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新规五一施行,陆家嘴背后的老旧小区如何推进电动自行车车棚改造?

你知道吗?在陆家嘴高楼大厦的另一面,有一批建于上世纪80年代、70年代、甚至60年代的老旧小区。和其他地方的老小区一样,这里的居民也习惯于选择电动自行车出行,由此带来的充电等消防隐患一直是属地梅园新村派出所下决心要整改的重点。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将于5月1日起实行,对于电动自行车的使用有了新的规定。梅园新村派出所辖区共有31个居委,老旧小区居委占比高达80.6%,自行车棚建设年代久远,如何推进改造,让隐患“清零”?

2020年4月以来,随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深入开展,梅园新村派出所主动争取属地陆家嘴街道保障支撑,落实355万元专项资金保障,将老旧小区车棚改造工程作为年度重点实事项目。同时,积极协调配合消防、城管、安监等职能部门,因地制宜推动辖区老旧车棚改造工作,推进隐患整改、宣传引导、综合治理等工作,助力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综合治理长治长效。

图说:改造后的车棚焕然一新。浦东警方供图

一开始,推进工作也遇到了阻力。有一些居民不同意:“电瓶车肯定是停在我家楼下最方便。”“我年纪大了用不来。”为此,建设前,派出所发动全体社区民警利用警情通报会、民警述职会等形式,向居民宣讲飞线充电危害和消防安全知识,对不理解的业主会同居委逐一上门走访,争取最广泛理解。

与此同时,派出所主动对接属地消防研究制定《老旧小区车棚改造工作方案》,提出在车棚内建设充电桩的同时,同步建设门禁闸机、视频监控、喷淋烟感等设备,“一揽子”解决老旧小区车棚消防、治安隐患痼疾。

车棚改造项目从有条件的小区先建试点逐步推开。派出所会同街道各职能部门积极走访、调研,确定将飞线充电重灾区、车棚改造需求最迫切的市新、崂一、隧成、东一、东昌5个居委作为首批改造试点,并借鉴“智慧社区”智能门禁建设成功经验,向街道建议对有光纤接入条件的车棚升级门禁等设备,建成智能车棚9个,可容纳411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妥善解决小区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乱象。

市新小区原本有三个非机动车棚,但由于建设年代久远,长年置放杂物,车棚的功能属性已经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居民也都不愿意来棚里停车。经过改造,三个车棚里的一批“僵尸车”被拖走,内部空间清理出来,外立面也重新进行了翻修。最重要的是,每个车棚都安装了20个非机动车充电桩,车棚入口处安装了门禁设施,成了一处智能化车棚。市新小区居委主任范瑞莲告诉记者,小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在200-300辆,三个车棚刚好在小区的三个方向,利用率很高。

首批试点成功后,改造工作全面铺开。目前,辖区内已有21个小区建成配置烟感、喷淋、门禁闸机和视频监控的“标配版”车棚,29个小区升级建成增配红外线测温探头的“高配版”车棚,个别小区还专门设置残疾车专用充电位,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另外,针对部分居民小区未建非机动车停车棚的“先天不足”,在广泛征求社区居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按照“合理设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原则选址搭建加入充电基础功能的简易车棚,并由社区民警及时上门做好解释、安抚工作,成功解决8个小区400余辆电动车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难题。

自改造工作启动以来,该所辖区31个居委已建成集中停放充电车棚58个,50个老旧居民小区实现全覆盖;提供充电车位(充电头)1592个,基本消除飞线充电、入户充电现象,辖区电动自行车类火灾事故“零发生”。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