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哥哥谈教育:传统教育缺点重重,是否应该摒弃?

传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其具体表现是:在教育内容上比较重视基本的、具体的知识;在教学原则上强调教学的直观性、系统性、巩固性和力量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师的讲授、复习、练习和重复记忆;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注重和强调课堂教学。

传统教育的弊端有哪些?

1.强调培养统一规格的人才。传统教育强调必须有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实验或实习内容、统一的考核材料和统一的考核标准,只能培养出统一型号的人才,这就限制了“尖子”人才的发展。传统教育不太关心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其具体的兴趣、爱好、特点、长处(专长)等,而是通过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教育方式等强而有力的措施和手段,把全部学生几乎都引向教师及整个社会预先计划好的统一框架之中。传统教育很难培养出具有特殊个性的创新性人才,因此也就难免存在种种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弊端。

2.重视强制性管理。为了达到统一规格和要求,传统教育必须要用一系列严密而强硬的组织管理措施加以保证,于是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由度,成天到晚只能听从教师的指挥。很多教师一般不允许学生“乱”提问题,只要求学生的回答与教师掌握的已知答案相一致。这样做,常会磨去学生的锐气和兴趣,反而增加其学习上的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妨碍其创造性的发挥、影响其学习效果,从而形成学生为分数而学、教师为分数而教的不良局面。

3.特别重视考分的作用。传统教育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好坏,主要是看其分数的高低。而学生考分的高低,主要又是由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它只体现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传统教育极少,甚至没有办法把学生的其他各种能力特别是创造力计入其考核分数之内。提供这种“考分”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不明确决定思维力和能力大小的要素;不能区分真实的成绩和能力;不能明确读书学习与开发创造力的关联性;主张“等学好了、等知识多了以后再去创新”,无异于不让人们进行创新;破坏创造力生存环境。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只要完全听老师的话、肯下功夫死读书便可得到高分,即是好学生,否则就是不好的学生。于是,升留级的决定、优秀学生的评选、奖学金的发放乃至保送读大学等等主要依据的都是所谓“定量化”的考分。

4.忽视创新人格的培养。传统教育十分强调知识的积累,知识的传授是单向的,即从教师输向学生。为了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常用严格的考试手段尽量加大学时数,使学生负担过重。相反,对一个人成才具有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的人格因素,如自信心、兴趣、质疑、好奇、意志、勇敢、热爱等非智力因素,则被认为难以量化而不重视其培养。所谓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就是针对传统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而提出来的。

5.忽视思维的发散性训练。传统教育往往只告诉学生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一般不鼓励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忽视(或者根本没有)对学生进行各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因此,传统教育虽然教给了学生对于已知问题用逻辑思维获得一个正确答案的能力,但却没有教给学生对于已知或未知的问题用发散性思维获得若干个可能答案的能力,从而常使学生的思想僵化、难以应对社会实际情况的变化。

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是在于它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了“尖子”人才的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