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别小瞧他们看到的东西!

  如今有很多家长朋友们已经意识到,孩子的三观培养是一件重要性不亚于追求学业成绩的事情。

  毕竟成绩只能反馈孩子某一阶段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但三观却将影响孩子未来的无数决策,伴随孩子一生。

  那么,如何让孩子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守正直的本心、拥有不卑不亢的涵养?外界的灌输会对孩子的道德观形成带来怎样的影响?

  我们经常说,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亲友师长和生活环境会在这张纸上一步步描写勾画,于是,孩子们拥有了独属于他们自己的性格特质和对外界的理解与认知。

  正因如此,在孩子的早期发展阶段,家长们往往会带孩子看一些有哲理的故事书,引导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下明白善恶是非,形成自己行走在这个世界的行为准则。

  但是,这种做法是否真的能让孩子们吸收故事中的道德特征,并将其作为自身道德观构建的基础呢?

  过往的许多研究都集中在广泛的概念化上,比如与特定内容相关的亲社会或反社会影响,而这项新研究则着眼于接触具有特定道德价值观(关爱、公平、忠诚和权威)的内容,将如何影响孩子们对这些价值观的重视程度。

  这为探讨媒体内容对儿童价值观的影响贡献了新的见解。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选取了一本成人小说并对内容进行了删改,最终确定了四个版本,分别反映了四种不同道德价值观。此外,研究人员还设计了一个与主角道德观无关的第五版本。

  接下来,研究人员与大约 200 名年龄在 10~14 岁之间的参与者分享了这些故事内容。

  为什么把年龄设定在 10~14 岁呢?

  研究人员表示,这个年龄范围有利于做媒体研究。探索更年幼的孩子的叙事理解能力是比较困难的,而要让年龄更大的青少年保持注意力同样具有挑战,因为他们可能会对简单的故事情节感到厌烦。

  然后,研究团队创建了一个量表,旨在衡量孩子们对道德价值观的重视程度,以确定参与者受到特定故事的影响程度。

  结果发现,故事内容可以显著影响孩子的道德价值观,孩子对道德原则的重视程度取决于故事中特别强调哪些内容。

  也就是说,孩子们所阅读的故事情节真的会对孩子的道德观建立带去直接的影响。

  所以,当我们考虑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材料时,可以重点关注故事中主角身上拥有哪些人格品质,强调了哪些特定的道德价值,以及主角因为自身行为而受到何种待遇。

  为孩子挑选一本合适的小说,可能会对他们的人生发展产生超乎我们想象的深远影响。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对于身为成年人的我们来说,无论是在文学小说还是影视作品中看到所谓「不过审」的情节和内容,可能并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道德价值观,可以将虚构的故事与现实世界区分开来,具有审慎判断且不盲从的能力。

  但孩子们接受到的外界媒体信息,可能仍然离不开家长们的细心把关,值得我们的关注。

  参考资料: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morality-reading-teens-1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