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程群建设与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探索
[摘要]以线上语言文化专业融合型课程群建设助推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是必要且可行的。本文在梳理和分析已有线上中国国情及中国文化类课程的基础上,构思和设计了语言文化专业融合型课程群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以及实施路径。在国际学生国情教育和文化实践中,课程群建设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语言文化融合;线上课程群建设
综观国际学生来华留学教育的大环境,我们能够看到,21世纪以来,全球面临环境、疾病、经济等各方面的危机,在和平、安全的环境中实现繁荣与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习近平主席多次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意义,他在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和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中,鼓励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1]。对国际学生来说,对其中文能力的培养及中国国情的教育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帮助国际学生认识中国、理解中国以及塑造其对中国正面感知的主要途径,更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2]。面向国际学生的语言文化及国情教育与我国的外交战略及国家利益紧密相关。
2017年至2018年,教育部分别下发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3]《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4]等文件中,均将中文能力、对中国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跨文化交流和全球胜任力列为国际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因而推进国际学生语言文化及国情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是实现培养目标、保证国际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与举措。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而大规模线上教学及其所依赖的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则呈现出爆发式发展态势,并延续至后疫情时代。利用网络环境和教育技术开展国际学生线上语言文化及国情教学,并以教学为媒介拓展文化传播及沟通交流的渠道仍具有比较大的价值。
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依托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资助启动国际中文教育重点项目,主题为“面向国际学生的线上语言文化专业融合型课程群建设”,计划于2023年建设完成。项目旨在构建课堂—思政—实践—文化融合的教学体系,并将语言文化和国情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西安交大留学生“穿越盛唐”——毕业季文化实践活动
一、线上语言文化专业课程群建设目标
“面向国际学生的线上语言文化专业融合型课程群建设”项目以提升国际学生中文和专业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国国情及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为主导方向,力求完成以下三项目标:
(一)构建语言、文化、专业知识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面向国际学生开展国情、文化、专业方面的教育,首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但远不能局限于语言教学。应将语言教学与国情知识、文化理念、专业知识充分融合,让学生置身于中国发展的大环境和中国文化及思维方式的背景下开展学习和思考。从国情和文化角度分析语言现象、社会问题及专业知识,打破语言、文化、国情、专业学习相互分隔的学习模式,提升学生跨专业、跨文化的思考意识及能力。
(二)结合中国国情,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塑造的双重引领
来华留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知华、友华、亲华的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使国际学生对中国的基本国情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包括中国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及从古至今的发展成就等。在我们建设的课程体系中,国情教育虽然并未作为独立章节存在,但始终贯穿和渗透在各类语言文化和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语言教学框架下的“普通话和方言”的教学中谈到中国的语言文字政策,展现我国通过推广共同语来带动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理念;在医学教学框架下的“肺炎及肺部感染”教学提到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医生表现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医德医风等。这些国情元素都被因势利导地纳入教学体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5],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的双重效应。
(三)超越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程的文化传播功能
一直以来,语言文化课程建设者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课程内容和体系、提升教学方法等课程本体建设方面,而对挖掘课程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意义和价值关注不足。因此,我们希望能在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在线课程群推广和传播的新形式、新途径。例如,将课程视频整合集结参加教学竞赛,扩大课程影响力;将课程讲义改编成对话式文本发布在各类公众号上作为国情宣传系列推送材料;在西安交大举办的“丝路大学联盟”冬令营和夏令营活动中,把课程视频作为拓展性学习资料发布给学生,请学生提供学习反馈,畅谈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等。总体目标是要整合各类媒体资源,扩大课程在教学、招生、对外宣传等多个领域的影响力,充分发挥课程的文化传播功能。
西安交大留学生“中西融合”——毕业季文化实践活动
二、线上语言文化专业课程群建设内容
我们对已有线上国情及文化类课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其在主题划分、内容设计、授课方式的可理解性等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把握新的课程群的建设内容和方向。
(一)对现有线上国情及文化类课程的梳理和分析
从2013年开始,以慕课教学为代表的线上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中国境内的线上教学也因此勃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国国内高校或机构开发的线上课程数量有了突破式发展。仅以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为例,2019年专门面向国际学生或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中文及文化类课程数量不足10门,截至2022年底已接近40门,还包括一些国家精品课。我们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内慕课平台,如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华文慕课、智慧树等,对专门面向国际学生开设的、与中国概况或中国文化概况相关的课程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和分析,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1.课程主题分类
课程主题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为国际学生开设的中国概况专题课程,对中国国情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如北京语言大学、郑州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开设的《中国概况》。第二类是以中国文化概况为主题的课程,中国文化概况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6],包含的内容较之《中国概况》中的文化部分更为细致,如南京大学开设的《中国文化与当代中国》、云南大学开设的《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开设的《必须了解的中国文化——国际学生版》等。第三类是与中文专业教学相结合的语言文化综合类课程,偏向于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和国情教学,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开设的《智慧汉语——中国文化概论》等。
2.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是指在课程中如何筛选和呈现有关中国国情的话题,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是按照中国国情包含的基本方面,如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历史沿革、教育制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中外交流等逐一介绍和展开,如湖北大学开设的《中国概况》(英文授课)。第二种是结合国际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将与中国国情有关的内容进行重建与组合,重新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并给每个模块下安排相应的内容。例如,郑州大学的《中国概况》课程就将教学内容设计为“走近中国”“感知中国”“理解中国”“欣赏中国”“世界中国”五大模块,将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衣食住行纳入“感知中国”模块;将历史、科技、经济、教育等发展情况纳入“理解中国”模块;将中外交流、“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大国外交方式等纳入“世界中国”模块等。后一种设计更为新颖,要求课程团队有更强的创新能力。
3.课程的广度与深度
由于中国概况涉及到中国从古至今各领域的发展变化情况,因此在课程设计的广度和深度上,有些院校更注重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和介绍,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有些院校则更注重从某些领域进行较有深度的挖掘,如南京大学开设的《中国文化与当代中国》,在谈到中国绘画艺术时,并没有采用介绍中国绘画历史、分析中国画分类的常规做法,而更多地从东方和西方绘画在观察视角、色彩运用、绘画主题和现实世界的联系等方面进行了生动和充满趣味性的探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同时也有利于从跨文化的角度引发学生关注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异同,以及这种异同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影响。
4.授课方式的可理解性
对中国概况包括中国文化的理解需要建立在国际学生一定的中文水平基础之上,有少量课程对目标学习对象的中文水平作了明确说明,如汉语水平考试(HSK)四级或四级以上,但大多数课程只是较为笼统地将学习者水平定义为“有一定中文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中文水平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就会有较大区别。有些院校充分考虑到国际学生的中文水平和思维特点,授课语言较为通俗、简明,还配置了大量鲜活、易懂的图片或视频,辅助学生理解。如郑州大学的《走进中国》,在谈到中国饮食中的地方小吃时,使用的实例都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生动形象,还引入了受到中国美食影响的外国友人在国外开办中国小吃店备受欢迎的新闻及图片。这样,很容易拉近学习者与课程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内容就是发生在身边的可见、可感的鲜活实例。此外,有些课程也打破了教师单独讲授的形式,采用教师间互动或师生互动的形式,问答结合,避免课堂过于沉闷和单调。
(二)课程群建设内容
从以上四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面向国际学生的线上语言文化及中国国情课程建设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在课程主题方面,将国情教学和语言、文化教学相融合的课程建设还比较有限;在课程设计方面,多数课程还是采用较为传统的“面面俱到”式的介绍,课程体系缺乏创新,课程内容缺乏深度和特色;此外,很多课程的授课形式仍较为传统和保守,授课语言没有考虑到国际学生的语言基础,教师单纯用中文进行高度书面化的讲解,且没有配置英文字幕,大大影响了课程的可理解性。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的团队在“面向国际学生的线上语言文化专业融合型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希望能够吸取已有语言文化及国情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对课程内容进行发展或完善。结合前文所讲的课程建设目标,努力使课程能在三个方面有所提升:第一,把国情知识融入到语言文化课程中,拓展学生了解中国国情的范围和角度;第二,突出地域特色和学校优势,让具有普遍性的国情通过带有地域色彩的文化被挖掘和阐释;第三,不把课程对象单纯定义为想要学习中国语言及文化的部分专业学生,而是扩展为所有对中国历史及现状感兴趣,甚至是对中国情况知之甚少的国际人群,以课程为媒介和窗口,开辟一条对外宣传的途径。观看者如果能够通过窥课程的一斑,而产生见中国全貌的兴趣,我们的目标就基本实现了。
具体来说,我们的项目重点关注以下三个系列的课程群建设:
1.以点带面,反映有地域性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主题课程
现有线上文化类课程多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分析文化现象或文化观念,文化课程主题一般聚焦于中国历史、哲学思想、艺术、节日、民俗等方面,但是由不同地区院校开发的文化类课程对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关注不足。事实上,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之下挖掘地域文化的特色,本身就是处于不同地域院校的优势所在,应利用这种优势将文化类课程加以区别和做出特色。
西安交大地处古都西安,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多处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些留存于陕西、西安的各类遗迹的内容涉及到中国历史、哲学思想、建筑、音乐、绘画、语言、文字、饮食、文学作品等多个方面,并且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些内容为文化系列主题课程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因此我们的文化主题课程的内容设计主要包括四大版块、十个方面,即历史哲学板块:西安的历史与精神、孔子和儒家思想;社会经济板块:西安社会经济发展;语言文字板块:陕西方言、汉字的创造和发展;民俗文化板块:陕西民俗、西安古建筑、西安特色饮食、诗歌长安、传统节日。
文化主题课程努力将陕西、西安的历史文化放在世界发展和中国发展的背景下进行介绍和解读,并在其中发掘和融入“交大元素”,希望借助地域文化的多彩风貌折射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在谈及影响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时,提到了汉代儒学大家董仲舒,因为他的墓恰位于西安下马陵附近;在讨论西安有代表性的古代宫殿式建筑时,提到了位于西安交大对面的兴庆宫;在回顾汉字的创造和发展历史时,讲述了汇集历代汉字书法艺术精品的西安碑林;在介绍陕西民俗之一的皮影和秦腔时,展示了西安交大秦腔博物馆的丰富馆藏;在谈及古“丝路”和新“丝路”影响下西安的经济发展及人才培养时,提到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在推动众多世界知名高校间的交流合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我们希望这个主题课程能够体现陕西和西安乃至西安交大发展的内涵,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学校优势进行文化和国情宣传。
2.融入文化和国情的中文主题教学课程
已有线上中文类课程对中文规律的分析大多采用传统语言教学模式,即套用西方结构主义和描写主义语言学框架进行语法解释。这种解释容易给国际学生带来困惑,即使学习者造得出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却在语感上表现得洋腔洋调,因为对决定中文语法规则背后的中文思维及中国文化,教师给予的解读是不足的。当然,对中文本体的研究不足是制约第二语言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在中文教学中,非常有必要将中文与其他语言进行类型学方面的比较,同时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中国文化及东方思维方式对语言表达的影响,激发学生关注中文的独特性,帮助学生反思自身学习中文过程中包含的母语语法及思维的迁移现象,从而使学生的中文思维和表达更顺畅、更地道。
很多表层语言现象的背后都隐含着深层的文化内涵,而影响和制约文化内涵的则是更深层意义上的中国自然、历史、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以中文词汇的一个现象为例,现代汉语中包含的很多词汇来源于佛教词汇,如“刹那”“正宗”“因果”“口头禅”“开眼界”“痴心妄想”等,它们是国际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很容易接触到的词汇。在给学生讲解这些词汇时常常会涉及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这就体现出中外文化和思想的交融与碰撞。再以学生比较中文和英语句子的差异为例,句法结构、语序都是一种表层语言现象,影响它们的深层因素是民族思维和认知方式。其实,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认识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申小龙认为,与西方语言相比较,汉语的人文性非常突出。汉民族倾向于把语言看成是与人文环境互相关照的、动态的表达和阐述过程[7]。因此,在对中文的分析和理解中,人的主体意识有更多参与。了解了这一点,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中文的句子只要能够达到“意合”即可,即使结构上没有很多西方语言语法上的严谨性和完备性,也完全不影响人们对句子意义的理解。
总的来说,该主题课程重在寻求表层语言表达和语言现象背后的深层思维方式与文化精神,以及影响它们的中国自然、人文环境,拓展语言教学的主题和深度。
3.专门用途中文课程
线上专门用途中文课程包括医学汉语、商务汉语、科技汉语等,以医学汉语课程为例,目前国内主流慕课平台上针对医学专业留学生开发的中文课程屈指可数。在中国高校学历留学生中,占比较高的是医学专业学生。以西安交大为例,从1995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历留学生,年度招收新生达200名左右,2022年在籍医学专业留学生人数近千名。虽然不少院校的医学生专业课教学采用英文授课方式,但是学生在学习的最后一年需要到中国的医院进行实习,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医学汉语知识和中文表达能力。很多英文授课临床医学专业的国际学生都拥有较为扎实的医学知识,参与临床实习的热情非常高,但受制于中文水平,实习期间在病史询问、查体、病历阅读及书写、医患沟通等方面都存在较多障碍。因此,医学汉语线上课程建设将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努力在课程中展现真实的或者模拟的医疗场景,为学生的实习做好铺垫。
虽然医学汉语课程重点关注用中文表达西医专业知识,但是课程中仍会体现出专业知识以外的文化及国情内容。例如,在谈到涉及炎症的疾病治疗时,会从“炎”的汉字构形和中医角度提出中国人对引起“发炎”的身体内在原因的解释及治疗方法,并同西医治疗方法作比较。同时紧密结合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介绍中国的抗疫专家利用中药辅助治疗新冠肺炎所取得的成效,以及中国政府为控制疫情发展举全国之力的抗疫举措。此外,课程还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医学人文精神,探讨医生的职业和道德素养等。设计这些内容都是希望在专业知识中融入中国医疗事业发展的背景和取得的成绩,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医学的发展。
西安交大留学生“穿越盛唐”——毕业季文化实践活动
三、线上语言文化专业课程群的实践应用情况
西安交大“面向国际学生的线上语言文化专业融合型课程群建设”计划分三个阶段完成,目前第一、二阶段主题的视频课程“文化长安·交通古今”“明医知用·交通中西”已建设完成并在学校国际研究生、本科生和进修生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中投入使用,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国际研究生作为国际学生中的精英群体,其学历层次高、社会影响大,始终是各国国际教育的培养重点。然而,目前就全国范围来看,来华国际研究生的语言文化教学长期缺少完整系统的教学体系,无法适应国家对来华留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西安交大构建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课堂-思政-实践-文化融合的教学体系。第二课堂主要涉及各类文化实践活动,第一课堂则主要开设《综合汉语》《中国概况》等课程,并着力构建线上语言文化教学课程群资源库,打破语言、文化、国情教学间的壁垒,坚持语言、文化、国情相融合的教学理念。线上课程群主要应用在第一课堂中,使用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作为《中国概况》课程的补充,也能成为国际学生的自学内容。
同时,线上语言文化课程在学校本科及各类进修类国际学生的“课外8学分”文化实践课、“同阅中国”社会实践项目、“仙交文化桥”文化交流项目和“丝路大学联盟冬令营/夏令营”等活动中也已陆续投入使用,在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前,先以课程为铺垫,针对实践的主题选择相应的主题课程进行学习,在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后,再开展后续实践活动,促进活动效应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线上语言文化专业融合型课程群建设作为西安交大国际学生语言文化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中国国情教育和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截至目前,关于西安交大国际学生语言文化培养理念与实践的新闻报道达300余篇,学院海内外社交媒体账号平台关注人数共36574人,引发国际国内社会关注国际研究生的语言文化培养。课程群一期建设完成的“文化长安·交通古今”主题视频课程于2022年荣获第四届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团体赛-教师示范课一等奖。这些成果部分实现了让语言文化课程超越课程本身,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发挥作用的建设目标。未来,我们会在课程群全部建设完成后进一步跟踪课程的使用效果和影响力,还将在开发新的课程主题、探索新的传播形式、提升课程的综合价值方面继续努力。(作者李馨郁系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赵炜系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本文系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2020年国际中文教育重点资助项目“面向国际学生的线上语言文化专业融合性课程群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满意度测评与提升策略研究”[2019Q027]、2022年度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建设项目“面向来华国际学生的视频资源建设与文化传播研究”[WHJS2022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查玉喜.习近平回信精神的政治意蕴及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指导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20(7).
[2]冯刚,朱宏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1).
[3]教育部.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EB/OL].(2017-06-0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5/t20170516_304735.html.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通知[EB/OL].(2018-10-0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moe_850/201810/t20181012_351302.html.
[5]沈庶英.来华留学课程思政:基于学科交叉的统整建构[J].教育研究,2021(6).
[6]胡清国,张雪.对话理论视域下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教学探析[J].海外华文教育,2020(3).
[7]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75-279.
来源:《神州学人》(202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