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会有心理问题?探究孩子背后的家庭教育类型
在倍赋力每日接受的200+咨询中,我们发现家庭教育的矛盾在于父母接纳孩子的怒火和埋怨,又反之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改变,父母和孩子站在对立面彼此痛苦。
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父母呵护孩子的成长,为孩子尽心尽力,创造出一片天地供孩子翱翔,孩子不断塑造自己的价值,磨炼自己的翅膀,终有一天会一鸣惊人。但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对接手案例进行细致观察、深层剖析、家庭探访之后,得出深刻的结论:父母和孩子的痛苦,根源是家庭教育类型。
家庭教育对个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之逐渐形成某些人格特质。而这个教育过程,又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教养方式来实现的。
教育类型一:支配型教育
“妈妈,我想要这条绿色的裙子”“你现在还在上学,应该穿得普通一些,那条白色的短袖更适合你”;“爸爸我想去学跳舞”“男孩子学什么跳舞,你应该去打篮球,爸爸给你报名”。
在中国孩子的生活中,这些话听了一遍又一遍。可能是文化原因,中国式父母习惯忽略孩子的需求替孩子做决定,小到穿衣吃饭,大到成家立业,仿佛放手是父母的失职。父母最爱说的是“你应该这么做,你应该那么做”,一旦孩子稍有反抗,便拿出“我把你养大你就应该听我的”这类说辞,而这样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消极、顺从、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走向社会后,容易因为没有自我而变得不幸。
教育类型二:溺爱型教育
曾经有一位母亲和我说:“这个孩子好像白眼狼,一点也不懂心疼父母。”
我问她:“孩子小的时候,您是怎么心疼他的?”
在孩子第一次动手剥核桃的时候割伤了手,之后家里只有核桃仁,没有带壳的核桃;在孩子有一次上体育课被散开的鞋带绊倒之后,这位妈妈直到孩子上初中,没有给孩子买过系鞋带的鞋子;在孩子有一次把刷完的碗端到橱柜的时候摔了碗,此后就再没让孩子干家务。
孩子上大学之前,她为孩子做饭洗衣,叮嘱孩子过马路看车,甚至要把第二天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问个清楚,就怕孩子受到欺负。
直到孩子上大一,住宿舍,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个人生活也无法自理,办理了休学。休学在家的孩子在吃饭睡觉和打游戏之间转换。邻居送来了鲜鱼汤,他吃得一块肉也不剩,妈妈崩溃了,来跟我说“这个孩子好像白眼狼,一点也不懂心疼父母。”
我说:问题出在,你溺爱你的儿子,让他变成了只考虑自己的人。
溺爱型的父母认为,爱孩子就是做得越多越好。
殊不知,这种爱把孩子的创造力、思考力、生活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统统抹杀掉了,最终孩子成了社会人眼中的“啃老族” ,而孩子自己也自信心受挫,严重怀疑自己的能力,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
教育类型三:专制型教育
很多父母因为自己的过往有缺失有遗憾,工作事业不如意,缺乏自信心,所以想在孩子身上找回尊严。他们对孩子过分严厉,命令孩子凡事都要遵循自己制订的方案进行,否则就过度苛责孩子、惩罚孩子,完全忽略孩子的感受,最在意自己的面子和权威。
这种教育方式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最终导致孩子顽固、冷酷、残忍或者怯懦盲从、不诚实。
教育类型四:分歧型教育
官方调研不婚族单身的原因,其中很明显的一项是:父母婚姻的影响。
利兹研究儿童精神病(躁郁症)时认为:家庭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结构和角色分化,夫妻间过分独立,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和亲密依赖。
简而言之是夫妻之间亲密度不足,缺乏统一和谐性。孩子会强烈地感觉到家庭关系的动荡,于是让自己成为团结家庭的工具,来平衡家庭里父母的对立观念以及“非此即彼”的关系模式。
长时间当工具的孩子会被父母的冲突影响,直到“分裂”。要么过度自责——抑郁,要么就是发泄情绪——躁狂。
因此,家庭中夫妻关系是否亲密以及教育观念是否契合,影响孩子身心是否健康。
#家庭教育#教育类型五:忽视型教育
前些日子网上有个讨论是“父母参加你的每场家长会吗”,底下有个热评是:他们连我上几年级都不知道。忽视型的父母是全天下最粗心的父母。
——只要孩子能养活,别的都不管。
他们对孩子的生活只提供衣食住行,学业更是不闻不问,认为那是学校和老师的事。
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实际上缺乏对孩子精神的滋养、生活的陪伴、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链接以及能力的培养。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重视和引导可以让孩子少走很多弯路,尤其在孩子自己还没有判断力和分辨力的时候,父母的切身引导和信念支持尤其重要。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如果父母情绪不稳定,孩子就会喜怒无常;如果父母批评打骂,孩子就会以牙还牙对抗外界;如果父母欣赏接纳孩子,孩子就会自信自爱,情绪稳定。所以,你的教育模式中藏着孩子未来的样子,家庭的幸福在每个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中。
我们祝福每个家庭流动着爱,祝福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