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将向海淀区提供开放文体场地、在线教育等10项服务
延续中国社会学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清河实验”,清华大学与海淀区政府4月20日签署合作备忘录。在11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清华大学将积极服务海淀区,提供10项具体举措,包括用大数据助力基层社会管理,开放学校文体场地、图书馆、专业实验室,向多个年龄层次的居民提供在线教育等。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和海淀区委书记于军出席签约仪式。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指出,清华要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在新发展阶段不断推动与海淀区的紧密合作,共同构建大学与社区新型伙伴关系。清华大学提出了“110=1+10”的总体设想:“1”是建立一流大学与社区的新型伙伴关系、签订区校合作备忘录,“10”是10项服务海淀区的具体举措,具体包括:
一是将“新清河实验”持续升级。进一步借助网络平台,通过大数据的方式,实现基层社会管理,以更好地实现社区治理决策的科学化,服务的高效化、精准化,助力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二是开展“清华-海淀志愿行动”。以此次河湖清洁保护志愿服务队建立为契机,双方在社区服务、冬奥志愿、国际学生交流、老龄大学建设等多个方面开展志愿合作。
三是发起“学生社团在海淀”倡议。学校目前有200余家学生社团,我们将鼓励同学们发挥社团优势特点,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环境美化、素质教育、文化传播等方面贡献力量。
四是加强法学院与区司法机关的交流共建,发挥法学学科的专业优势,支持海淀的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一方面是续签深化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的合作协议,加强合作研究和交流咨询,另一方面是组建宣讲团,合力开展普法宣法活动。
五是打造高层次、引领性教育培训平台,通过直播云课堂、名家讲堂、圆桌论坛、高端培训、区内领军产业访学等形式展开相关培训、文化交流等活动,共同推进校地人才队伍建设。
六是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发挥智库平台作用,参与区重要决策研究。比如建筑学院参与海淀区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等。
七是发挥在线课程优势,助力终身学习。可以根据海淀区需要,为海淀区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高质量培训服务;也可以利用在线方式,开放学校优质通识课程,服务海淀区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要。
八是清华-海淀“校园开放日”。学校将定期面向海淀区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开放学校文体场地、图书馆、专业实验室等,将其作为面向广大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升科学艺术素养的重要资源。
九是通过i-Center等助力海淀基础教育。学校将充分发挥i-Center等校内教学资源优势,持续面向海淀区企业开展培训、面向中小学开展双创教育实践实训活动。
十是组织清华校友企业家走进海淀,搭建校友企业与海淀交流的平台,助推海淀区和校友企业的信息、技术、人才、资本对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动融合。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崔毅飞