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档白酒“一路向C,动销无敌”的打法!

  经销商去库存不是终点站,去库存的核心问题是终端的动销问题。

  终端的动销问题就要解决消费者乐得买,成为消费者的心中首选,指名购买。

  一、为什么要一路向C。

  (1)产品过剩,没有一个产品做到绝对无可替代,从拓荒时代到抢肉时代;

  在生产主导时期,当时的市场是典型的卖方市场。整个社会,产品需求严重不足,因此只要做好了产品,就能够销售出去,不愁销路。

  亨利·福特曾经说过,任何顾客都可以选择任何他所中意的汽车颜色,只要它是黑色的。

  就是生产时代的典型特征,不会顾及消费者的需求与感受,因为产品处于稀缺。

  现在是产品严重过剩,同质化严重,增长都是挤压式,谁最能优先解决消费者需求,最懂消费者,谁最受消费者的青睐。

  (2)用户的决策周期变长,消费更加理性,用户主权时代来临。

  以前是消费者决策路径是引起注意,产生兴趣,刺激欲望,留下记忆,最后行动,也就是成交购买。

  现在是引起注意,产生兴趣,线上搜索,看用户的留言与评论,进行筛选与对比,没有差评与口碑好更能获取消费者的好感,随后是行动购买。

  在使用体验过程中,如果是体验是愉悦的,还会主动分享,不是之前品牌方大喇叭式的做广告就能改变用户的决策,更多的是口碑效应。

  (3)谁离用户越近,用户关系越亲密,谁的销量越好。

  品牌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付下身子跟消费者做沟通做互动,要与消费者发生故事,创造难忘的体验与记忆点。

  让消费者参与到品牌的活动中,每个人都希望被重视,品牌也一样,品牌越重视消费者,越能成为消费者的心中首选。

  二、目前的市场现状:

  1、终端层面:

  (1)不动销,动销慢。

  原因:a、选点不对,努力白费。

  中高档酒做点不做面,做深不做浅,就像种庄稼,苗与苗之间的距离太密,容易营养不良;距离太稀,亩产又太低。

  b、不敢推,不会推,不愿推。

  不敢推是怕过度推销,担心顾客流失,对于终端来说,卖那个品牌都行;还有就是对品质没有没有信心;

  不会推是指没有一套推新的话术与方法。

  不愿推是终端的客情不到位,推荐成本高,太费劲。

  (2)名酒不赚钱,新品卖不动。

  名酒虽然是流量之源,但完全卖名酒,利润不足;新品销售有难度,如何平衡推新与名酒引流是终端面对的核心问题。

  2、经销商层面:

  打法存在散点、断点,随机强,模式老化,打法不系统,不标准,不闭环。

  不系统是指干了这一步不知道干下一步,形成不了叠加效应。

  不标准是指动作变形走样,没有势能。

  不闭环指有开头没有结尾,都是半拉子工程。

  三、要有三个改变:

  1、从渠道思维变为用户思维。

  做渠道的三把斧:拓网点、做陈列、搞搭赠,渠道解决的是产品的可见度与终端的推力。

  中高档白酒的培育周期相对而言较长,前期是轻渠道强消费者,费用主投方向在于消费者的培育。

  网点过度开发容易乱价,能卖中高档酒的有效网点本身是有定数的。

  过度加大渠道力度,不一定会增加渠道推力,增加终端的利润,反而会造成低价销售。

  2、压货思维变为动销思维。

  压货只是起到占仓的效果,实质就是库存转移,如果不能帮助动销,通路变阻路,肚子搞大,还要顺产;

  入口大,出口也要大,帮助终端做动销,做背后的用户。

  3、从交易思维到赋能思维。

  先渡人在渡己,不是借鸡生蛋索取型,而是用存量换增量,帮助终端增加新客源,增加老客源的复购。

  双方成为命运联盟体,成为合作伙伴,共创共建共享,为终端创造价值。

  四、一套方法论:

  1、用户消费逻辑:认知,交易,关系。

  想钓鱼,就要向鱼儿一样思考,用户的购买决策是从认知开始,一切交易都是从认知开始,没有认知就没有交易,认知的三大手段:广告、体验、他人推荐;

  认知的作用就是获取熟悉感、信任感、安全感。认知是交易的前提,认知到位,交易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之前是交易结束,关系就结束。

  现在是交易是关系的起点,交易越频繁,黏性越强,同时,关系越强,认知越强,相互作用。

  2、市场运作逻辑:波纹扩散法则,20/80原理。

  做市场无非就是解决两个核心问题:用户愿意买;终端愿意卖。

  如何让用户愿意买?

  白酒的流行度是要遵循波纹法则,波纹法则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波纹的扩散就是从中间开始,一层带动一层,逐步扩大。

  从有影响力的关键人物开始,一层又一层的传递,关键人物带动政务消费,政务消费带动商务消费,小众带动大众,

  白酒是从上到下影响,从关键人物找准找到很重要,分区域分圈层,区域分小区域大区域,圈层既要分类、又分大圈小圈,一定要找到杠杆,用杠杆去撬动,搞定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消费的本质就是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洞察用户的痛点,根据用户的痛点研发产品,并提出一个让用户一看就明白的购买理由。

  中高档白酒要解决两个核心痛点:

  一个是功能性诉求,也就是喝了不上头,醉得慢,醒得快,口不干;

  一个是精神价值性诉求,白酒天生的带有社交属性,属于炫耀性消费。

  所以,酒类的广告最多,而且都是出现在黄金位置(机场、高铁、高速),2023的春节晚会,白酒品牌几乎霸屏,贵是最明显的价值标签。

  如何让终端愿意卖呢?

  白酒的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线下,消费中高档酒的人群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每个终端都拥有消费中高档酒的客源。

  要符合20/80原理,一个县城真正能够卖中高档酒的终端是50家左右,后期在增加到100家左右,终端的网点数量不在多,在于做深,做大。

  第一:保证销售终端的稀缺性,稀缺性利于更好的控价,保证终端的利润;

  第二:帮助终端做增量,不仅要终端网点的老板形成深客情,强关系,还要与终端背后的用户形成强交互。

  通过B端不断的连接与触达C端用户,帮助B端通过现有的C端裂变,增加更多C端用户。

  第三:给予地位与荣誉,让其在同行有面子,个人受到尊重,有成就感。

  最终,实现厂、商、店、户联动共振,达到B端敢推、愿推、会推。

  3、四大手段:微品会、品鉴会、旅游体验、财富共赢会。

  第一:微品会。

  什么是微品会,微型品鉴会,随时随地,可以在终端店里或家里,也可以在用户的办公室或家里,特点是方便快捷。

  主要解决超级终端与超级用户的破冰,超级终端与超级用户的门槛高,壁垒强,拒绝性强。

  正式的品鉴会一般情况下很难开展,微品会的灵活性特点可以及时抓住跟终端与用户一起品鉴的机会,达到浅认知与建立关系的目的。

  第二:品鉴会。

  品鉴会是酒企惯用的手段,能开好的不多,要么是吃喝会,要么是高大上的文艺汇演,品鉴会是解决对品牌与品质的中度认知,我总结了品鉴四式:

  一个主题:很多品鉴会都是品牌LOGO+核心终端/核心消费者品鉴会,还有写意见领袖品鉴会,意见领袖是内部语言。

  比如我们服务衡水老白干,就提出了“我是老喝家,爱喝老牌子”主题,很多被邀约的人参加品鉴的人,有一种被尊重感,从用户角度去表达。

  跟谁喝:邀约人员的结构很重要,正确的人员结构是四类人群,KOL+KOC+大C+普C,四类人群最好是一个大圈层内,大圈层内的联系更紧密,影响很强。

  KOL做背书,做召唤去影响带动,产生势能,KOC是交易,销售转化,结构合理,一场品鉴会既能完成消费者的认知培育,又能完成传播与后期的销售转化。

  在那喝:指的是场景场所,比如体验式的会所、指定饭店的指定包间,有场无景,缺少灵魂。

  精心布置的场景,能暗示品质好的相关衍生品,具备自传播内容的打卡道具、为卖点做配称的证据链道具。

  通过这些可以悄无声息去影响品鉴人员,而不是喇叭式生硬的宣贯,让所有触点能彰显品牌价值。

  如何喝:喝好不是喝倒,不能忘记目的,是为了让其记住、传播、购买,喝出特点、喝出不同,留下深刻的记忆,保证饮后更好的体感。

  提炼出可感知体验的口感特点,让大家各自品位;总结出一套可互动的体验模式,每个人都参与,共同见证;适当的饮酒量。

  第三:旅游体验。

  旅游体验分两部分,酒厂体验是为了解决企业认知、品牌认知、品质认知,通过更大的一个场景来去强化终端与消费者的认知。

  如何通过参观企业动线的设计、打卡地标、互动体验、用餐住宿品酒接待等一次扎心,产生终身记忆。

  娱乐旅游的目的是深化关系,创造共同经历,重点是在旅游途中的沟通交流,厂方服务的细节,让消费者感觉到与众不同,形成强记忆点。

  第四:财富共赢会。

  厂家要成为终端的智慧助手与生意顾问,赋能终端,除了日常的品鉴与旅游助力之外,要从经营角度去助力,定时召开不同主题的会议,可以分为两个维度:

  一个维度是围绕终端,关于终端引流、推新、店内的场景布置、终端的体验升级;

  另外一个维度是围绕终端的背后用户需求展开,类似人生管理课,企业主多的可以是经营管理课。

  竞争是越来越内卷,用创新体验式的手段去驱动用户的心中首选,指定购买,非卖不可。

  凭厂商协同作战,命运共同体的原则去驱动终端敢推、愿推、会推,最终形成渠道与用户双重壁垒。(来源:针尖营销咨询,作者:朱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