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荐被网友奉为经典的《暖心的正能量书系》,值得一读再读!

  今日推荐:《暖心的正能量书系(别让心态毁了你+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别让拖延害了你)(套装共三册)》 作者:宏远;龙湘涛。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别让心态毁了你

  福特对如此粗鲁的服务员感到惊愕,他抬起头看着服务员那一脸的不屑表情,心里很生气。但是旋即他又想到不能怪这个服务员,自己并没有什么钱,根本吃不起这里的大餐,于是福特只点了个汉堡。

  福特并没有让坏情绪持续下去,而是转念用励志的方式打消它们,立志要成为社会精英的他,奔自己的大好前程去了。多年以后,他终于成功了,从机修工变成了威风八面的汽车大王。福特没有在少得可怜的薪酬和服务员的不屑中沉沦,他将自己的不如意统统清扫掉,保持内心满满的正能量,激励自己向着成功进发。

  ○ 心理暗示的效应

  尝试过激励自己的人都明白:如果你认为自己会成功,那么这种心理将潜在地激励你度过难关;假如一开始你内心认定自己会输,那么这种负性心理甚至会在唾手可得的好利面前令你失手。这就是心理暗示的效果。

  有个叫瓦伦达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美国很有名气,但是竟然在一次不大的演出中失足身亡。事后他的妻子回忆说,上场前瓦伦达很不安,总是不停地念叨:“这次演出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千万不能失败,千万别掉下来。”

  看着瓦伦达这样不安地念叨,她感觉这次一定会出大事,因为以往即使有再重大演出,瓦伦达都是在想怎么才能走好,从来没有想过会掉下来。

  原来在演出前,瓦伦达的内心已经有了这样的暗示。研究表明,人脑中的某些幻象会如同现实中那样刺激到人的脑部神经,就像一个孩子看到电视里的凶杀镜头,就会暗示自己不要拿刀,那很危险。那么这时他的大脑里其实出现的是“拿刀很危险”的情景,在遭遇到危险的情况时,反而出现与想法相反的局面。

  而积极的暗示不同,积极的暗示能够调动潜在的力量,帮助你克服困难。

  美国有一位专门治疗晚期癌症的医生,名叫卡尔赛蒙顿,他接诊的病人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有一位病人让赛蒙顿医生记忆犹新:那是一位已经六十多岁的癌症病人,前来就诊时因为长期受到疾病的影响,心情低落,导致体重严重下降,只有80多斤。而且,癌细胞扩散使得他无法进食,因为他感到喉咙吞咽很困难。

  赛蒙顿医生先安慰了病人,然后开始进行诊治。每天赛蒙顿医生都会将病情发展的详细情况告诉病人,同时还会告诉病人医疗小组给他治疗的情况,还有病人的身体对治疗的反应。这样这位癌症晚期的病人能够充分地了解病情和治疗的进展,同时赛蒙顿医生还会把癌细胞被控制住的化验单给患者看,让病人了解治疗的进展。

  治疗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是赛蒙顿医生教会病人运用想象力,想象身体里的白细胞在勇敢地与癌细胞对战,将癌细胞杀灭的情景。

  奇迹出现了,一个多月过去了,病情得到了控制,癌症细胞大幅度减少了,要不了多久白细胞就真的能够将癌细胞全部杀灭了。

  这次治疗的惊人效果连医生本人都感到意外,正如他说的那样:你对自己的生命拥有远比你想象的拥有更多的主宰权,即使是癌症这样的疾病,也能在你的掌控之中。”

  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调动身体的免疫力,使病入膏肓的人康复。心理的力量如此神奇,难怪很多成功人士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会对自己说:“没有什么大不了!”原来是在暗示自己,不要纠结于成败,这样才能拥有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在的困难。

  纵然对于新入职场的人来说,经验和人脉都不多,发展空间有限,但是无论外界条件如何都要鼓励自己,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只要自己是人才,假以时日,总会有用武之地的。

  4.不会遗忘,就会焦虑

  著名作家柯云路说:“在一个相对停滞、沉闷、落后的时代,焦虑不能成为主导的精神现象;而如果社会足够发达,人们相对非常安逸,焦虑也不会是主导的精神现象。偏偏是一个正在急速成长的社会,焦虑会普遍存在。现在是人们焦虑的高峰期,二十年前不是这样,可能再过几十年也不是这样。”的确,现在整个社会充斥着数不清的信息,在这样一个高速成长的时代里,会引发无数意想不到的问题。相对社会而言,个人的焦虑更容易找到根源。

  华尔街英语的创始人李文昊,自幼成绩非常好,但是因为家里很穷,没有钱供他上大学,他只好弃学打工。后来他开始创业,第一次创业只进行了10个月,所有投资都损失掉了。回顾这次创业失败的经历,是因为选择了错误的合作伙伴导致的。

  后来,在华尔街英语创立十多年时,李文昊开发的新产品:英语在线,由于缺乏市场,导致他债台高垒。同时,他的健康亮起了红灯,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他的免疫力急剧下降,出现了神经紊乱,多次就诊都被医生认为没有救治的可能。

  然而,李文昊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他凭借坚强的毅力克服了焦虑,采取均衡的饮食、不断加强锻炼、病情逐渐好转。

  当人感觉到自己焦虑时,是心理传递出来的一种信号,告诉自己身心已经承担了太大的负荷。所以,焦虑看起来并不全是坏事,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个信号,来调试心理的平衡。

  而现代职场中人们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是:期望值与现实存在的差距过大。

  ○ 生存带来的焦虑

  在撒哈拉大沙漠上生活着一种沙鼠,遇到天气干燥的时候它们异常地忙碌,在沙漠上穿梭不停,只为了寻找草根搬回家去,这些草根足以使沙鼠度过旱季。

  但是动物学家观察发现,即使沙鼠囤积的草根已经足够它们度过旱季,沙鼠还是会毫不懈怠地继续搬运。而旱季过去后,草根没有吃完就会腐烂掉,还得清理出去。

  针对沙鼠的这种奇特的状况,医学家们展开了一次实验。将沙鼠关在一个笼子里,在笼子里提供足够沙鼠生存的草根。虽然沙鼠不缺食物,却依然到处寻找草根,因为寻不到而倍感不适,拼命将笼子外面的草根搬进笼子里来。环境对沙鼠没有任何威胁,而沙鼠最后还是在极度的焦虑中死去。

  医学家发现,这是一种潜意识的威胁,而这种焦虑的威胁是沙鼠寿命缩短的原因之一。

  的确,生存的威胁是所有危险中最严重的,人类也会因为焦虑而做充足的准备。生活中有很多令人不安的因素:存款利率低于通胀、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际关系紧张、婚姻家庭矛盾等等,使得焦虑症也越来越普遍了。

  ○ 价值带来的焦虑

  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并非无忧无虑,它们每天都要觅食,如果几天得不到食物就会死去;生活在悬崖边上的小草,并非坚忍不拔,大风侵袭就会使它们东倒西歪。但是造物主并没有弃小鸟于不顾,连悬崖边上的小草都能茁壮成长,何况是人呢?作为万物的灵长,更有着小鸟和悬崖边的小草无法比拟的优势。而我们担忧的,只是明天似乎没有变得更好,其实是一种贪婪之心导致的焦虑。

  人们对在地铁、车站、餐厅、宴会等等场所在看手机,掏出手机的人司空见惯,毕竟多如牛毛、无可计数。但是他们真的有那么忙吗?世界真的离开他们就不再运转吗?他们每天刷微博、微信,担心漏看了新闻大事。而对那些很少有此类嗜好的人,他们对这个世界不那么重要吗?不是。只不过有此类嗜好的人,将焦虑集中表现了出来。

  现代社会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焦虑心理,适度的焦虑可以让人集中注意力,解决正在发生的危机。但是危机持续过长,就会使人在焦虑中难以自拔,反而会影响健康和工作。

  绘本作家几米成名之前生活非常窘迫,为了摆脱困境他不得不努力地工作。因为一直以来的辛苦和压力,几米差点病死。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这种状态,慢慢习惯了享受工作过程,逐渐摆脱了焦虑不安。随着他的大作《向左走向右走》开创成人绘本的新型式,他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作家。

  几米在工作中挣扎的那个阶段,就像是溺水的人在拼命挣扎,有时越挣扎沉没越快,不如身体放松反而会飘上来。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掌握了一些处理焦虑的办法,找到焦虑的根源,而减轻焦虑,消除它们还要靠好心态。

  ○ 转移压力,遗忘的艺术

  焦虑是心病,什么方法都要对症,否则欲速则不达。遗忘,是应对焦虑的有效办法。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人都要面对就业、买房、养老、孩子教育、医疗等问题,压力确实无处不在。任何人每天被这些问题困扰,都容易患上焦虑症。不如想办法缓解压力,转移压力,把压力转化成动力。

  美国的前总统里根曾罹患结肠癌和鼻癌,并且在5年间做过两次切除手术。对于任何人来说,这种健康带来的重创都会使人一蹶不振。但是里根总统却出人意料,他总在手术后很短的时间内,就投入工作了,让人简直不敢相信,他曾身患重病。

  在术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他和从前没有什么改变,依然在报纸和电视上频繁亮相,以致很多人都不相信他动过手术。

  而在里根先生的心中,他对自己的状态非常清楚。在得知身患癌症之初,他也感到恐惧和痛苦。但是他选择了用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疾病,把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工作上来。正是因为他拥有这样乐观稳定的心态,从而使得身体没有在坏情绪中耗损,反而调动起了体内的免疫力对抗癌症,最后成功战胜了疾病。

  里根先生的康复可以称得上是个奇迹,然而生活中这样的奇迹其实无处不在。情绪不解决问题,还会带来问题,里根先生的做法合上了郑板桥老先生的那四个字“难得糊涂”。

  遗忘不容易,首先要放下功利心。我国有一则寓言:有一只海马梦见远处有7座金山,想赶紧拥有它们,于是匆忙带着仅有的7枚金币开始赶路。路上海马一直嫌自己游得太慢,就用4个金币来换取了鳗鱼的鳍。拥有了鳗鱼的鳍后,它的速度提高了一倍,但是游了半天还是没有看到金山。海马又在路上遇到了水母,就用其余的3枚金币换取了水母的艇。但是游了半天还是没有看到金山。这时,有一条大鲨鱼说,我可以帮助你,只要你钻进我的口中,我一下就能游到金山那里。于是海马钻进了大鲨鱼的口中里,被鲨鱼吞了下去。

  人所负的压力越积越多,就越容易导致情绪失控,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都有适合自己的转移和释放压力的方式,就会轻松很多。有的人很喜欢跳舞,在情绪不佳的时候,听着轻松的音乐,迈出轻快的步伐,旋转,每个动作都会带来活力;爱绘画的人,用线条表内心最深处的感受;有的人爱运动,烦恼时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奔跑,似乎也能甩掉很多不快乐;还有的人爱旅游,这种地域转移法更加有效。时间变了,地点变了,心情也会随之不同。很多失恋的人会采用这个方法,到新的地方去感受新的事物。似乎原来只装着烦恼的空间增加了很多东西,烦恼就相对被挤压得变小了,最好是能把烦恼的事情全部挤出去。这些快乐的事情将情绪引导到了喜好上去,使得人容易忘记本来压抑的事情。

  国外一个知名机构对女性各个年龄的心态进行了调查,发现那些拥有多个角色的女性,心理一般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强,而且较为健康。这些女性不但是母亲、妻子、职员、女儿,等等,他们在生活中因为各种角色的需要而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因此在出现各种情绪问题的时候,可以利用角色进行化解。比如工作压力过大,那么可以在节假日与丈夫带着孩子外出旅行来缓解压力。

  初入职场到中年时期,是人从年轻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各种压力,人人都会出现焦虑,这时要学会转移压力,懂点遗忘的艺术,做个糊涂的智者。

  5.立场不对容易偏激

  有个笑话说男性的“三从四德”,即:听妻子的话,跟从妻子,妻子做错了也必须按照妻子的话执行。这个笑话本身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的尊重。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女性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养育孩子、照顾家庭、做好工作等等,虽然在许多工种和职务上,由于女性生理的特殊性而由男性来担当,但是女性的地位较之从前提高很多,尤其是在全国各大都市,女性与男性一起上下班,养家糊口,一起打拼。

  但是如果真的拿这个“三从四德”来作为标准,恐怕就会导致思想偏激。很可能我们身边的男性做不到这些,而做这些在本质上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偏激是带着有色的眼睛看问题,以点概面,很容易钻进牛角尖去。我们不能拿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别人的对错,否则对于他人的意见将很难接受。说到底,偏激的最大责任在自己。

  关羽是三国时的大将,他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被人称为英雄,受到后世人的敬仰。但关羽也有刚愎自用、固执偏激的个性,导致他最后落得个被俘身亡的下场。

  关羽当时很受刘备的重用,留守荆州,军师诸葛亮曾再三叮嘱要“北据曹操,南和孙权”。但是当孙权有意与关羽结亲,派人来请求关羽将女儿许配给自己的儿子。不料关羽听完,不但忘记了诸葛亮的叮嘱,还大怒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关羽这番言语确实很清高,谁听到都觉得非常刺耳。而这种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作风,造成的后果是吴蜀联盟的破裂,最后不得不刀刃相见,败走麦城。

  实际上关羽并不仅仅看不起对手,对于同僚也是这样。名将马超投降刘备,刘备要封他为平西将军,这时远在荆州的关羽写信给诸葛亮,质问刘备马超能比得上谁。而当老将黄忠被封为将军时,关羽又当众说出“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的话来,可见其也有固执偏激、刚愎自用的一面。

  偏激看起来是不满他人,却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

  ○ 偏激是对自己的惩罚

  章鱼是无脊椎动物,身体非常柔软,虽然有的体型很庞大,能达到70磅左右。而章鱼在无脊椎动物中智力超群,它能够伪装成岩石,珊瑚等物质欺骗猎物,待猎物靠近它,章鱼就迅速地扑向猎物,喷射出墨汁,麻痹进攻者的感觉器官。

  但是章鱼也有个致命的弱点,它对各种容器充满好奇。假如我们在绳子的尽头拴一个瓶子,将它沉入海底。章鱼发现了瓶子后,无论多小的瓶子,章鱼都会争先恐后地钻进去。瓶子放在海底并不会走路,里面也没有吃的,是什么囚禁了章鱼呢?是章鱼自己。

  ○ 多角度看待问题

  职场中有个搞笑的故事,有位中年男性位居高职,但是对于个人的细节注意得不够。有一段时间他常常对新来的年轻职员感到不满意,因为这些年轻的职员竟然穿着有斑点的衣服来上班,脸上也似乎收拾得不干净。直到有一天,开完会后他又讲到这个问题,他的助理在他耳边低语,然后在他的同意下拿走了他的眼镜。助理细心地擦拭干净后,给他戴上,他发现原来脏的是自己的眼镜。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很多问题听起来是一回事,真正在当事人身上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们不能拿自己的准则来要求别人,把自己的规则加之于他人身上。特别是当发难的一方占有绝对优势时,发出的言论貌似非常的正确,殊不知这些言论不过是偏激态度下的产物,最后羁绊和束缚的是我们自己。

  人持有相反的立场不足为奇,这些立场来自人们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人人都会受到环境的限制,有的立场对于自己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对于他人而言可能是有害的。比如,工厂的主管要求员工早晨8:00到岗开会,30分钟后到上班时间就能直接投入工作。我们发现上班时间被提前了30分钟,且不论加班费,很多员工的家离工厂非常远,本来在8:00能赶到已经是不容易了,再提前半个小时,对员工意味着:原来7:00起床,现在需要6:30起来,否则就没有时间吃早餐。而6:30起床,意味上班时间的延长,下班时间缩短,直接导致睡眠不足8个小时,上班犯困。

  而反观工厂主管的立场:他认为提前30分钟到岗,利用这个时间能总结昨天的生产问题,布置好今天的任务,让大家对昨天的问题有所注意,在今天的工作中不再重犯。

  我们发现两者的立场其实并不冲突,员工和主管其实都想把工作做好。所以在制定计划之前,需要调查实际情况,假设在接到紧急突发的任务的时候,让员工都提前30分钟到岗备战,而在生产的淡季,没有必要把这个时间提到早晨,可以工作时间内集中开会讨论。

  ○ 探寻他人的立场

  曹操有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如此重要,甚至高过他人的生命。当今社会如果依然奉行这种信条会怎样呢?在报刊杂志甚至电视上,我们经常能看到那些因为升迁后抛弃妻子的男人,看到那些因为考上博士放弃家庭的人,看到那些因为贪慕金钱而放弃家庭的人,这些人无非是为了财、色、名而弃他人于不顾。最后的下场常常是令生养他们的父母、周围的亲朋都厌弃远离他们。在这些为财为色为名的人心中,他人的利益算不了什么。而当这些真相被曝光,一夜之间就能致使他们身败名裂。

  不了解他人的立场,一意孤行,往往容易导致他人的埋怨,在职场上这是非常忌讳的一点。即使是上级对下级,也不能不考虑员工的想法。在任何一个相对稳定的集体中,大家的利益往往是趋同的,这个时候不容易出现矛盾。但是当新人进入职场,不了解这个集体的共同立场,那么就要谨慎行事。多和老同事接触,多了解实际情况,在做决定前先进行探寻他人意见。职场上的“空降兵”常常难以在短时间内融入一个集体,就是因为他们的职级往往比较高,如果不能放下姿态与周围的同事打成一片,新人乍到工作压力可见一斑。

  要改变偏激的思想,就要先从行动开始,不说偏激的话,不进行偏激的行为,多探寻其他人的立场,逐渐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要让自己成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人。

  6.无对比无自卑

  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自卑,这多少让人感到有损颜面。而事实上极力地保持颜面,恰恰透露了人的自卑心理。如若不然,何必遮遮掩掩?任何人都有难以示人的一面,天使内心也有魔鬼的痕迹。也许有时承认自卑,会让人产生诸多消极情绪,因为自卑非常消磨人的意志,使得我们悲观失望、停滞不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自卑往往伴随着懈怠。”一颗懈怠的心,需要的是先过自己这个关口,自信和自卑往往是相依相存的,只要能把自卑化为动力,不再懈怠,才能与成功结缘。

  维克多·格林尼亚是一位法国科学家,他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因为相貌英俊潇洒,颇得女士们的喜爱,所以成了众女士心目中的大众情人。

  后来格林尼亚喜欢上一位仪态万方、兼备美貌和智慧的女伯爵。但是当他向这位女伯爵表白时,却遭到了她的拒绝。女伯爵略带讽刺地对格林尼亚说,请他离自己站得远一些,她不喜欢被花花公子挡住视线。

  听完女伯爵的话,格林尼亚的内心顿时如同淋了一场暴雨,竟然泛起了浓烈的自卑感。原来自己在众人的心目中,竟然是一个不学无术、图拥有良好家庭背景的花花公子。

  格林尼亚痛定思痛,下决心前往里昂求学。经过刻苦的学习和研究,他终于发明了“格式试剂”,成为法国年轻有为的科学家。

  看似格林尼亚的求婚被女伯爵拒绝是对他的打击,事实上这种自卑心理原本就存在于格林尼亚的内心中。潜能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曾经说过:“成功者与普通人的性格区别在于,成功者充满自信,而且活力洋溢,普通人则即使腰缠万贯,内心仍然灰暗脆弱。”然而,无论成功者还是失败者,自卑都是他们的共同点。

  ○ 自信与自卑相依相存

  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A·阿德勒认为,自卑深藏于每个人的内心中,只是浓度有所差别而已,没有一个人是完全自信的,因为物极必反。自卑恰似人类心灵上的尾巴,虽然我们彼此看不见对方的自卑心理,但是我们在生活的交往中,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或者触及到它们。

  20世纪50年代,女科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的在实验中,得到一个惊人的结论,她从DHA(脱氧核糖核酸)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HA的螺旋结构。针对这个重大的发现,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做了一次演讲。

  当时在科学界展露头角的女科学家寥寥无几,所以社会普遍对女科学家持怀疑的态度。这些反应触动了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内心的自卑感,她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开始怀疑自己的发现最终是否成立。就这样,她放弃了进一步研究。

  但是她的合作伙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沃林和克里克在富兰克林的研究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深入考证。他们提出了DHA双螺旋结构的假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我们为富兰克林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惋惜,她精力充沛、才华横溢,只是在怀疑面前被自卑打败。自卑对个体而言是个难题,人常常不是被别人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的。自卑在人类迈向成功的道路上,起着巨大的反作用。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是克服自卑的前提。

  ○ 认识自己

  在一个成年人的生活中,竞争是一件随处可见的事,伴随着竞争我们一路走来。竞争在我们的观念中、思想中、行动中、可谓无处不在。不管我们是喜欢竞争还是厌恶竞争,是一直力争上游,还是闲云野鹤都无可避免。这正是社会普遍现象,所以久之我们都会认为这是正确合理的。没有追求的人被人认为是不求上进,而过于汲汲营求的人我们又认为他们太功利。原来中庸之道在左右着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大脑中竟然有自己控制不了的东西存在,而个体的复杂性远不止于此。

  总有一些时候我们很想把自己搞清楚:我是谁?我为什么要这样?但是一旦发问,探寻不见得能得到合理的结果。这是因为作为个体这个人,拥有庞大的观念体系和思想,你想要了解某一点,或许有证可查,但是如果笼统地谈个体的特征,最后就会回到你所司空见惯的结论上去:我是一个勤奋的人,我这样做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这样的答案对了解自己的内心并无用处,只是一个大众都适用的安慰剂。不如从当下产生问题的环节来反观自己:工作失利时要排查自己的是否欠缺某种技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等等,只有落实到实处,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把每个问题都搞清楚不容易,但是重要的事情不能糊涂。这对了解自己,提升自己都是一种磨炼。

  我们看到那些站在台上面对观众的主持人,他们坚定的目光,自信的话语,其实这些表现是经过了千锤百炼得来的。

  白岩松作为家喻户晓的著名主持人,总是那样从容和机智,节目上大大小小的问题,都能轻松应对。但不可忽略的是,他也有“成长经历”,白岩松曾经也很自卑。

  上中学的时候他转学到了新学校,这个学校的师资相对比较好,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的。他很担心别的同学说他没见过世面,所以当有一位女生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他竟然整整一个学期不敢和班上的女生说话。

  大学毕业后做了主持人的白岩松曾因发音不准被栏目组扣光工资,而对比现在的他,语言流利华美,在成长道路上每个人都付出过艰辛。

  他曾说过,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自卑,不管是否位高权重,有点自卑才会付出更大的努力。人总要向前走,总能找到一个的理想值与他的期望状态。

  ○ 接纳自己

  产生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有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心理学家认为,人产生不良情绪并不是某件事情直接诱发的,而是由那些经历过这个事件的人产生的评价引起的。其实事情本身并不会令人产生什么情绪,而是经过人脑加工过得某些想法导致了情绪的产生。对某件事自信的人和对某件事自卑的人,都是因为个体的心理加工有差距导致的。就像两个从来没有到过埃菲尔塔的人,当到达后,一个人可能会产生:“太棒了,我终于来到埃菲尔塔了!”而另一个人可能产生:“我这一生真失败,年龄这么大了才来过一趟埃菲尔塔。”

  同样的一个事物,持有不同心态的差别非常大。

  严重的自卑心理是一种疾病,会对身心产生巨大创伤。乒乓球运动员韩玉珍有两次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日本对手的记录,并曾与李富荣配合夺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混双亚军。但出人意料的是,临近比赛时她竟然将队友的球拍扔进马桶,甚至有人发现她存在自残的现象。运动员在临场时心理压力都非常大,认识到自己的自卑心理,并找到好的方法调整自己才能赢得比赛。

  拿破仑·希尔说过,要想要永远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拥有乐观的人生,那么就请拔起自卑的锚,扬起自信的风帆。自信来之不易,往往都是经历挫折后心理逐渐强大的产物。人生的磨炼任何时候都不会少,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心理学家经过调查发现,内心对自己期望值很高的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将杰出或者非常优异的人作为偶像。虽然偶像确实有学习或者模仿的价值,但是人的心理是喜爱对比的,在学习偶像的过程中,会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短处,越不容易找到自己的优点。虽然再细微的东西都有自己的长处,但是对比确实对保持理性心态不利。

  A·阿德勒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不断地克服和超越“自卑感”。自卑感不会因为你讨厌它,对抗它而消失,凡事要经过理性的分析做出决策,不让自卑控制自己的内心。接受自己,不与自己为敌,那么你反而会更加强大。

  张小娴说:“为自己的不显眼而自卑,可是夜空的繁星并不因为明月就在面前而收敛光辉,园中的兰花并不因为牡丹就在头上而羞于绽放。”生活并没有嫌弃你,而是我们的内心嫌弃了自己。

  著名影星姚晨以诙谐幽默的风格得到大家喜爱,但是众所周知,她是一位大嘴美女。姚晨就因为这个形象,在上学期间被同学们取笑。

  她的老师牛娜发现她有表演天分,但是内心有一些自卑感,为了鼓励她,牛娜老师送给一张关于索菲亚罗兰经历的CD。索菲亚罗兰是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这位出身寒门的私生女,被小伙伴一度将其称作“牙签菲亚”。后来她上荧屏后导演也劝她整容,但是索菲亚罗兰拒绝了,她始终在荧屏前保持自己的风格,最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影星,并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索菲亚罗兰的故事给了姚晨巨大鼓励,她深受启发,不再担心自己的形象,而是将内心的率真示人,反而让大家更容易认识她、记住她。

  先接纳自己,别人才会接纳你。每个人有自己的优势,不必紧盯着他人的优点看。爱默生说,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逝。的确,那些你害怕的事,应该就是使你产生自卑的事情。在克服它们的过程中能磨炼自己的心智,掌控自己的情绪。

  7.追求完美就会患得患失

  “手表定律”的提出者英国心理学家P.撒盖,他认为一个人佩戴一块手表就能知道准确的事件,假如佩戴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手表,便很难确定准确时间。

  他发现,因为佩戴的多块手表的不但让人难以确定准确时间,还会扰乱看表人对时间准确性的信心。

  佩戴多块手表的人,可能出于担忧一块手表没电停下了,自己就很难知道时间。因此,佩戴多块手表本身,是出于一种防患未然的想法。但事实上,这种思虑虽然非常细致,但本质上是因为患得患失导致的。即使佩戴一块手表的人,在手表停止工作后,也可以求助他人而获得准确的时间。

  有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穷人,天天坐在公园的椅子上,看着对面的豪华酒店。

  有一日,一个富翁走过来问穷人:“为什么你总是盯着我住的屋子看呢?”

  穷人说:“我没有钱住酒店,但是每天我睡在这里都能梦到自己住进了那个酒店。”

  富人听后,提出要满足穷人的愿望,于是让穷人住进了酒店。

  过了没有几天,穷人又睡到了公园的椅子上,这让富人感到迷惑不解:“住酒店不是你的梦想吗,为什么你又回来睡到椅子上了?”

  穷人的出人意料:“我睡在酒店的床上,却总是梦到自己睡在冰冷的椅子上,我总觉得这是在做梦,所以我还是睡在椅子上好。”

  穷人并不能安心住在酒店里,他的内心总是怕失去,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导致了他睡着酒店,做着冰冷的梦。

  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无论到哪里都不安生。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觉得这里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处理患得患失不安情绪最好的办法是专注,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现在做的事情上,了解现在的事会让我们安下心来。

  ○ 专注

  股神巴菲特说过,人一生做什么事最重要的是专注。如果什么都想做,最后什么都做不好。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当我们不能以一颗平静的心态对待生活,就会出现患得患失心理。要确认当下的事情是值得做的,前提是需要花功夫去了解它,否则轻易下的结论,会导致患得患失的感觉加重。

  法国作家莫泊桑自幼聪慧过人,才华出众。一天,舅父带着莫泊桑去拜访他的好友福楼拜。当时福楼拜已经是法国著名作家了,舅父此行是想请福楼拜做莫泊桑的文学导师。

  可心高气傲的莫泊桑直接问福楼拜:“您会些什么?”

  福楼拜看出他的心思,于是反问莫泊桑会些什么?

  莫泊桑自信满满地答道:“凡是你知道的,我都会。”

  福楼拜听后微笑道:“那你就先跟我说说你每天的学习情况吧。”

  这可说到了莫泊桑的强项,他骄傲地回答:“我上午的两个小时用来读书写作,两个小时在弹钢琴,下午花一小时向邻居讨教修理汽车,其余三个小时在练习踢足球,晚上会去烧烤店学习怎样制作烤鸭,星期天就乡下种菜。”说完后,莫泊桑得意洋洋地看着福楼拜说:“请问您每天的工作情况又如何呢?”

  福楼拜依然微笑道:“我每日上午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下午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晚上,我还会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

  莫泊桑疑惑不解地问:“您难道就不会别的了吗?”

  福楼拜没有作答,而是接着问:“你究竟有什么特长,比如有哪样事情你做得特别好的?”

  莫泊桑抓耳挠腮答不上来了。他于是反问:您的特长是什么呢?

  福楼拜说:“写作。”

  专注成就了福楼拜,全方位学习使得莫泊桑什么都想做,而什么都没做好。任何人都是这样,一生的时光短暂,不可能样样精通。而什么都要做好的完美主义心理,会导致自己一事无成。

  ○ 上进抑或虚荣、不自信

  苏东坡可谓人间全才,像集儒、释、道于一身,精通医学、饮食、天文、地理,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方面造诣也很高。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写道: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这些品质荟萃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数见。苏东坡正是此等人,他保持天真淳朴,终身不渝。”

  林语堂对苏东坡的评价如此之高,可想而知他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何等的完美。这种完美的感觉,与其说是一种赞美,不如说是一种敬佩。世人并不嫉妒他的全能,反而赞叹他的闲适优雅、从容不迫,看来完美给人的感觉并非是高下和尊卑。

  人是不可能做到完美的,即使在某个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叹服,也并非到达了定义上的完美之境,完美这个定义本身是一种比喻和夸赞。

  那人为什么还要追求完美呢?

  1. 对完美的理解不同;

  将取得某种成绩视为完美,只要达到自己的理想高度,就认为过程完美了。

  这个类型只是表述上和上进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完美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种上进的表现。

  2. 主要源于内心的虚荣和不自信。

  内心不自信的人希望爬到众人无法达到的高度,以示自己的强大或者与众不同。要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是追求完美的动机。

  这个类型的人,并非曲解了完美的含义,而是始终在超越和挑战自己的内在。就像人与鸵鸟比赛,最终是不可能完胜的。追求完美使得人容易走向极端,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反而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追求完美的人也存在巨大的虚荣感,为了别人的眼光,为了自尊心而去追求,往往容易采取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方式达到目的。

  现实生活中,从人的出发点和目的能轻松地将他们区别开:

  一个大学生想把英语学好,模仿外国人的声音朗读英语,这无可厚非,是一种有上进心的表现。因为模仿,能提高口语能力,能够给自己信心。

  但是把模仿当作在众人面前炫耀的工具,那么这种动机就是在追求完美,追求被人们夸赞,是虚荣心在作祟。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追求完美是不对的,完美这个定义在当代社会已经完全脱离了它原本的含义。

  从人的目的也能轻松地将他们区别开。上进的人不会因为最后没有达到完美之境而患得患失,而虚荣和不自信者并不知道完美的境界在哪里,所以会产生患得患失的心理。

  杜绝患得患失,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不自信和虚荣,把目标转到适合自己的生活上来。

  第三章给情绪正本清源

  1.心灵的枷锁

  我们时常想弄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尤其很多女性热衷于星座、血型等性格测试方法。星座说中狮子座的人非常有魅力,气质吸引人,热情奔放,比较强势等等。狮子座中有没有性格内向,文静平和的人呢?有。相对科学而言星座说可以作为一种兴趣,并不能拿来对号入座。星座说是利用了人们对符号的敏感度流行起来的。生活中这样的符号作用无处不在,比如,某人的父亲是科学家,那么亲朋评论他的后代的时候往往会说他的孩子更有科学头脑、研究能力。他人看法会影响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久之,如果这位科学家的儿子并未表现出这种潜质,却总被人挂在嘴上,他也会产生不安和负疚感,于是他就戴上了人们给他准备的枷锁。

  想活出自己的风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拆除一副真实的枷锁,能工巧匠只需要几分钟时间,然而人心中的枷锁,只要存在了,拆除过程是比较漫长的。我们的生活中无人可以幸免,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经历,也有属于自己的枷锁。有些是难以打开,而更多的却是自己不愿意打开。人们常常习惯把并不存在的问题想得太过严重,或者不能坦然面对某些结果,用这些观念把自己锁起来。假设有人认为某人懦弱,某人不一定真的不勇敢,而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已经有了枷锁,即使他很勇敢,得不到适当的激发,依然会认同懦弱的一面。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唐纳得·西洛托把几个人分成两组,在实验开始的时候,第一组人要要求进入一间屋子,然后他打开了一个能制造噪音的开关。在噪音中要求这组人完成一个任务——关闭噪音。他发现,这组参加试验的人把屋内的按钮逐个试了一遍,发现噪音没有被关闭后,将所有按钮按照一定的组合又试了一遍,最后发现他们无法关闭噪音。于是他们放弃了,走出了屋子不再做任何努力。

  紧接着他让第二组人进了另一个屋子,按照唐纳得·西洛托的要求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组成员所做的依然是逐个按压按钮,在发现按钮不起作用后,又尝试按钮的组合,发现并无效果时,有人试图把手放进一个梭子状的盒子里,噪音竟然停止了,而当他将手拿开,噪音又响起来。第二组成员的心情放松了,立即感觉到轻松愉快。

  这个实验第一组的表现说明,当人确定自己无论采用什么办法都无法关闭噪音后,就产生了一种认识:再多的努力也没有用,不如干脆等着。

  认为“再多努力也没有用”就是这个实验中第一组成员产生的心灵枷锁,这种枷锁其实不是别人给予的,是自己心里产生的。这种枷锁所传递的信息无非是:你不行、你不可能成功,等等。这种意识非常可怕,会导致人的松懈,不再想改变现状。

  心灵的枷锁是经不起推敲的,你相信它它就存在,你不相信,它便于你无碍。

  ○ 放下自己

  有一个女孩渴望成为明星,当有一天她真的成功后,每天面对镜子化妆,不穿得体的衣服不敢出门,一出门又被无数的公众媒体,被记者和追星族包围,不得不深居简出,甚至经常要回应莫须有的绯闻……

  终于有一天她感到苦不堪言,于是向一位高人求教,高人微笑答道:“何必如此苦恼,这不正是当年你所渴望的吗?”

  “我现在变得越来越像大家希望的那样,任何时候都要考虑维护形象,不敢随心说一句话,甚至怕穿衣品味被别人耻笑。以前我酷爱甜品,现在为了保持身材,我不得不听营养师的话,尽量少吃以保持体重。如今的我感觉不到做这些事情的快乐了。”

  高人听后回复说:“为什么要改变自己来迎合别人,你认为是谁限制你做自己想做的?”

  她若有所思地摇摇头:“我感觉到是我从事的事业在约束我,喜爱我的人们都睁着眼睛看我。”

  高人说道:“你能找到一个限制你的人吗?”

  明星思索后回答:“并没有任何人说过要我节食,保持美貌!”

  高人点头说:“确实如此,没人限制你,你所感觉到的限制来自自己心灵上的一道枷锁,只要你打开它,你便能获得自由。”

  她明白了高人话中的意思,不再刻意要求自己去满足别人的需要。当偶遇记者要拍她穿着便衣散步的照片时,路人问她是不是明星时,她都微笑着摇摇头,人们逐渐确信她不是那位明星,否则怎么会如此脸上无妆、穿着随意呢?

  从这些人的眼中,她终于明白了,原来自己心中的枷锁就是她广为人知的名字,而并不是她本身,她依然是那个随性的她。于是她打开了枷锁,不再有那些莫名的苦恼了。

  容易给自己套上枷锁的人,往往表现得对某事物过于热衷,或者对事情的看法非对既错。法国哲学家爱密勒·查蒂埃说:“世上最糟糕的事,莫过于只有一个主意了。”的确如此,不是对即是错,完全没有选择的余地,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公平。

  席慕蓉也曾写道:“原来,我的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是为了周遭的人都对我满意而已。为了要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席慕容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心中的枷锁,原来都是为了博得周围人的称许和微笑。

  ○ 打开枷锁

  人们自己给心灵戴上枷锁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固执、自负、虚荣,等等。固执的人能够坚持己见,不被风吹草动影响。但是不愿意改变立场,即使错了也站在错误的一边,这样就容易陷入僵局。职场上如果固执的人做了领导,容易陷入对员工的苛求中;而在生活中,固执的人扮演的角色大多是严厉的父母直言的朋友。这样的风格,容易影响到职场关系和家庭和睦,而固执者内心真正放不下的,还是这份执拗,怕自己改变风格别人会对自己的意见视而不见。

  自负骄傲的人必定有其原因,就像认为自己技艺超群者,不是有强大背景后台,就是相貌出众。林林总总,不外乎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但是我们仔细想想,人生不仅仅是个竞技场,人人都要在这里生活和工作,没有人喜欢那种俯首低眉的日子。而在这个竞技场中,又不乏更加优秀的人,遇见他们又该如何平衡自己的心理呢?才貌属于个人财富,并不值得炫耀。有句话说得好:人人都是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确实,人都有自己的短处,拿超群的地方去比他人平常的地方,会产生骄傲感,这时似乎枷锁变松了,但是只要碰到比你优越的人,这个枷锁就会勒得更紧。

  打开枷锁需要多大的勇气?

  不需要勇气,只要你能平静地接受它。

  享誉世界的球王贝利,当年是从家乡的足球队中被选拔出来的,直接进了桑托斯足球队踢球。当时他知道自己进了巴西最有名的球队时,内心更多地是惶恐不安。他心里一直在想那些世界一流的足球明星会怎样看他,怎样笑话他,那段时间他几乎失眠。

  训练正式开始的时候,与那些足球明星们一起奔跑、传球,他紧张到了不知所措。这个球队经常天南海北打比赛,根本容不得贝利多想,逐渐地他忘记了自己是在与谁并肩作战,他更多地感受到了踢球的快乐。

  训练快结束了,他发现那些身价亿万的足球明星们并没有表现出对他的轻视,反而有时会照顾新队员,他迅速融入了这个集体。他发现原来自己曾经的恐惧,来源于无知而并非现实。

  勇气是打败自卑的最强大武器,谁能想到贝利曾经有过那样自卑的时候,拿自己是个小地方的人和那些出身有背景的明星、已经成就自己的明星比较。事实上真正的比较是存在的:球技的较量、速度的比拼,等等。

  背负心灵枷锁的人很累,因为在现实中你无法真正找到它,从而打败它,人们只能不停地增强自己内心的力量,来对抗这个枷锁。心灵的枷锁就像是一座山,背负着它只会越来越重。中国有个寓言故事,有个商人赚了很多钱,于是提着装满金银的袋子去寻找快乐。他走过千山万水,依然除了疲惫相随外,没有快乐可言。有一天日落西山,一个衣裳破烂不堪的农夫扛着锄头从田里出来,大声唱着歌。商人感到奇怪,他走过去问农夫:“你怎么这么开心?”农夫看了一眼商人,说:“放下手中的袋子,自然就快乐起来了。”商人顿然醒悟,手中沉重口袋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整天又得防着被人偷抢了去,哪里来的快乐心情呢?“

  心灵的枷锁不仅会压弯我们的腰,更会摧残人的意志,打开它,让阳光进来。

  2.先微笑然后学会宽容

  查理·威利说,挂上笑容你才算是穿戴整齐。笑容已经成为交际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符号,它的含义非常多,传达的信息无非是:友好、亲和。可以想到两个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先微笑的一方给人的感觉更容易亲近。微笑,本是接纳的近义词,因为微笑的一方让对方感到放松,微笑具有天然的感染力,微笑是对付负性情绪的有力武器。

  默不作声和冷眼相看都是一种防御姿态,与微笑的效果正好相反。生活中没有丰富的内容,而是空虚和乏味,人便不觉有生活的乐趣,因此难以触动笑神经。

  话说一位高僧在山林中修行,某日来了一个小偷,他悄悄地靠近高僧的茅屋,进去翻高僧的行李。

  高僧知道小偷在寻找钱财,却气定神闲不予理睬。

  等小偷翻完了东西来到门口,高僧知道他没有找到值钱的东西,就脱掉自己的外衣递给小偷说:“你跋山涉水来看我,真是不容易,我不能让你空手而归,现在天色已晚,我这里没有值钱的东西,你把这件衣服带上吧。”

  小偷听到高僧此番话,惊异过后呆望了高僧许久,接过高僧手上的大衣走了。

  第二天天刚亮高僧就起来了,他推开房门看到自己的那件大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上面还放着一封信,是小偷连夜写下的忏悔信件,他决定再不偷鸡摸狗而是自食其力。

  高僧的宽容让人敬仰,能将一个居心叵测的人当作朋友,理解和原谅他的冒犯,使得小偷良心发现,终于弃恶从善。宽容不是软弱,善心能够换来悔悟。很少有人能达到高僧的这种境界,面对损害我们利益的人不震怒、不计较、不产生打击心理。

  反过来想,对一个曾经伤害你的人耿耿于怀,怎么都不肯原谅他,面对你的这种负性情绪,他可能会失去道歉的勇气,宁可一直被恨着,也不敢面对你。这样一来,你们之间的矛盾何时能够得到解决?要解决掉矛盾,第一步就是要在行动上进行接纳,微笑是最好的方式。

  微笑已经代替你传达了对对方的原谅,但是仅仅微笑是不够的,微笑后你们需要沟通,进行进一步的矛盾化解。在沟通中,尽量表达自己的宽容,当你能够宽容别人,自己的内心也会感到如释重负。

  全球最具规模的宾馆希尔顿饭店,服务模式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而这种服务模式并不是什么先进的管理方式,而是希尔顿饭店的董事长唐纳·希尔顿实施的“微笑影响力”。

  当年唐纳·希尔顿将饭店经营得风生水起,总计产超过了5 000万美金,他感到很满意,而唐纳却告诉他,除非掌握比这5 000万美金更有价值的东西,除了一流的服务外还得让每个来希尔顿饭店住过的人都想再来住。他想,这恐怕不是钱能办到的事,这是要留住顾客的心。希尔顿下为此常常冥思苦想,怎样才能用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的方法来吸引顾客呢?

  望着每位过路的人,他们脸上的微笑总是令希尔顿心情愉悦,突然,他想到了:微笑!

  微笑就是母亲要的答案。从此以后,希尔顿便将此作为信条,带头在工作中无论何时均面带微笑,希尔顿认为微笑能够带希尔顿走向世界。

  这就是微笑的力量,不仅仅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嫌隙也能创造经济价值。在职场上我们也常常遇到那些非常努力的人,他们总是来去匆匆,不和大家一起聊天,吃饭甚至外出活动,公司里员工对他们的印象都不深刻。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特点让人记住,在人们心中缺少一种随和的形象。

  如果我们心情不好不妨先对着镜子微笑,看到自己的笑脸,心情也会好起来。在各种宴会场合,人们相互之间微笑就是为了给人随和的印象,同时传递自己的交往态度。古有“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诗句,两个有怨仇的人,相见时彼此微笑一下,之间的恩怨一笔勾销,这是何等豪迈?

  微笑在交际场合是一个非常好的润滑剂。

  有位富翁过世,他年轻的妻子继承了巨额的财富。一次,有人邀请她参加一个名流举办的宴会,想到能参加这样一个体面的宴会,她感很荣耀。

  为了在宴会上得到所有人的羡慕,她花费了很大一笔钱买了一件黑色貂皮大衣、大克拉的钻石和一条名贵的珍珠项链。当她打扮好,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果然雍容华贵、富态逼人。她想到贵客们那种艳羡的目光,傲慢地放声大笑起来。

  她带着一脸傲慢而冷漠的表情走进了宴会厅,目不斜视地径直向前走去,并不理会那些与她打招呼和点头的人。她感受到了人们的眼睛都开始投向她,她的内心充满了征服的骄傲。

  这时有位优雅的绅士走过来,微笑地说道:“尊敬的女士,您非常美,如果您的脸上再挂上一个迷人的微笑,就会得到所有贵夫人的羡慕的。”

  这位富翁的遗孀顿时愣住了,原来人们都感受到了她的冷漠和故作姿态,并没有注意到她的美艳和昂贵的项链。

  微笑能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尤其在销售行业微笑是打开理想之门的钥匙。作为业务员,通常需要和陌生人进行沟通,探寻购买需求。想让第一次见面的人放松警惕,产生好感,一定要面带微笑。无论第一次是否产生购买意图,起码给顾客留下了好的印象。

  当然,其他行业并不例外。人人都需要好的工作环境,作为老板的,微笑能给员工带来鼓励;作为医生,宽慰的笑能消除病人的恐惧;厨师们的微笑,能给用餐的人带来好心情,增加饭店的客流;教师的微笑,能给考试成绩不好的孩子鼓励。

  这些微笑,给人带来了宽容的感觉,善于通过微笑传达感情的人,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而职场上有很多不快乐的人,内心不快乐无需强颜欢笑,只要接纳现在的自己,自然就会感到快乐,我们要做的,是先做好自己内心的工作。

  ○ 关注自己的内在

  有一位刚毕业的男孩杰克进了一家大公司,通过努力工作和学习,成为了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但是他不快乐,每当下班回到宿舍,他总是感到烦恼和不安,觉得自己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好。

  有一次在与客户谈判时接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电话,他不得不中断谈判移步到外面。回来后,顾客很客气地告辞了,敷衍说等下次有机会再好好谈。杰克接下来不停地怨怪自己,一直都很沮丧,他认为这个谈判就是他借的那个电话搞糟的。

  而后来,经过多年的锻炼他终于成熟起来,回想到当时谈判的情景,他发现这笔生意原本就没有到敲定的时候,而顾客只是找了个合理的借口推脱而已。至于杰克,存在的问题是谈判时太紧张,没有营造好谈判的环境就单刀直入了。他逐渐学会了不再苛责和纠结,毕竟要想做好工作,先要做好自己内心的工作。

  当我们充分关注自己的内在,使行为与思想相符,就不会有强颜欢笑而内心苦闷的感觉了。

  微笑给对方传递了友善,用微笑打开交往的大门,微笑带来的力量,才是最珍贵的软实力。一个宽容的人在一个群体中是黏着剂,能够用自己的亲和力团结周围的人,一个宽容的人,会以自己人格的力量化解矛盾,从而建立好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将来垫石铺路。宽容是相互的,古代有句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宽容别人先要学会宽容自己。人无完人,不必过于苛求自己。

  3.多倾听少抱怨

  某日,一个汽车售后服务部来了一位怒气冲冲的客户,他记错了约好的保养日期,到来前也没有给服务部的人打电话,导致需要重新预约。但是这位客户指定要求今日进行保养,工作人员只得与其他客户商量,做了临时取消后让他排队等候进行保养。但是这位客户依然非常不满意,坐下来打电话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并请出了服务部经理进行理论。

  碰到一位这样的客户,整个服务部的接待中心都弥漫着火药味。经理为客户进行解说后,专门派了一位调解员安抚客户的情绪。调解员是一位温和年长的女士,无论客户如何暴躁发怒,她依然笑容可掬,还一边忙着倒茶,不时对他点头称是,甚至旁敲侧击地让客户将内心存在的不满全盘倒出。

  十分钟过去了,客户基本已经将“愤怒”之事倾诉完毕,情绪有所缓和;

  二十分钟过去了,客户听着调解员的回复勉强倒出几句怨言,但是不再强烈要求取消排队;

  三十分钟过去了,客户已经停止抱怨,低头喝茶,并一边把调解员当作朋友似的开起了玩笑,说等待一会其实没事。

  一场暴风雨在柔风细雨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家都赞叹调解员好脾气。其实在一旁听他们谈话的人最明白,调解员自始至终并没有怎么说话。调解员在尊重客户的同时,仔细听其倾诉,坦言从客户的角度来看服务有不足的地方,而作为拥有现代化设备的服务中心,暂时只能提供这个层次的服务,这种不遮掩的态度,赢得了客户的理解。这位调解员不但服务了客户,还成就了自己。

  ○ 倾听的重要性

  他们的谈话过程调解员主要是倾听,倾听也是有技巧的。因为当一个人快乐的时候,他会主动把自己的愉快分享给周围的人,此时作为倾听者,只要懂得分享即可。而当倾诉者处于痛苦无助的状态,如何旁敲侧击引导倾诉者纠正错误观念,为倾诉者减轻痛苦,这时倾听者的任务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完成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