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中“倭风”乱象频出,多部剧受牵连,广电总局早就发文禁止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独有的精神内核和基因特质。

  近年来,“国风”成为内容领域的热门标签,很多国风剧一度掀起收视热潮。

  基于此,很多影视剧也开始走“国风”路线。

  

  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浪潮下,出现了一股奇怪现象。

  与国风剧的视听体系构建不同,有些作品在人物服饰、妆容、仪态等细节方面,出现了浓郁的“倭风”。

  比如,网剧《我叫刘金凤》自开播之后频繁遭到投诉抵制。

  网剧《我叫刘金凤》

  网友发现剧中服装、道具频繁使用他国元素。

  原本彰显中国人独有叙事审美的传播载体,却出现如此令人迷惑的行为。

  2022年7月,广电总局下发文件:禁止影视作品随意杜撰,尤其是风格不得仿照他国。

  那么,“倭风”到底从何而起呢?

  

  以影视剧为载体的传播方式,若想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需要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

  普列汉诺夫曾说过:“任何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其心理决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艺术作品和文学趣味中,都表现着社会文化心理。”

  任何一种心理模式都存在于一种文化根源中。社会心理更是经过遗传沉淀下来的传统思维、经验和审美心理的集合。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范式,是许多影视作品创作的根基所在。

  

  随着时代发展,网络小说的风格也逐渐被大众接受,网文作品也网罗了一群忠实粉丝。

  其中,穿越、架空类的宫廷小说成了热门题材。

  尤其随着资本的介入,网络小说影视化也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风潮。

  前几年大火的几部古装剧,既满足了观众好奇的心理,又将后宫争宠、帝后情爱的秘史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比如,被观众称为“下饭神器”的《甄嬛传》,古装穿越剧《步步惊心》等。

  大部分古装影视剧的起源无外乎历史故事,编剧在历史故事基础之上,添加更多的想象,整部剧的框架就大致确定了。

  图 《甄嬛传》剧照

  随着技术的发展及受众群体逐渐年轻化,古装剧有了更多的突破和变化。

  比如,在历史剧、传奇剧的基础上添加了幽默、喜剧等新元素,像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等。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000部热播古装剧也有1000个大火的理由。

  很多国风影视剧便在大火元素的基础上,添加了许多另类元素。

  也正是因为如此,“倭风”开始刮起。

  

  国内有关“倭”的记事,出现在《山海经》中。

  直到《魏志·倭人传》开始,才算是有了详细信息。

  之后,有关“倭”的资料主要集中在各个时期的正史之中。

  直到明朝以后,由于倭寇频繁骚扰,研究资料才逐渐多了起来。

  比如,元朝以前的正史里,《后汉书·倭传》、《宋史》中都有对倭风服饰的描写。

  其中《后汉书·倭传》中记载:“其男衣皆横幅结束相连,女人衣如单背,贯头而著之。”

  《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中记载:“男人皆露紒。妇人被发屈紒,作衣如单被。”

  《北史·倭传》中记载:“男子服饰,其袖微小。其王始制冠,锦彩为之,金银镂花作饰。妇人裳皆有襈,束发于后。”

  最初,倭风服饰大多以麻竺、蚕桑为主。

  所以,男人的服饰大多像是僧侣穿的袈裟,妇人则穿着贯头衣。

  僧侣袈裟

  之后,倭风服饰随着国家政治形式发展逐渐变化。

  男人的服饰从随意的形式变成了“衣裙襦,袖微小”的形式,妇女则从贯头衣变成了“束发于后,亦穿衣裙襦,裳皆有襈”的形式。

  从男女服饰变化能看出,此时倭风开始从实用走向了美观。

  为了从服饰上区别不同阶层,大王或有官衔的人会戴“色冠”。

  这期间,倭风追求的风格很接近我国唐朝时的服饰。

  

  到了后期,倭风出现了更为明显的达官显贵和普通百姓阶层的区别。

  普通男子服饰以“无冠带,跣以行,幅巾蔽后”为主,普通女子的服饰则以“纯色裙,长腰襦,结发于后”为主。

  倭风发展中期,女子的服饰在配色、款式和细节处都有很大发展。

  最重要的是,从男女服饰外观上,都能看到阶级和身份贵贱。

  比如,倭风高官男子“冠进德冠,其顶为花,分而四散,身服紫袍,以帛为腰带。”

  网剧《我叫刘金凤》一经上线,就被网友发现多处服饰细节与倭风雷同。

  比如,女主角所穿服饰与倭风传统服饰极为类似,所用餐食也带有倭风特色,男子所戴头冠与倭风传统头冠几乎一模一样。

  图 《我叫刘金凤》剧照

  虽然此剧是一部架空剧,并未对应具体朝代。

  但是,我国五千年文明演化多种多样的服饰造型,难道就不能借鉴吗?

  单就头冠这一造型,《穿戴档》中就详细记录了清代皇帝一年四季所戴头冠。

  相比较而言,清代皇帝的冠饰是我国服装历史上材质最珍贵、工艺最精湛、文化内涵和政治气息最浓厚的典型配饰。

  服化道具工作人员只需要稍稍用些心,就可借鉴很多优秀的传统服饰造型,避免用倭风造型代替国风。

  相比较而言,《陈情令》在东方美学和文化内涵方面就做得很好。

  这部剧同样没有固定的朝代背景,但是通过精细打磨展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视觉效果上更显国风之美。

  《人民日报》海外版对这部剧的评价很中肯:“从纹饰、服装到道具,书写国风之美。既展示中国元素又传递文化自信。”

  《陈情令》剧照

  国风文化起初是二次元文化兴起的小众青年亚文化。

  随着国风作品的爆火,国风文化也不断发展创新直至“出圈”。

  如今,国风也逐渐融入主流文化。

  国风文化是指蕴含中华文化元素、体现中国审美风格的现代化形式及其衍生的音乐、服饰、影视、游戏等文化产品。

  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越来越推崇国风文化。

  一方面,国风更符合青年的审美和精神需求。

  另一方面,青年也更加认同国风文化背后的身份和价值。

  “国风”最早可追溯至《诗经》。

  从诗词中吹起的国风文化,也是我国文艺宝库中十分难得的精华。

  如今兴起的国风文化,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刻,而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兴。

  换句话说,是将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现代科技相融合的产物。

  《山河令》剧照

  20世纪60年代至今,解构主义从确立到发展。

  解构主义强调多元性,更推崇存异而非求同。

  就如同国风文化既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又能使其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续和发展。

  最重要的是,国风文化并不是对传统文化刻板的复制,而是在与现代文化结合之后,迸发出更有活力的形式。

  比如,同样在网络热播的国风动漫《天官赐福》,既传递了正向的主流价值观,又对传统工艺更好的传承。

  最重要的是,表达风格是对国风雅韵的创新表达。

  2021年2月22日,优酷独播剧《山河令》一经播出,也实现了流量和口碑的双丰收:不仅冲出了国门,更吸引大批海外观众。

  从剧情设定来看,《山河令》的故事内核是江湖情谊,这是我国古典小说典型的设定。

  画面语言表达方面,《山河令》都充分运用了中华传统美学中的“留白”。

  剧中很多打斗画面,都蕴含一种“不浮于表面,深入骨髓”的美感。

  《琅琊榜》剧照

  再说《陈情令》,因为没有特定的年代背景。

  所以,其服装造型等并无朝代借鉴。

  不过,剧中角色的服饰全都是在中华传统文化服饰基础之上设计出来的。

  比如,卷云纹、九瓣莲花纹、牡丹纹等,都是传统中华文化的元素。

  此外,剧中人物道具无一不带有中国传统兵器的特点。

  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展示,也加深了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

  许多国风剧之所以能够历经时间的沉淀,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加持。

  除了《甄嬛传》、《陈情令》、《山河令》等,还有早期的《琅琊榜》和《延禧攻略》等。

  只有立足于内容、注重细节、深刻刻画主题和人物、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断将之发扬,才是国风剧能够不断成功的制胜法宝。

  《陈情令》剧照

  影视剧的审美,除了有表层意义,更需要有深层含义。

  无论是视觉造型、服装造型还是街景等表现,都依附于表层意义。

  一切表层结构都是为人物形象、情节和故事内涵服务的。

  如果在表层结构方面就做错了,比如有些国风剧用“倭风”取代“国风”,那么,就会影响精神和价值观的表达。

  国风剧若想在优良佳作的基础上不断进步,需要在服装、化妆、道具等细节方面多费心思。

  不然,无论故事内核多么扎实、人物形象多么华丽,细微风格错误势必会引起相反的效果。

  在追求国风的路上,不仅要关注深层的内核,也需要时刻注意表层的审美表达。

  “倭风”取代“国风”的做法不可取,国风影视剧应该做好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穿戴档》

  《后汉书》

  《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