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无三差”到国家“双高”,这所职校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凸显。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共有职业学校1.13万所,在校生超过3000万人。
为此,经济参考报社与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发展联盟共同开展“‘技能强国 匠心筑梦’——走进中国职校”大型融媒体活动,与读者共同探访一所学校、了解一个专业、欣赏一段技能、对话一位校长,破题职业教育难点痛点,以增强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营造全社会重视技术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正校门
1小时拆卸百余个汽车零件,
4分钟精准定位故障位置,
蒙眼换活塞
熟练高超的技艺,
仿佛一位训练多年的“老师傅”。
他,
就是来自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2020级的学生段智鑫。
在2022年举行的
湖南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上,
段智鑫亮出绝活,
惊艳全场,
获得汽车电子技术赛项金牌。
技术过硬不过硬,
赛场最能见真章。
在2022年湖南省举行的各类技能大赛中,
湖汽职院又斩获奖牌67枚,
其中金牌17枚,
稳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参赛团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赛项获得一等奖。
近年来,
从“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群”成功入选
“双高计划”A类专业群,
录取分数线进入湖南高职院校第一梯队,
到14家知名车企校企合作项目落户,
企业纷纷提前“预订”人才,
初次就业率超90%。
这所2005年才搭上
高职“最后一班车”的职校,
实现了“默默无名”
到“名声四起”的蝶变。
“华丽转身”的背后,
有什么奥秘?
01
点火,起步!瞄准汽车赛道
“17年多的高职办学,最让我自豪的,就是湖汽职院实现了从‘三无三差’到‘三有三优’的华丽转身。”湖汽职院院长尹万建感慨。
尹院长说的“三无三差”和“三有三优”,
即从无背景、基础差,
转变到有背景、实力优;
从无特色、培养针对性差,
转变到特色鲜明、培养质量优;
从无品牌、办学效益差,
转变到品牌响、效益优。
2005年,
学校刚刚升格为高职,
当时名为株洲职业技术学院。
但学校体量小、底子薄、条件差,
尤其是“无行业背景、无专业特色、无品牌效应”
困扰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在短时内实现办学水平整体提升、赶超湖南第一方阵高职院校的困难较大;另一方面,湖南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汽车企业一线产业工人严重供不应求,尤其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极度匮乏。”尹万建回忆说。
面对这样的形势,
湖汽职院果断开启了
以汽车为办学特色的新路线。
以突出特色转型谋立足,
聚焦汽车产业、创新办学思路,
打造汽车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经过多年发展,
湖汽职院打造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汽车造型与改装技术等一批优势专业。
随着近年来汽车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
湖汽职院更是主动出击,
围绕汽车建立起了“专业群”,
以满足市场对复合型汽车人才的需求。
2021年,
学校又跟随教育部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调整,
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作为专业群的主打,
组建了全国第一个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群”。
尹万建介绍,这一专业群以“聪明的车,智慧的路”为构建思路,涵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智能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智能交通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几大专业,覆盖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这汽车产业三大发展趋势。
如今,
学校搭建了以汽车类专业群为主体,
以航空制造和服饰艺术专业群为两翼的
“一体两翼”专业群格局,
三大专业群相关专业占全校比例达91.6%、
在校学生占比达93.9%,
成为区域经济社会技术技能人才“蓄水池”。
02
加挡,提速!
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实力飞速提升
“为了争取企业与我们合作办学,‘热脸贴冷屁股’的事我们没少干。”校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李治国回忆。
因“地处非省会、名不见经传”,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最初的校企合作开展起来尤为艰难。
面对挑战,
湖汽职院的“第一招”,
是“扎根区域,打开局面”。
2009年,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
处于建厂初期,
面临“整车制造业行业竞争加剧、
周边对口职业职院校较少、
人才引进周期长难度大”三大难题。
由此,
该企业和湖汽职院从
建立员工培训中心,
从新员工入职培训、
学生就业招聘、
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展开合作。
经过湖汽职院的培训,
公司的第一批员工——
383名一线生产技术员工
在3个月后正式上岗。
现已经升级到“现代学徒制”的订单班
每年仍在不断继续。
学校与区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
广泛开展订单培养,
开展学徒制专业全覆盖,
学生占比达37.4%。
▲宝马实训基地
湖汽职院的“第二招”,
则是“敢想敢干,诚意满满”。
顶着寒风等候四五个小时,
只为了见某企业方5分钟,
争取合作项目;
在赶往洽谈合作的路上因雨堵车,
临时下车打“摩的”,
即便被淋成“落汤鸡”,
也要确保比对方提前赶到约定地点
湖汽职院党委书记邓志革说:“这不是卑微,是我们在用诚意打动对方。”
“北汽班”“大众班”“宝马班”
越来越多的企业
把按需订立人才培养方案的
“订单班”落在学校。
不仅如此,
学校与企业共建的产业学院、
实训基地也越来越丰富。
与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共建中车电动产业学院;
与长沙矿冶研究院、中汽研究院等共建
湖南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平台,
开展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研究;
与比亚迪、中国航发南方宇航等共建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1个;
校企共建中车电动、通航、
华为鲲鹏、用友新道等
4个产业学院
▲中车电动产业学院揭牌仪式
实训中心主任邓家飞说,
近三年,学校共投入约3500万元,
建成了省内一流全国有影响力的
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
拥有5条智能生产线、
12台五轴加工中心等先进制造设备,
18套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等高端设备,
为培养先进制造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
▲老师和学生在实训课堂
三年来,
学校新引进企业投资1600余万元,
接收捐赠设备总值2100余万元,
校企联合攻关关键技术35项、
开发课程18门,
获授权发明专利60项。
03
给油,超车!
教学生态系统重塑提供持续动力
2017年,
北京一家企业在承接一笔
汽车技术改进业务时遇到难题,
多次碰壁后其董事长紧急求助母校——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学校立即派出技术团队赶到北京,
用1个月时间彻底解决了问题。
令他们没想到的是,
这个业务的委托人竟然是
中国工程院院士、指挥自动化
和人工智能专家李德毅。
李德毅院士知道详情后也非常吃惊:
这个职业院校这么不简单!
在湖汽职院,
同学和老师们都有一个
属于自己的“数据画像”。
师生只要在电脑中
为自己设定一个进阶目标,
系统就会根据采集到的
学习成绩、奖惩情况、
到课数据、社会表现等,
给出一个目标差值。
时刻提醒着他们,
与自己设定的目标还有哪些差距。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教师及学生数据画像示例
这个数据画像来自学校的
“三可视一精准”诊断改进平台。
通过给教师成长画像、
为学生成长画像、
为学校办学水平画像,
平台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
五个视角设立教学质量诊改指标,
实时评价改进效果,
重构具有自身特色的
“汽车人才培养”智能化生态。
在湖汽校园中,
还有更多数字化的“身影”。
硬件方面,
学校有236个智慧教学场所,
具备远程巡课功能教室150间。
作为教育部“智慧大脑”
第一批6所数据接入学校之一,
学校建设了校级数据中台,
设置了与教育部“智慧大脑”数据同步机制。
初步实现学校数据中心-学校数据中台-教育部数据中台的连接贯通。
老师们可以将校企自主研发的
同步互动教学平台
搬到智慧教育平台上,
开展课堂问答、分组讨论、投屏互动。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画像
“智慧教育的生态激发了教师的内在动力,教学本领突飞猛进,同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节节攀升。每年未到毕业季,各企业就提前来学校‘抢人’。”尹万建说。
“未来,
我们将抓住产业发展机遇,
用有特色、
有质量的专业群
回应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尹万建说。
来源: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