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治近视视力却下降 家长称被“套路” 专家观点:近视“防”大于“控”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近年来,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近视率逐年上升。据新华网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商家通过渲染“近视焦虑”、虚假广告宣传等兜售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不菲,效果存疑,有的还存在危害青少年健康的风险。

  

  几千几万元治近视 效果与广告相去甚远

  据新华网报道,山西太原王女士的女儿正上小学,去年开始出现了上课看不清黑板的情况,随后王女士留意到家附近的一家视力养护中心。该中心在街边发放9.9元体验卡,宣称通过按摩穴位,可将视力从4.5提升到5.0。心动之下,王女士带女儿去体验,并在商家劝说下办了三个疗程的按摩卡,每个疗程价格高达3800元。

  此后,王女士的女儿一直在这家视力养护中心做“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半年后在医院检查,发现视力不仅没有改善,反倒从开始的4.9降至4.6,屈光度也达到200度。

  王女士说,这家中心还一直嘱咐家长不要去医院,说戴上眼镜视力下降更快、医院的眼药水等药物刺激会影响治疗效果。“三个疗程加辅助的保健品,总共花了快两万元,眼睛没治好,视力反倒下降了,太后悔了。”

  

  多名受访家长告诉记者,有的机构在宣传时说得天花乱坠,称“来的孩子95%都能提高视力”“训练以后可以不戴眼镜”“把视力托管,家长放100个心”,但实际效果远远达不到;家长质问时,一些机构就以“孩子配合度不够”“饮食和户外活动没跟上”等为由推脱。在网购平台相关产品页面上,大量消费者留言:“没看到效果”“没啥用”。

  一些机构的“治疗”方式还给青少年健康造成损害。采访中,一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在使用了一款眼部训练仪后不仅视力没有好转,反而感觉眼睛更累了,还出现了头晕、恶心现象。

  

  近视防控机构生意火爆 模式多样

  不少机构利用家长对孩子近视的焦虑以及在专业知识上的盲点,设置重重套路,让人防不胜防。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面对商家机构关于近视治疗的虚假营销套路,有76.6%的家长表示容易上当。家长在近视防控中踩“坑”,72.2%的受访家长认为是想让孩子摘掉眼镜,心急所致。

  记者了解到,青少年近视问题越来越受重视,近视防控市场也随之增长。根据企查查提供的数据,近年来我国近视防控相关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22年底已达968家。除了传统医院眼科门诊和配镜门店,形形色色的近视防控机构也受到不少家长青睐,有的通过“高科技”仪器进行眼部肌肉训练,有的用穴位刺激、中药热敷等方式干预,有的配套销售叶黄素、蓝莓饮、明目贴、明目膏等产品。

  专家观点:近视“防”大于“控”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的渠晓黎医生此前在做客海报新闻原创节目《养生说》时表示:“视觉健康已经是我国目前比较重视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近视防控迫在眉睫。”

  “在眼睛调节放松的状态下,近视主要表现为看远距离的物品是模糊的,看近距离的物品是清楚的,”渠晓黎介绍到,“近视分为轻度、中度和高度的区别,轻度近视是小于300度,中度近视是325度到600度,高度近视是大于600度的屈光不正状态。”

  据渠晓黎讲解,除了环境、遗传等因素的影响,较早接触电子产品和课业繁重等导致的近距离用眼,是导致青少年近视的常见因素。

  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近视防控工作“防”远大于“控”,家长要随时关注孩子的用眼习惯,保证孩子的户外运动时间,定时检查孩子的视力情况,一旦发现孩子有“歪头”“眯眼”等习惯,应尽快到眼科检查眼睛。“早发现、早预防”是最佳的原则,一定不要盲目的选择治疗近视的机构,不要相信某些号称能恢复近视的“高科技产品”,基本上都是骗人的。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山东模式”成全国标杆

  在近视防控领域,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和他的团队已经坚持了13年,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山东模式”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在国家四部委2021年公布的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中,山东以总分111.65分位列全国第一。

  毕宏生介绍,山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健康中国,从娃娃抓起”的理念,研发建立了从0岁到终老的“生命周期眼健康系统”。实践证明,山东省儿童青少年全周期近视防控新模式行之有效,特色鲜明,不但科学、安全、有效,而且可推广、可复制,被公认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山东模式”。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市成立了60家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每个中心选评选建立示范学校,开展规范化视力低下综合防治的试点,累计辐射、服务儿童青少年1280万人。就在不久前,教育部已同意在山东省设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省级改革示范区。

  

  在回答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的提问时,毕宏生表示,他将深入聚焦科技创新促进健康中国高质量发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成果和模式推广应用、中医现代化等问题。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陈凤祁 综合自新华网、中国青年报、健康中国、海报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