虎下山,左冲右 突,东砍西杀,把敌人杀得东倒西歪,终于把敌阵冲开一个缺 口,唐军大队人马跟着奔腾而下,像山洪一样席卷了过去,把叛 军杀得哭爹喊娘,狼狈不堪,争先恐后地逃命。唐军收复了洛阳,史朝义带着剩下的几百名骑兵逃回了叛军的老窝范阳。留守范阳的叛军将领和范阳籍士兵,逐渐也向朝廷投降。最后,史朝义身边只剩下几名骑兵,他带了这几名骑兵,想往北逃到奚和契丹的部落去。唐军穷追不舍,史朝义最终走投无路,在一个叫温泉栅的树林中,上吊自杀。唐军把他的脑袋割下来,送到长安。闹了将近八年的“安史之乱”,最终以唐王朝的胜利而告 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