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太平洋岛民的一枚“小太阳”

  来自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内科医生马秋华,作为2019年中基复交以来第一批医疗队三人中的唯一一名女医生,已经在基里巴斯这个岛国度过了300个援外日子。300个日夜,她将自己化作一枚温暖的“小太阳”,照进了当地患者阴郁的心里。

  “水电缺乏,物资奇缺“

  作为世界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国家,基里巴斯也是世界上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之一,这里没有农业、工业和制造业,人们过着几近原始的岛国生活。从首都塔拉瓦机场到入住的隔离酒店,是全国唯一的一条公路,道路两旁散落着无数由椰树叶搭成的草屋。好奇与不适,思念与不安,构成了马秋华来到基里巴斯最初日子的关键词。

  

  “教育部长成了我的铁杆粉丝”

  马秋华援外所服务的汤格鲁中央医院,医疗条件落后,医疗人员不足,而且大部分医疗人员医学基础知识薄弱。

  

  教育部长的膝关节因有炎症一直没有根治,需要坐轮椅工作。马秋华就利用中国膏药及膝关节腔穿刺为其进行治疗。除了膝关节疼痛,教育部长还有长期手指关节晨僵及关节疼痛症状,由于当地风湿性指标检查受限,马秋华经过仔细询问病史,为教育部长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还托第二批医疗队员带来了中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

  经过两番有效治疗,教育部长彻彻底底成了马秋华的“铁杆粉丝”,每一次在公众场合见面,逢人就向别人炫耀治好他的“中国名医”。

  “手把手教学”

  尽管工作中频频被赞誉,但作为短暂停留的外援医生,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真正把在中国习得的医术留下来,成为当地医生掌握的技能,这样中国医学才能像种子一样落地扎根,造福更多当地的岛民。

  

  于是,马秋华把“手把手教学”纳入了自己的另一项日常工作。在每天查房时针对当地内科医生及实习生薄弱的地方,重点讲解,“手把手”传授内科常用的穿刺操作技能,并在科内专门开展讲座传授医学知识,宣讲中国医学。

  “如花年纪却因病痛苦,太可惜了”

  这里大部分百姓都没有收入,家里好几口人只有一双鞋子轮着穿,蚊虫多,卫生条件差,而且由于物资贫乏,当地人平时主要吃大米和蔗糖,造成了营养极度不良。

  

  “太可惜了!”“太遗憾了!”在马秋华接诊的过程中,她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除了14岁的心脏病少年,她还接诊过20多岁就因糖尿病并发症严重而不得不截肢的青年患者,15岁的高血糖少女……

  如何避免更多严重患者出现?马秋华从生活习惯入手,一方面在医院里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还带着医学知识走进社区,走进高中生课堂,开展糖尿病科普知识讲座。

  

  “延期一年,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2022年12月20日,本是马秋华和队友一起结束首批外援任务回国的日子,那时候她已经为当地诊疗患者1000余人,其中危重症患者148例,开展临床教学112人次,开展讲座5次。但马秋华主动延期到第二批服务任务中。她希望预防糖尿病的意识可以真正深入到当地人内心,希望当地医生都能把中国的医术留下来运用到实际治疗中去。

  这样的心愿带领着她继续行走在这一太平洋岛国的更多地方,走进更多患者的心中,成为他们阴翳生活里的一抹阳光,闪耀着,明媚着……

  来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